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鶴群
摘要:對于我們高中生來說,動量定理的重要性已經顯而易見。正因為如此,歷年的真題中都要考查與動量定理相關的試題,少則幾分,多則十幾分。動量定理考查的知識點很細,稍微的疏忽就會出錯,所以同學們要懷著縝密、嚴謹的態(tài)度去學習,不能來半點含糊。要想理綜考好,物理很關鍵,同樣要想物理取得理想的成績,動量定理的學習也很重要。對此,本文就動量定理的學習技巧進行簡單的討論,希望能夠對同學的學習有所幫助,從而提高物理成績。
關鍵詞:高中物理;動量定理;學習技巧
高中物理進行綜合復習的時候,我們很輕易的就會發(fā)現(xiàn)完全逃避不開動量定理的試題。所以說對動量定理掌握欠好的同學不能有僥幸心理,認真、努力的學習才是最重要的。動量定理的考查難題和容易題相并存,對于難題同學們做不出來還情有可原??墒牵瑢τ谀承┤菀椎念}目和老師經常強調的題目同學們還是出錯。究其原因,我們對動量定理的理解還不到位,對動量定理的題目還沒有深入研究,沒有形成有效的解題方法。
一、再次理解動量定理
動量定理的表達式我們每個同學都耳熟能詳,早已牢牢地記在心里即I = ΔP或F × Δt = ΔP。僅僅記住表達式是遠遠不夠的,遠沒有達到高考對我們的考核要求。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我們還要掌握以下幾個方面:①注意動量定理的矢量性,動量和能量相比具有本質區(qū)別,能量是標量而動量是矢量,矢量具有自身的特點,它的方向與合力的方向相一致,很多同學就是因為忽略了動量的方向性,導致應用出錯;②注意動量定理與合外力的變化有關,在運用動量定理時,要做好受力分析,不要把內力和外力相混淆;③動量定理凸顯動量的轉變,而非簡單的動量。
二、動量定理出題類型
動量定理幾乎是理科綜合的必考題目,一直備受命題人的青睞,它的分值在物理總分中占有的比例也不小,我們一定要在平時的學習和聯(lián)系中熟練掌握。動量定理涉及力的變化,也包含速度的改變,所以動量定理的命題十分靈活,涵蓋了幾乎所有的高考命題方式。高考中對動量定理的考查主要有選擇題、綜合題、實驗題。通常情況,選擇題考查不是太難,但是考的比較細致,主要檢驗同學們的基礎知識,重視上文的注意事項,選擇題就能大幅提高其準確率。綜合題,考的就難一些了,它考的是我們對物理知識的綜合把握。它經常與能量、力學、運動相結合,如果我們基礎知識不過關,細節(jié)不重視,不能掌握正確的答題技巧是很難做出來的。實驗題讓大多數同學頭疼,它是動量定理的實際應用,不但要求我們對于動量定理有清醒地認識,還要求我們會將動量定理運用到實驗過程中。這種靈活多變的命題方式是我們最薄弱的環(huán)節(jié),我們在學習中一定要善于總結,發(fā)現(xiàn)不足。它還考查我們的計算能力,對于計算能力較差的學生,要在課下多多練習。
三、動量定理的學習方法
同學們反映動量定理很難學好,于是就放棄了對動量定理的探究。白白的丟掉了不少物理分數,有些同學苦思冥想也無法有效地學習動量定理。對于動量定理的學習,其實沒有什么竅門,方法只是相對的,努力學習是最重要的。
動量定理并不是孤立的知識點,它與我們日常的學習、生活密不可分。如果我們善于將動量定理與我們的實際生活相結合,用一些生活中的實例加以理解,我們對動量定理的掌握程度必將上升一個層次。這樣也會增強我們對動量定理的學習熱情,加深對動量定理的理解,我們就會主動地去做難題,一些難題自然也會被我們征服。這種學習方法最大的好處還在于,能夠更好地處理物理實驗題,因為這種方法的核心與實驗題的出題本源相一致。
物體的動量變化量Δp基本為定值,相互作用時間Δt不同,相互作用力大小不一樣,Δt 大,力就??;Δt 小,力就大,這些物理特征在我們日常學習生活中是廣泛存在的。如體育比賽中的一系列保護措施都可概括為通過延長相互作用的時間來達到減小相互作用力,從而達到保護人體不受傷害的目的.如跳高比賽中墊上柔軟的海綿墊、跳遠比賽中的沙坑、 運動員接到隊友傳球時會隨著球的運動趨勢做出動作、從高處跳落到地面時要雙腿彎曲等等.
物體受力基本為定值,相互作用時間不同,其Δp不同,即物體運動狀態(tài)變化不一樣。如圖所示,物塊B疊放在木板 A 上,若緩慢拉動木板 A,則B將隨著A一起向前運動;若快速拉動A,則物塊B幾乎停落在原處,試解釋此現(xiàn)象.
物塊B受到的重力與支持力平衡,水平方向上只受A對B的摩擦力。如果緩慢拉動A,則A和B之間相互作用時間長,沖量較大,故其運動狀態(tài)變化較大,B物塊跟隨A一起運動。如果快速拉動A,由于A和B之間作用時間短,沖量小,故B物塊的運動狀態(tài)變化較小,所以B物塊幾乎仍然靜止在原處。
四、結語
盡管動量定理命題方式多種多樣,但是我們掌握合適的方法,動量定理的題目還是能夠解決的。希望同學們,認真學習,與我們的實際生活相結合,增添對動量定理的學習興趣,在快樂的氛圍中去學習,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 張偉,郭玉英,劉炳昇.“ 非常規(guī)” 物理實驗概念探討[J].物理教師,2006(08).
[2] 劉炳昇.中學理科實驗教學指導--初中物理分冊[J].南京:江蘇科技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