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向前 陳兆輝
【摘 要】現(xiàn)在高中語文教學受到了新課改的極大影響,特別是其中的古代詩歌教學。語文教師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必須要充分地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具體的古代詩歌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的興趣進行積極的培養(yǎng),并且使學生對古代詩歌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得到有效的加強。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語文課;古代詩歌
面對新課改的背景,高中語文教師必須要在高中語文課古代詩歌教學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將良好的學習氛圍營造出來,同時要對漢語言文化魅力的習慣進行不斷地挖掘,使學生在學習古代詩歌的時候變得更加的快樂、更加的積極、更加的主動,最終能夠對學生的人文審美能力和綜合素質進行全面的培養(yǎng)。
1.用演唱的方式進行詩歌教學
詩、樂、舞相結合就是最早的詩歌形式,因此詩歌本身具備一定的音樂性,而最早的詩歌究竟怎么唱在時代發(fā)展以及歷史變遷的今天已經無法對其進行考證。然而,很多當代藝術家通過自己的演唱幫助我們將這一問題解決了。比如在對李煜的《虞美人》進行教學的時候,我國臺灣的著名歌手鄧麗君就曾經對該作品進行了演唱,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中播放鄧麗君演唱的歌曲,然后將其作為課堂導入,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教師可以通過對該歌曲所表現(xiàn)出的旋律和情感的分析,讓學生真正地對本詩的思想內涵和藝術特點有所體會。與此同時,在對蘇軾的《水調歌頭》進行講授的時候,就可以將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長久》演示給學生,從而讓學生進行學習和體會。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采用當代歌唱家演唱的詩歌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補充,從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2.用多種閱讀的方式進行詩歌教學
在學生對詩歌內容進行理解的前提下,教師為了能夠對學生感受詩歌的感情進行強化,就可以采用朗讀的方式進行詩歌教學,比如采用引領讀的方式,也就是要讓學生對詩歌的寫作背景進行了解,這樣就能夠將學生和詩人之間的情感距離縮短,同時對學生理解和品讀詩歌內容也十分有利。同時也可以采用吟唱讀的方式進行詩歌教學,也就是說讓學生對作品進行反復的吟讀,這樣往往能夠獲得更好的詩歌教學效果。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對詩人所處的處境和詩歌本身的情感具有更加深刻的體會。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選擇節(jié)奏讀的方式進行詩歌教學,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將詩歌作品的節(jié)奏劃分出來,然后讓學生通過詩歌節(jié)奏的快慢停轉從而能夠對詩歌的情感和意境進行感知。在劃分節(jié)奏的時候,教師必須要充分的把握住作者情感的表達強弱,比如要想將作者的驚懼、緊張、憤怒或者歡快、高昂、喜悅的情緒充分的表現(xiàn)出來,就需要采用較快的節(jié)奏;比如在對想念、痛苦和深思等情緒進行表現(xiàn)的時候,就需要采用比較慢的節(jié)奏。比如在對曹操的《短歌行》進行講授的時候,教師就需要將詩人直抒胸臆的表達方式和求賢若渴的心情充分的表現(xiàn)出來,這時候在進行誦讀的時候就需要對其中的延音和重音有所關注,將其中的節(jié)奏充分的處理好。在表達相對激動的情緒的時候要采用較為猛烈的節(jié)奏,在表達相對舒緩的情緒時要采用較為平緩的節(jié)奏,而通過對節(jié)奏上的輕重緩急以及張弛有度的利用就能夠將作者情緒的舒緩緊張很好的表現(xiàn)出來。
3.用調整法進行詩歌教學
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集合同一作者的作品一起進行講授,比如可以對李白的《將進酒》和《蜀道難》這兩首詩進行對比講授,這樣就能夠對作者的浪漫主義風格進行充分的賞析,并且讓學生對作者不可抑制的熱烈奔放的情感具有充分的體會。同時教師也可以集合相關的重點教授的作品進行賞析,比如在對蘇東坡的《念奴嬌》和柳永的《雨霖鈴》進行集中講授,教師就可以對其中的主人公形象進行分析。柳永在《雨霖鈴》中屬于一個浪跡江湖的游子,因此在體驗生活的時候具有一種獨特的感情,同樣是對戀人的離別進行描寫,柳永在描寫的時候更多的是具有一種楚天開闊、煙波浩蕩的景象。而蘇軾在《念奴嬌》這首詞中描繪了親眼所見的赤壁美景,并且將作者自己老大未成、功業(yè)未就、壯志難酬以及懷才不遇的一種憂憤之情曲折地表達了出來,而且還將作者人生的曠達胸懷以及對歷史的一種別樣詮釋表現(xiàn)出來。這時候就可以對蘇軾和柳永在這兩首詞中表現(xiàn)出來的形象進行對比,從而讓學生對古代詩歌人物形象進行更好的體會,最終還能夠將對人物形象進行深入系統(tǒng)分析的方法掌握住。
4.結語
目前在推行素質教育以及對新課程進行不斷深化改革的環(huán)境下,高中語文教師必須要充分的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因為語文學科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想方設法將學生的語文基礎夯實,從而能夠使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以有效提升。本文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語文古代詩歌教法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對廣大的高中語文教師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劉雨迎.日積月累循序漸進——如何讀懂古代詩歌[J].新課程(中學),2013(11)
[2]陳一鳴.在積累反思中鑒賞古代詩歌的形象[J].廣東教育(高中版),2014(01)
[3]王大績.古代詩歌閱讀的核心[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3(01)
(作者單位:吉林省實驗中學 吉林省長春市十一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