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佩多,宋秀嬋,陳潤芳,黃麗芳,冼慧儀
(東莞市第八人民醫(yī)院,廣東 東莞523325)
【護理創(chuàng)新】
危重患者約束護理用具三角式固定方法的效果觀察
蕭佩多,宋秀嬋,陳潤芳,黃麗芳,冼慧儀
(東莞市第八人民醫(yī)院,廣東 東莞523325)
目的探討危重患者約束護理用具應用三角式固定方法的固定效果。方法將我院使用約束護理用具的186例危重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93例。對照組運用傳統(tǒng)的固定方法將約束護理用具的2條固定帶相互捆綁固定在床沿;觀察組將約束護理用具的2條固定帶應用三角形穩(wěn)定性原理,呈三角形分別固定在患者床沿的兩側。觀察比較2組患者使用約束護理用具180 min內固定結松脫發(fā)生率的差異。結果觀察組180 min內固定結松脫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三角式固定方法能確保危重患者肢體約束更牢固、不容易滑脫,提高患者約束的安全性。
危重患者;約束用具;三角式固定
在醫(yī)療護理安全管理工作中,躁動患者的安全管理已經(jīng)引起了臨床醫(yī)護人員的高度重視[1]。對患者實施約束,其約束效果對疾病的恢復有直接影響,若約束不當可能給患者增加新的痛苦,給家人心理和經(jīng)濟上帶來新的負擔。有文獻報道因四肢未加約束或約束不當而自行拔管者占非計劃性拔管的16.8%~93.3%[2]。近年來,相繼有各種款式和型號的安全約束護理用具應用于臨床,但關于約束護理用具如何有效固定及固定方法的報道較少,我院通過對約束護理用具固定方法的研究,根據(jù)三角形穩(wěn)定性原理,將約束護理用具運用三角式固定方法進行固定,以提高約束效果,減少約束帶來的傷害,有效保證患者的安全及舒適度,臨床使用效果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我院2011年7月—2013年12月使用約束護理用具的危重患者186例,按使用順序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93例。納入標準:年齡≥18周歲患者,留置管道≥24 h,病情危重,患者意識模糊、躁動或意識清醒但不配合治療者;情緒不穩(wěn)者;意識清醒但留置特殊管道的患者,剔除僅有輸液留置針和吸氧管的患者。排除標準:有精神類疾病史的患者及深昏迷、肢體活動功能障礙及軀體無特殊管道的清醒合作患者。觀察組中男36 例,女 48 例;年齡 18~99(55.5±3.5)歲;對照組中男 40 例,女 44 例;年齡 18~97(54.5±6.3)歲;2 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學歷、診斷、手術方式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根據(jù)醫(yī)療機構認證聯(lián)合委員會(Joint Commission on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rganizations,JCAHO)制定的“約束必要性等級技術評估”的臨床指南進行評估并選擇合適的約束工具。使用前對患者約束部位皮膚的完整性進行評估,將約束護理用具的2條固定帶相互捆綁固定在床沿,捆綁固定時只有1個固定結,肢體活動可達360°。固定方法見圖1。
圖1 約束護理用具傳統(tǒng)固定方法
1.2.2 觀察組 根據(jù)JCAHO制定的“約束必要性等級技術評估”的臨床指南進行評估并選擇合適的約束工具。使用前對患者約束部位皮膚的完整性進行評估,約束護理用具根據(jù)三角形穩(wěn)定性原理,以固定帶為固定角,2條固定帶分別固定在患者床沿的兩側,形成1個等腰三角型,捆綁固定時有2個固定結,肢體活動為180°。固定方法見圖2。
圖2 約束護理用具三角式固定方法
1.3 觀察指標及評判標準 約束帶的固定帶捆綁的固定結松脫,失去固定功能[3]。觀察兩組患者使用約束護理用具180 min內[4]固定結松脫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經(jīng)SPSS 11.0處理,計數(shù)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觀察組180 min內固定結松脫發(fā)生率3%(3/93)明顯低于對照組36%(34/93),2組患者固定結松脫發(fā)生情況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4.853,P<0.01),觀察組固定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對照組使用傳統(tǒng)的固定方法,也是臨床中常用的固定方法,傳統(tǒng)的固定方法將約束護理用具的2條固定帶相互捆綁固定在床沿,捆綁固定時只有1個固定結,當患者躁動時,作用力集中在單個固定結上,容易松脫。文獻報道[3]使用約束護理用具后,患者肢體活動度大的,可自行解除約束護理用具現(xiàn)象,觀察組根據(jù)三角形穩(wěn)定性原理,將約束護理用具2條固定帶分別固定在床沿兩側,使肢體限制在180°范圍活動,患者躁動時作用力分散在固定帶的兩側,起到雙固定的作用,并分散在兩側的固定結上,從而單個固定結的作用力減少,不易造成松脫,即使因患者躁動導致一側固定結松脫,另一側固定結繼續(xù)發(fā)揮作用。觀察組固定結松脫發(fā)生時間在180 min內為3例,占3%;而對照組固定結松脫發(fā)生時間在固定在180 min內為34例,占36%,明顯高于觀察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三角式固定方法比傳統(tǒng)的固定方法固定結穩(wěn)固,固定效果更好。
[1]段 磊.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38-40.
[2]方力爭,周 畔,方 強,等.氣管內插管非計劃拔管的護理因素和預后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03,18(5):404-406.
[3]許雪華,劉 莉,吳怡卿,等.球拍式約束帶預防置管患者管道拔脫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1,18(1B):66-68.
[4]鄧婉娣,宋秀嬋,冼慧儀.新型約束護理用具在危重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7):26-27.
R471
B
10.16460/j.issn1008-9969.2015.20.075
2015-02-28
廣東省科學社會發(fā)展領域科技計劃項目 (20110305)
蕭佩多(1977-),女,廣東東莞人,本科學歷,副主任護師。
宋秀嬋(1980-),女,廣東東莞人,本科學歷,副主任護師。
江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