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燕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美術教育對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的作用尤為重要。美術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現(xiàn)代社會科學技術高速發(fā)展,需要人的豐富的情感與之平衡。而豐富的情感又是美術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貫穿于美術教育的整個過程及各個環(huán)節(jié)。本人根據(jù)美術新課程改革的指引,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從角色互換搭建情感交融的橋梁、在傾聽童心中促進教學相長、在巧設情境中激發(fā)學習興趣、在合理評價中培養(yǎng)自信心、在啟發(fā)誘導中激活創(chuàng)作情感五個方面來談談自己在美術教學當中對學生情感教育滲透的幾點做法。
【關鍵詞】城鄉(xiāng)結合;情感美;滲透
筆者所在的學校位于城鄉(xiāng)結合地區(qū),這些地區(qū)的人口比較密集,人員的性質也比較復雜,多以外來工居多,相對于城市中心的學校而言,我校學生生源較復雜,素養(yǎng)及心理健康水平較低,家長們對美術科的學習不夠重視,甚至毫不在乎。因此,學生在美術學習方面也表現(xiàn)為自信心不足,提不起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一切活動都伴隨著一種情感體驗,而情感體驗反過來對人的活動有一定的支配作用。美術課程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感不可或缺的學科,其作為藝術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它需要有豐富的情感注入其中并作用于情感。本人根據(jù)所在學校的實際情況,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是怎樣在美術教學中滲透情感美,從而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
一、在角色互換中,搭建情感交融的橋梁
多年來,受到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學生在潛意識里就有懼怕老師的心理,而教師也總是習慣于扮演權威者的角色,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尤其是小學美術課,老師在臺上畫,學生在臺下照著老師的示范畫,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或技法,無法獲得情感的抒發(fā)。
美術課程標準建議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教學中師生的雙邊關系,既重視教師的教,也重視學生的學。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教師是課堂教學的唯一主角的現(xiàn)象,應提倡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和平等關系。其實大部分的孩子都渴望自己被得到重視,教師要學會尋找教育教學契機,即讓情感融入到美術活動中又作用在生活中。想要讓學生喜歡上美術課,就要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在學習中產生愉悅的心情,教師與學生進行角色互換無疑是一種讓教師具有一定親和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方式。我們美術教師在課堂上所扮演的角色應該更具親和力。教師要親近學生,走進學生,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消除心理障礙,讓學生覺得老師就是他們的知心朋友。
二、在傾聽童心中,教學相長
在實施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成為了學生成長的引領者,學生潛能的喚醒者,教學內容的研發(fā)者,教育藝術的探索者,學生知識的構建者。但仍有不少教師把自己定在高高的講臺上,學生只有聽聽和畫畫的份,學生的情感表達被壓制,何來對美術的學習激情呢?因此,我們美術教師不僅要有駕馭知識的能力,還要學會傾聽學生的心聲,分析學生的心理,從而調動學生的情感。比如:我常會在上課鈴聲響前五分鐘到達上課教室,有選擇地與一些學生交談。這些學生或是班干部,他們表達能力較好,我可以從他們口中聽到關于教學內容和方法的建議;或是前一節(jié)課沒帶學習用具的學生,讓他說說沒帶齊學具所受到的影響;平時比較調皮的學生,問問他覺得怎樣的美術課能讓他更感興趣等等。這樣的習慣讓許多學生變得主動與我親近,與我交談他們的心聲。
三、在巧設情境中,激發(fā)學習興趣
新課程標準在基本理念中提出,美術課程的學習,應使學生認識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差異性,人類社會的豐富性,并在一種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的特征、美術表現(xiàn)的多樣性以及美術對社會的獨特貢獻。我們的學生對學習美術熱情的缺乏與美術教師的教學方式陳舊以及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脫節(jié)有著直接的關系。所以美術課中情境的設置是吸引學生學習,提高學習興趣的關鍵,若教師能巧妙設計合適的情境,就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美術學習的心理狀態(tài)。教師要根據(jù)教材內容設計合理的情景來激發(fā)學生進行想象,鍛煉他們的思維,使學生在藝術審美情境中觸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獲得審美體驗。只有飽含豐富的情感,才能促使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對美進行創(chuàng)造。
四、在啟發(fā)誘導中,激活創(chuàng)作靈感
啟發(fā)誘導,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情趣,獲取知識,認識事物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在教學方法上提出的啟發(fā)誘導式教學至今都影響深遠,如當中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這些話都指出教師不要牽著學生走,不要壓抑和逼迫學生,而要在恰當?shù)臅r機啟發(fā)、誘導學生,做學生學習的引路人,給予指明方向,教學方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這樣的教學原則放在我們美術教學中,是要求教師在上課時要多使用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誘導學生獨立思考,融會貫通的掌握知識,激活創(chuàng)新靈感。例如我在教學中經常用講故事的方法,把故事貫穿在教學當中,增加趣味性,讓學生在故事當中受到情感的激發(fā),從而產生靈感進行創(chuàng)作。
在美術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是學生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城鄉(xiāng)結合學校的學生有著其特殊性,我們美術教師更應該不斷總結與探索,才能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才能有效的發(fā)揮美術教育的真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