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fā)揮政府作用。我國資本賬戶在一定程度上仍實行管制,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推進,必然要開放資本賬戶。
【關鍵詞】金融改革;資本賬戶;人民幣國際化;監(jiān)管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向前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企業(yè)不斷開展國際投資和并購業(yè)務,人民幣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的影響力不斷增加,在我國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過程中,必然要涉及資本賬戶開放的問題,本文主要從資本賬戶開放的必要性及利弊角度做一論述。
一、資本賬戶及資本賬戶開放的含義
資本賬戶是指用于資本項目收支的賬戶,包括貸款(外債及轉貸款)專戶、還貸專戶、發(fā)行外幣股票專戶、外匯資本金賬戶、投資款臨時專戶、資產變現(xiàn)專用外匯賬戶、B股交易專戶等。
資本項目業(yè)務主要包括外債、境外投資和外資企業(yè)外匯業(yè)務的管理。其中外債管理主要指審核申請借用外債、審批開立有關外債及其償還的外匯賬戶、監(jiān)督對外債資金使用情況、監(jiān)測對外債進行統(tǒng)計;外商投資企業(yè)外匯業(yè)務管理主要指對外商投資企業(yè)的資本金賬戶和結算賬戶的開立、再投資、轉讓、清盤、年檢、外匯登記等進行管理。境外投資包括境內機構審查境外投資進行外匯風險審查和外匯資金來源,以及監(jiān)督、管理投資資金的匯出和回收、投資利潤和其它外匯收益匯回。
資本賬戶開放通常是指一國允許其資本賬戶中的各種資本自由流動,即居民可以在國際金融市場自由地進出進行投資和籌資,非居民也可以在國際金融市場自由地進出進行投資和籌資。開放資本賬戶是發(fā)展中國家金融自由化中力度最大的開放措施。為了更好地利用國際資本,彌補其工業(yè)化進程中的“資本短缺”,發(fā)展中國家在實行利率自由化、金融業(yè)務和機構準入自由化的同時,也采取開放資本賬戶的方式。開放資本賬戶使發(fā)展中國家獲得了許多潛在的經濟效益。
在1996年之前,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匯兌安排與匯率限制年報》的定義標準,只要沒有“對資本交易施加支付約束”,就表示該國基本實現(xiàn)了資本賬戶開放。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fā)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原先對成員國資本賬戶開放的單項認定,細分為11項。如果一國開放信貸工具交易,且開放項目在6項以上,則可視為基本實現(xiàn)資本賬戶開放。2007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fā)后,資本賬戶開放標準進一步放寬。
二、我國資本賬戶開放的程度
目前,我國資本賬戶不可兌換項目有3項,主要集中于非居民參與國內貨幣市場、集體投資類證券和衍生工具的出售和發(fā)行;部分可兌換的項目主要集中在債券市場交易、股票市場交易、房地產交易和個人資本交易等方面??梢园l(fā)現(xiàn),在經常項目下以及在直接投資領域,中國政府對外匯的流出基本沒有限制;但對短期資本的迅速流出以及對外套利是存在管控的。世界各國頻繁爆發(fā)的金融危機表明,熱錢在制造金融危機中發(fā)揮了導火索和助推器的作用。
參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fā)布的2011年《匯兌安排與匯兌限制年報》,目前中國資本賬戶中不可兌換項目有4項,占比10%,主要有非居民參與國內貨幣市場管與基金信托市場、買賣衍生工具。部分可兌換項目有22項,占比55%,主要集中在四大類:債券市場交易、股票市場交易、房地產交易和個人資本交易?;究蓛稉Q項目有i14項,主要集中在信貸工具交易、直接投資、直接投資清盤等方面。因此整體看,我國目前資本管制程度仍較高,與資本賬戶開放距離較大。
目前中國對中長期性質的雙向直接投資與貿易融資已經基本放開,但在證券投資、跨境借貸與衍生品交易等短期資本流動仍存在較為嚴格的管制。因此,進一步開放資本項目,主要的開放內容是短期資本流動。
三、資本賬戶開放的必要性
1.國際收支賬戶中經常項目已開放
我國經濟發(fā)展前景良好,經濟開放度越來越高,貿易依存度達到70%左右,經常賬戶持續(xù)順差,由于資本賬戶管制,大量經常賬戶順差所產生的對外債權由中央銀行集中持有,而這種對外債權通過民間主體進行運作是最有效的,由政府來做有很多困難,效率也低下。資本賬戶開放后,資本流出規(guī)模不大,經常賬戶順差完全能夠抵補資本流出的逆差。我國資本賬戶開放后的資本流出風險基本可控。同時,我國金融市場容量巨大,外匯儲備數(shù)額巨大,監(jiān)管體系比較健全,能有效緩沖資本賬戶開放的風險,保持匯率的穩(wěn)定。在經常項目已經可兌換的條件下,很多資本可以通過變通的辦法躲避資本管制措施。與其這樣,還不如放松管制,讓藏在地下的資本流動浮上水面,以此提高跨境資本流動透明度,讓監(jiān)管更加有效。
2.人民幣作為國際支付手段和結算貨幣
我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貿易國,為節(jié)省貿易雙方的成本,越來越多的國家選擇人民幣為貿易結算的貨幣。
資本賬戶開放可以推動跨境人民幣使用及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建設,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從2009年7月起,跨境貿易使用人民幣,并且試點范圍不斷擴大,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量發(fā)展迅猛。2011年銀行累計辦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金額達2.08萬億元,比2010年增長3.1倍。同期,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建設也卓有成效。適時開放資本賬戶,拓寬人民幣流入和流出渠道,不僅將進一步提高人民幣在國際貿易結算及國際投資中的地位,而且將進一步促進香港離岸市場建設,加快離岸人民幣金融工具創(chuàng)新??梢哉雇?,隨著人民幣逐步實現(xiàn)國際計價、國際支付以及國際投資等職能,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將指日可待。要真正實現(xiàn)人民幣的國際化,中國就必須深入金融及匯率的改革。否則即使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SDR),也將僅具備象征性的意義。要實現(xiàn)貨幣國際化,就必須進行資本賬戶開放;與此同時,必須要形成一個具有流動性的貨幣市場,進行人民幣的買賣,不僅是債券還有中國的其他衍生品。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受制于離岸人民幣規(guī)模有限、全球范圍內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供給不足等,而資本賬戶開放則有望緩解上述約束、進一步推進人民幣的跨境使用。endprint
3.金融業(yè)已全面開放,資本賬戶開放是金融改革的必經之路
金融改革分兩個層面:第一個是宏觀金融政策即貨幣政策框架的改革,包括匯率的自由化、資本市場的開放、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利率的市場化;第二個是微觀方面包括銀行業(yè)資本市場、保險業(yè)改革和加強監(jiān)管。我國的金融服務業(yè)已經全面對外開放,這種開放必然會引起資本大量流動。隨著外國的商業(yè)銀行、保險公司以及投資銀行能夠給境內的中國居民、企業(yè)和政府部門提供一系列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時候,必然會極大地促進跨境資金流動。此時資本賬戶還被嚴格管制,不僅管制的實際效果會很差,而且會妨礙我們可以在金融服務業(yè)開放中獲得益處。
4.自貿區(qū)成立的必然要求
自貿內允許外國船舶自由進出,外國貨物免稅進口,取消對進口貨物的配額管制,也是自由港的進一步延伸,是一個國家對外開放的一種特殊的功能區(qū)域。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導史晉川看來,“自由貿易區(qū)一個最大的功能就是開放。能做到貿易的便利化、金融的自由化,以及服務貿易和投資管理進一步的開放?!鄙虾W杂少Q易區(qū)將試行人民幣資本項目的自由兌換、擴大服務業(yè)開放、稅收更加優(yōu)惠等政策,探索對國際人流、資金和貨物的全面開放制度。新一輪金融改革初步方案已形成,以實現(xiàn)自貿區(qū)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更好聯(lián)動,重點要在資本項目可兌換和資本市場建設方面有更大的作為。
5.資本賬戶嚴格管制會扭曲市場行為
資本賬戶管制實質是政府干預市場,是一種變相的金融保護主義,容易產生道德風險。管制的結果或者是國內金融市場競爭過度,或者是國際金融市場競爭不足,或者兩者兼而有之。該管制行為常常導致“輸入型”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比如過去幾年中國貿易順差較大,央行需要將流入的美元兌換成人民幣,從而形成輸入型通貨膨脹。
四、資本賬戶開放的利弊分析
1.資本賬戶開放有利于實現(xiàn)跨境資金流動的平衡管理。長期以來,中國政府對跨境資本流動采取了“寬進嚴出”的管理策略,該策略在中國國內外匯資金短缺時固然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當市場環(huán)境變化后,該策略導致中國外匯儲備攀升、央行沖銷壓力巨大、國內流動性過剩,因此,通過放寬對資本流出的管理,既有助于降低央行的資本管理與沖銷壓力,也有助于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
2.通過加快資本賬戶開放來倒逼國內結構性改革。由于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已經進入存量改革階段,在既得利益集團的限制下,各種結構性改革舉步維艱。通過開放資本賬戶來倒逼國內結構性改革,或許能夠發(fā)揮2001年通過加入WTO來倒逼銀行業(yè)改革相似的作用。
3.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fā)為中國開放資本賬戶提供了一個“戰(zhàn)略機遇期”,特別是發(fā)達國家公司估值處于低位、對外部資金的需求較為強烈,這為中國企業(yè)的海外投資提供了良機。
4.現(xiàn)有的資本管制措施很難真正管得住資本流動。在經常項目已經可兌換的條件下,很多資本可以通過變通的辦法躲避資本管制措施。與其這樣,還不如放松管制,讓藏在地下的資本流動浮上水面,以此提高跨境資本流動透明度,讓監(jiān)管更加有效。
5.開放資本賬戶有利于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中的一個突出矛盾是,儲蓄高,GDP中消費占比較少,主要靠投資拉動經濟,產能過剩。近年來,我國勞動力成本上升,勞動密集型產業(yè)競爭力優(yōu)勢減弱。開放資本賬戶有助于將部分低附加值的產能轉移到勞動力更具比較優(yōu)勢的國家和地區(qū),以提升我國產業(yè)的整體附加值水平。其次,我國家庭投資渠道相對缺乏,大量儲蓄資金不能保值增值。開放資本賬戶,拓寬家庭海外投資渠道,可以促進家庭財富積累,提高我國消費水平。
不過,在看到上述有利方面的同時,我們也要充分認識到,短期資金的大進大出,會對國內市場產生一定的沖擊,甚至爆發(fā)金融危機,這要求我們監(jiān)管當局必須建立風險應對機制和提升應對能力。
五、護航資本賬戶開放
在開放資本賬戶的過程中,我國需同步建立全面的資本賬戶開放下的風控框架和風險應對機制。首先,加快推進國內金融改革,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增強匯率彈性,提高金融系統(tǒng)的深度和效率,增強對跨境資本的吸收能力,發(fā)揮市場在優(yōu)化資源配置以及自我化解風險中的基礎性作用。其次,提高監(jiān)管機構的監(jiān)管能力。在發(fā)展國內金融市場的同時,應加強相應的監(jiān)管水平,構建微觀審慎和宏觀審慎相結合框架來降低經濟金融風險。 再次,對重點跨境融資項目,需要密切關注境外融資規(guī)模、幣種和期限,防止外債的膨脹和幣種錯配,關注衍生金融產品市場,防范出現(xiàn)外債危機。最后,如果出現(xiàn)大規(guī)模資本流動異常,需要提前制定好穩(wěn)妥的應對措施。
參考文獻:
[1]馬君潞,陳平,范小云 .國際金融.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tǒng)計司課題組. 我國加快資本賬戶開放的條件基本成熟.2012
[3]施建淮. 中國開放資本賬戶的意義.經濟觀察報,2007
作者簡介:
王保民(1979-),男,漢族,河北唐山,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在職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金融投資與國際金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