陳 燕
(中共固原市委黨校,寧夏 固原 756300)
?
關于固原市社會各階層對水土保持工作認知度的調查與思考
陳燕
(中共固原市委黨校,寧夏 固原 756300)
[摘要]水土保持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一項偉大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參與才能完成。因此,提高社會各界對水土保持工作的認知度,是進一步搞好水土保持、促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重要課題。以問卷形式就固原市社會各界對水土保持工作認知度進行的調查結果表明,目前的水土保持宣傳距營造全民關注水土保持的社會氛圍還有很大的差距,強化水土保持宣傳工作任重而道遠。基于此,建議繼續(xù)推進水土保持國策宣傳教育進黨?;顒?,加大水土保持法的普及宣傳力度,加強對社會公眾的水土保持“權利與義務”觀教育。
1調查背景
水土保持是國土整治、江河治理和生態(tài)建設的根本,是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基礎,是政府的重要職責和長期任務。固原市作為水土流失嚴重地區(qū)之一,水土流失面積曾達8 008.05 km2,占土地總面積的76%,經濟社會發(fā)展一度在“水土流失加劇貧困,貧困導致水土流失進一步加劇”的惡性循環(huán)中徘徊。
治理水土流失,保護和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一項偉大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參與才能完成,沒有各部門的配合,沒有全社會的參與,僅靠水利水保部門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是不可能的。為了使社會各界了解固原市水土流失現狀、成因和危害,爭取社會各界對水土保持工作的支持,固原市委、市政府多年來一直在努力營造全民參與水土保持的良好氛圍,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為了進一步創(chuàng)新水土保持宣傳工作,2011年寧夏自治區(qū)水利廳、固原市水利局和中共固原市委黨校,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決定聯(lián)合開展水土保持國策宣傳教育進黨校活動。截至2015年底,共計宣講49場次,受眾達8 200余人,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尤其是在宣講實踐中形成的“一進五抓三注重”工作模式,獲得了水利部的認可,并要求在全國推廣。 “一進”就是水土保持國策宣傳教育進黨校,充分利用黨校平臺,以全市黨政領導干部為主要對象,面向各級領導干部乃至基層干部群眾宣傳水土保持;“五抓”就是抓領導實現領導抓,抓機制實現宣傳教育有序規(guī)范,抓班次實現宣傳教育目標,抓載體擴大宣傳教育覆蓋,抓調研提升宣傳教育質量;“三注重”是指注重實效,注重創(chuàng)新,注重共贏,有組織、有計劃地穩(wěn)步推進宣傳教育工作,營造全社會保護水土資源、共建生態(tài)文明的良好氛圍。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固原市社會各界對水土保持工作的認知度,增強生態(tài)文明宣傳教育工作的針對性、科學性、實效性,以便今后更好地配合相關部門開展水土保持工作,筆者就固原市社會公眾對水土保持工作的認知情況進行了調查。
2調查目的
本問卷旨在了解固原市各界社會公眾對水土保持與水土流失相關概念、常見問題等的理解程度,社會公眾對當前水土保持工作的認識及態(tài)度,社會公眾對水土保持國策宣傳教育進黨?;顒拥闹獣远?、認可度等,以總結經驗,進一步加強和改善水土保持宣傳工作的針對性,喚醒和強化社會公眾的水土保持意識,有效減少人為活動帶來的水土流失和環(huán)境破壞,為做好固原市水土保持工作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為全面推進水土保持工作、建設美麗固原奠定良好的基礎。
3調查范圍
此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248份,回收196份,其中:現代生態(tài)農業(yè)班發(fā)放28份,回收28份,回收率100%;企業(yè)班(熱電廠)發(fā)放30份,回收24份,回收率80%;工業(yè)強市班發(fā)放40份,回收35份,回收率87.5%;2015春季主體班發(fā)放50份,回收31份,回收率62%;面向基層企事業(yè)單位和群眾發(fā)放100份,回收78份,回收率78%。
4調查方式及內容
此次調查以發(fā)放問卷形式進行調查,問卷重點就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法、水土流失的原因、水土流失的后果、如何治理水土流失、對水土保持工作的關注度、對水土保持國策宣傳教育進黨校活動的知曉度等問題進行調查。
5調查結果及思考
被調查者年齡在30~50歲,其中:本科學歷占比62.7%,大專24.6%,研究生5.9%,高中1.6%,初中0.84%,初中以下4.36%。從調查的結果看,學歷越高,對水土保持的認知度越高。受訪者對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法、水土流失的原因等問題的知曉度達到了83%,但也有16.9%的受訪者對水土保持法表示“不清楚、不知道”;82.5%的受訪者對水土流失嚴重后果的認知度較高,17.5%的受訪者表示“不清楚”;25.4%的受訪者對水土保持國策宣傳教育進黨?;顒颖硎尽安磺宄?;對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和職責歸屬等問題的認知度高達100%;不容樂觀的是,在對“您平常關注水土保持工作嗎?”這一問題進行調查時,有50.8%的受訪者表示“偶爾關注”,10%的受訪者表示“從不關注”,9.2%的認為是“水利部門的事”,“經常關注”的僅占30%,尤其是 “對破壞水土保持的行為,您會舉報嗎?”的問卷結果很是讓人擔憂,竟有37.8%的人表示“不會”。調查結果表明,目前的水土保持宣傳距營造“人人關注水土保持”的社會氛圍還有很大的差距,強化水土保持宣傳工作,喚起全社會的水土保持憂患意識、責任意識,任重而道遠。基于此,我們認為,今后應從以下幾方面切實做好水土保持宣傳工作。
5.1繼續(xù)推進水土保持國策宣傳教育進黨?;顒?/p>
自2011年固原市開展水土保持國策宣傳教育進黨校活動以來,市委黨校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關于生態(tài)文明示范區(qū)建設的重大部署和干部教育培訓的實際,通過“一進五抓三注重”的工作模式,大力開展了水土保持培訓和科普教育,使水土保持的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全市黨政機關和社會公眾的水土保持意識明顯增強,領導干部的憂患意識也明顯提高,助推了全市水土保持生態(tài)建設的科學發(fā)展。但從此次問卷調查結果來看,水土保持宣傳還存在受眾面較窄、覆蓋面不夠大、仍有宣傳死角、宣傳效果有待提高等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在今后的水土保持宣教工作中,直面存在的問題,不斷創(chuàng)新宣傳方式,努力擴大宣傳覆蓋面,進一步提高宣傳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即繼續(xù)深入開展水土保持國策宣傳教育進黨?;顒?,積極開展水土保持科普教育、技能教育、法制教育、生態(tài)危機警示教育和生態(tài)理念教育,實現抓領導和領導抓的良性互動。此外,黨校、水務、廣電等部門更要加強協(xié)作,充分發(fā)揮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等媒體的傳播優(yōu)勢,并積極探索依托網絡媒體、戶外平面廣告、公益活動、微信等新型宣傳平臺,多形式、多層面、多角度地開展水土保持宣傳,盡快形成社會各界全覆蓋的水土保持宣傳格局,切實提高全民的水土保持法治觀念、全市各級水土保持工作人員的依法行政能力、社會公眾參與水土保持的積極性,不斷增強全民的水土資源保護意識、開發(fā)建設單位履行水土保持法法定義務的自覺性,以及全市各級領導干部防治水土流失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
5.2加大水土保持法的普及宣傳力度,提高公眾對水土保持法的認知與認同
守法必先知法,知法才能守法。提升公眾對水土保持法律法規(guī)的認知與認同,是依法推進水土保持工作繞不開的話題。水土保持法作為我國一部十分重要的自然資源保護法,對保護和合理利用水土資源,依法防治水土流失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從1991年水土保持法公布施行迄今已有20多年,但從此次問卷調查的結果看,仍有一部分受訪者(既有國家工作人員也有基層百姓)對水土保持法并不知曉,更談不上辨識相關的違法犯罪行為,甚至有37.8%的受訪者表示不會對破壞水土資源、造成水土流失的行為進行舉報。而水土保持法明確規(guī)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水土資源、預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的義務,并有權對破壞水土資源、造成水土流失的行為進行舉報。部分干部職工和社會公眾對水土保持法陌生,說明我們的普法工作還有欠缺。要使水土保持法真正為固原的水土保持工作保駕護航,在促進固原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就必須做好水土保持法的普及宣傳工作,也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提高社會公眾的水土保持意識,增強監(jiān)督和抵制水土保持違法行為的自覺性。
5.3加強對社會公眾的水土保持“權利與義務”觀教育
調查中,部分受訪者雖然對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認識到位,但卻認為水土保持工作主要是政府的事,對自己作為社會成員應該履行的義務不明確,甚至認為和自身沒有多大關系。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因為沒有社會公眾的參與,沒有社會成員履行各自在水土保持方面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的話,水土保持工作就很難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美麗固原”的建成就會遙遙無期。
“美麗固原”建設離不開固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根本改善,而水土流失的有效遏制是固原生態(tài)環(huán)境根本改善的重要途徑之一。部分社會公眾對水土保持工作“事不關己”的認知偏差,必然造成他們對水土保持工作漠不關心,更談不上支持和履行社會義務了。近年來,固原市在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初步實現了“山變綠、地變平、水變清、路暢通”的目標,但距“美麗固原”建設的要求相差甚遠,要從根本上遏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除了相關職能部門要繼續(xù)努力外,更重要的是喚起社會公眾對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大力支持,并切實履行各自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因此,必須加強對社會公眾的水土保持“權利與義務”觀教育。
(責任編輯張培虎)
[中圖分類號]S157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0-0941(2016)07-0071-03
[作者簡介]陳燕(1975—),女,寧夏固原市人,副教授,學士,長期從事水土保持宣傳教育工作。
[收稿日期]2016-01-15
[關鍵詞]水土保持;宣傳;社會認知度;固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