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玲
【摘 要】本文認為,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新課程標準相對于舊課程有一些亮點,主要體現(xiàn)為:突出了教學中的人文關懷,關注了師生安全和健康;強化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合作互助,共同完成教學設計;引導學生感悟化學之美,化學實驗教學中滲透美育;鼓勵教師善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充分發(fā)揮教學工具的作用。
【關鍵詞】亮點;人文關懷;合作互助;化學之美;多媒體輔助
新課改革為我國教育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中學化學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對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發(fā)揮了重大的作用。筆者通過對自己的化學實驗教學的反思,感受到了新課標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幾個亮點,值得關注。
一、突出人文關懷
新課標要求學生要自主獨立思考,獨立搜索資料,自行歸納結論,從而掌握知識。依照這些理念,化學實驗的部分就更顯得重要。新舊教材比較時,會發(fā)現(xiàn)一些在舊教材中重要的實驗都省略不做,例如:氯氣的實驗室制法,苯與溴的反應等。
有些實驗省略不做是因為現(xiàn)實意義不大,比如氯氣的實驗室制法,但筆者以為,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對師生的人文關懷。不難發(fā)現(xiàn),省略不做的實驗涉毒的居多,實驗中涉及的有毒物質會直接傷害到老師和學生,當然也會污染環(huán)境。在舊教材形勢下,一個老師要帶三、四個班的課,一個教案講下來,即使安全設施齊備,但其受到有毒物質的影響程度還是不容小視的,教室也會留有余毒而被學生吸收。而在新課標中,省略了這些實驗,這種省略甚至是刪除并不是對知識的省略或刪除,而是提醒我們,在新的教育條件下,要完成這些知識點完全可以通過其它途徑來實現(xiàn),比如教師在通風櫥中完成實驗制成視頻,然后將視頻呈現(xiàn)給學生;多媒體動畫演示等。
新課標中這個閃爍人文關懷的亮點,我們要充分的把它貫徹到教學和探究活動中。當然也不是所有涉毒的實驗都不做,如萃取實驗,將溴水中溴的萃取改為碘水中碘的萃取,并且在授課時可選擇在通風櫥中,做完后要強調廢液回收等。還可以在點滴板中進行氯水化學性質的微型實驗等。
二、強化合作互助
任何一門科目都會體現(xiàn)出互助精神。新課標下的化學實驗教學對學生合作互助能力的培養(yǎng)有了更加鮮明的強調。
例如,在課堂演示的實驗中,可以先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整個操作過程,構思實驗程序,然后選擇學生和老師合作完成整個實驗。在學生分組實驗時,合作互助是最多的,如過濾的準備、滴定終點的確立等。這個合作并不是說一個學生拿試管,另一個學生拿滴管的這種錯誤認識,而是一個實驗要分成幾塊,先是實驗方案的提出,然后是方案中的任務分配,最后實驗的實際操作,例如“海帶中提碘”的分組實驗中,要灼燒、溶解、過濾、觀察,每一步都需要學生間的協(xié)調配合,沒有合作互助精神是難以實現(xiàn)的。在時間允許的條件下一堂學生分組實驗課可以安排多個實驗,讓學生們充分感受合作互助。例如,在安排學生分組實驗“海帶中提碘”的同時,也可安排蛋白質的性質檢驗實驗,那么在灼燒的同時可以由其他同學準備另外的實驗,并共同觀察現(xiàn)象。
新教材理念就是要培養(yǎng)出適應社會發(fā)展的人才,而合作互助的人際關系是生存于社會的必備條件,所以教師在講授知識的同時也要強調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合作互助。
三、體現(xiàn)化學之美
化學中充滿了美——變化之美、造化之美、平衡之美、和諧之美。
1.化學現(xiàn)象的美:作為化學工作者,不能是色盲。
在化學領域,特別是化學反應所產生的顏色變化,讓人驚喜,讓化學充滿了美麗的色彩。例如:重鉻酸鉀與酒精的橙色到綠色的鮮明變化,鎂條燃燒的耀眼,焰色反應的燦爛等。在講這些顏色變化現(xiàn)象的同時,滲透美麗化學的思想,激發(fā)學習興趣,可聯(lián)系生活,讓學生充滿激情的面對生活。
新教材里這方面體現(xiàn)的很明顯,課本里增加了實驗現(xiàn)象的彩圖,讓學生更能直觀的體會到色彩的美麗,不再是死記硬背一些色彩。這些篇幅的增加也讓授課教師在授課時要自然的滲透美育理念。美育過程中,學生對現(xiàn)象、色彩、聲音、光線、運動空間變換完整形式的感知,會喚起他們的審美情感。
2.實驗室儀器擺放(從高到矮),儀器的組裝(從下到上),都有美麗化學的因素。
一位哲人說過:“美是生活,應當這樣生活,那就是美?!比粘I钪邪罅康膶徝酪蛩?,而化學實驗教學中的美育是完全可以應用于日常生活的。比如書桌會擺放有序而整齊等同于實驗儀器的擺放等,雞尾酒的配置那就是化學反應等?;瘜W是一門美的科學,是一門天然的美學教科書。
四、善用多媒體輔助化學實驗教學
在實驗教學中,教師使用CAI發(fā)展學生的實驗能力具有獨特的作用,是提高實驗教學質量的途徑。有些化學實驗的過程是中學化學課堂中難以操作和演示的,例如氮氣和氧氣混合放電、布朗運動等;有些危險實驗(如粉塵的爆炸實驗),和本文上面寫到的部分產生有毒物質的實驗;有些化學課堂演示實驗不是教室所有學生都能看到。這時利用多媒體輔助化學實驗教學,就可以展示傳統(tǒng)課堂上無法演示的宏觀、微觀、很快或很慢的化學過程。但多媒體播放的實驗視頻和利用軟件編輯實驗微觀模擬的動畫只是輔助工具,方便但不是萬能的,因為這些不能替代實驗操作細節(jié);也不能替代真實實驗現(xiàn)象;更不能替代實驗失敗的體驗。筆者認為除了上面列舉的必須借助多媒體輔助化學實驗教學的實驗外,其他都應以實際操作為主,還原化學學科的本質魅力,提升實驗教學在化學學習中的價值。
【參考文獻】
[1]相虎.適應化學新課程改革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J].臨沂師范學院學報,2005
[2]蔡文紅.合作性學習——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學科教學,2006
[3]邵兵.淺析多媒體輔助下化學實驗的幾個注意點,中學化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