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婭喃
“這是手機聽筒,這是音量鍵可以調節(jié)聲音大小,接電話的時候不小心碰到可能會靜音……”在這張手繪手機教程上,對手機的各個部件的設置、功能都有著非常詳細的說明。
【素材點撥】不一樣的時代,演繹著相同的主題,那就是孝敬父母、回報父母。對我們來說,孝敬父母,不一定要做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情。我們只要在平時多注意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就可以盡到我們對父母的孝敬之心 。
【適用文題】孝敬父母/陪伴/責任
給母親買了智能手機,她不會用怎么辦?
2015年8月,“90后”網(wǎng)友“寶博亮亮”在微博上曬出了一組為母親手繪的智能手機使用教程。雖然他自稱畫畫和寫字有點丑,但該教程還是被網(wǎng)友評論“滿滿的都是對媽媽的愛”。
“寶博亮亮”坦言自己和父母也是有代溝的,但是“作為兒女,我們有責任帶著父母去接觸新鮮事物”。因此,他把自己的手繪手機使用教程發(fā)到了網(wǎng)上,希望能夠幫助更多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叔叔阿姨們。他也希望和他一樣在外打拼的年輕人,在外時,多給父母打個電話;回家時,少些聚會,多陪陪父母。
父母在一天天老去,而我們在回家的路上愈行愈遠。曾經(jīng)有這樣一道計算題廣為流傳:“如果你和媽媽分隔兩地,每年你能回去幾次?一次幾天?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是72歲,就算媽媽超出13歲,活到85歲,算一算,這輩子你到底還能和媽媽相處多久?”這樣的計算題未免讓人有些心酸,但這也提醒了我們,能夠陪伴在父母身邊的時間很短,我們要好好珍惜與父母相處的日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