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思誠
在我家陽臺上,養(yǎng)了一只小烏龜,它是爸爸釣魚時撿回來的。
小烏龜一身堅硬的“盔甲”最引人注目。橢圓形的外殼,中部像小山丘一樣向上凸起;上蓋是綠色的,有大大小小不太規(guī)則的菱形花紋;底板暗黃帶綠,看上去很光滑,很美觀。龜殼又厚又硬,真是小烏龜最好的“防身裝備”。萬一遇到危險,它就把頭、四肢和尾巴縮進殼中,讓全身看起來猶如一塊石頭。
爸爸受動畫片《忍者神龜》的影響,建議我給小烏龜起個名字叫“忍者凡龜”,我欣然接受。瞧它縮在殼中,十幾分鐘甚至半小時不露面的樣子,也真算是個“忍者”了。
當忍者凡龜緩緩探出頭來的時候,它的目光總是充滿好奇和疑問,活像一位“學者”,在不停地探索它所處的這個新環(huán)境的奧秘。
忍者凡龜平時不愛待在水中,喜歡在屋子里四處游蕩,我便隨它在房間里自由活動。它四處亂鉆,但絕不爬到屋外去。忍者凡龜?shù)乃闹芏?,爬起來很慢,總是一副慢條斯理的樣子。但如果你想捉住它,它可“精明”了——先是拼命地逃跑,當實在是難逃“泰山壓頂”的命運時,便來個“急剎車”,一下子將頭、腳、尾全縮進殼里。
我常逗小烏龜玩,把它底板朝天地放在地上。開始,它一動不動,過了片刻,它察覺四周沒有動靜,便慢慢地將縮緊的頭伸出殼外,瞪大雙眼,左瞧右看,見沒有危險,便撐起四肢,把頭在地上用力一頂,只聽“啪”的一聲,它翻過來,然后快速邁動四肢,溜進柜底。
到了冬季,天氣越來越寒冷,廚房里的剩水經(jīng)過一夜都結冰了。我很擔心小烏龜,去陽臺查看,發(fā)現(xiàn)它半身偎在沙中,紋絲不動。難道它死了?我半信半疑地從沙中掏出它,使勁晃來晃去,它竟伸出一條腿撥拉了一下,我才知道它還活著。后來聽爸爸說,它這是在冬眠哩。哎,真不該打攪它!
龜很長壽,民間有“千年的王八,萬年的龜”的傳說。我想,能活“萬年”的龜不知哪一天興許能登上月球和火星吧;那時,不知道它會不會記得我這個小主人呢……
★老師點評:
作者寫“忍者凡龜”,略寫它的來歷而詳寫它的外形和習性,其間既有“我”的觀察,又有“我”的體驗,可謂選材貼近生活,敘寫講究趣味。特別是結尾平中出奇,既溫暖又令人感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