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軍儒
(濟南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檢驗科,山東 濟南 250000)
NT-proBNP檢測在慢性心力衰竭診斷及治療中的應用
騰軍儒
(濟南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檢驗科,山東 濟南 250000)
目的 探討NT-proBNP檢測技術在慢性心力衰竭診斷及治療過程中的應用。方法 選取我院住院治療的6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觀察組),同時選取60例健康志愿者作為對照組,分別檢測兩組患者NT-proBNP水平和LVEF,分析NT-proBNP水平及LVEF與心功能的相關情況。結果 經(jīng)測定觀察組患者NT-proBNP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LVEF結果顯著高于觀察組(P<0.05);心功能越差NT-proBNP水平越高,LVEF則相反,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NT-proBNP水平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具有較高的相關性,對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斷及治療有著重要的價值。
NT-proBNP;慢性心力衰竭;射血分數(shù);價值
慢性心力衰竭作為臨床常見心血管疾病,隨著其發(fā)病率和病死率的不斷升高,慢性心力衰竭已被臨床醫(yī)師廣泛關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僅給家庭帶來經(jīng)濟負擔,還給社會帶來嚴重的負擔。因此,對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診斷和治療顯得格外重要。腦鈉肽是有心室產生并分泌的多肽神經(jīng)激素,常常用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不全的評估以及此病早期診斷[1]。NT-proBNP作為心力衰竭重要標志物,對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斷價值已被廣泛認可。本研究旨在探討NT-proBNP檢查在慢性心力衰竭診斷及治療中的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近來住院治療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作為觀察組。另選擇來我院體檢的健康者60例為對照組。60例觀察組患者,男32例,女28例,年齡43~76歲,平均年齡(58.6±8.5)歲,根據(jù)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的心功能分級(NYHA分級),Ⅱ、Ⅲ、Ⅳ級患者分別有16、29、15例。對照組男35例,女25例,年齡38~78歲,平均年齡(56.4±12.6)歲,兩組研究對象在年齡、性別方面比較無明顯差異,無醫(yī)學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抽取兩組研究對象晨起靜脈血進行檢測。血清NT-proBNP測定采用定量ELISA改進法,左室射血分數(shù)則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進行測定。
1.3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兩組數(shù)據(jù)間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檢驗標準為0.05,當P<0.05時,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NT-proBNP和LVEF結果比較:經(jīng)統(tǒng)計觀察組NT-proBNP
水平平均值為(2897±821.4)pg/mL,對照組NT-proBNP檢測結果為(168±22.7)pg/mL,觀察組NT-proBNP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LVEF水平(0.36 ±0.08)則明顯低于對照組(0.62±0.12),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NT-proBNP和LVEF結果比較
2.2觀察組患者心功能分級與NT-proBNP水平及LVEF比較結果:心功能Ⅱ級患者NT-proBNP檢測結果為(757±142.5)pg/mL,LVEF平均值為(0.52±0.08);心功能Ⅲ級患者NT-proBNP檢測結果為(1967± 462.6)pg/mL,LVEF平均值為(0.36±0.06);心功能Ⅳ級患者NT-proBNP檢測結果為(3438±576.2)pg/mL,LVEF平均值為(0.31± 0.04)。NT-proBNP水平隨著心功能分級越大數(shù)值越大,LVEF數(shù)值則相反,各心功能分級組間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心功能分級與NT-proBNP水平及LVEF結果比較
慢性心力衰竭是臨床中常見心腦血管疾病,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發(fā)病率和致死率也呈上升趨勢,盡早、準確的診斷和治療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治療效果并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關鍵因素[2]。本研究通過對兩組研究對象NT-proBNP檢測證實,NT-proBNP是慢性心力衰竭診斷的敏感標志物,在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斷治療中有著重要的應用價值。隨著心房利鈉肽的發(fā)現(xiàn),腦利鈉肽、C-型利鈉肽以及樹眼鏡蛇利鈉肽也相繼被發(fā)現(xiàn)。據(jù)國外文獻報道[3],心房利鈉肽、腦利鈉肽等能夠起到利尿擴血管以及降低血壓的作用,在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診斷及預后評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研究的NT-proBNP和腦利鈉肽都是來自于相同的前體r-BNP,而NT-proBNP為r-BNP被血清中水解酶分解的其中一個片段,也就是N終端的76個氨基酸[4]。充血性心力衰竭時,心肌內r-BNP含量會增多,所以其分解產物NT-proBNP濃度也隨之增大。
本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NT-proBNP水平(2897±821.4)pg/mL明顯高于對照組NT-proBNP(168±22.7)pg/mL,兩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觀察組患者按心功能分級檢測NT-proBNP發(fā)現(xiàn):心功能Ⅱ級患者NT-proBNP檢測結果為(757±142.5)pg/mL,心功能Ⅲ級患者NT-proBNP檢測結果為(1967±462.6)pg/mL,心功能Ⅳ級患者NT-proBNP檢測結果為(3438±576.2)pg/mL,NT-proBNP水平隨著心功能分級越大數(shù)值越大,各心功能分級組間數(shù)據(jù)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NT-proBNP水平和患者心力衰竭程度呈正相關。
總而言之,雖然目前NT-proBNP的生理作用尚未研究清楚,但是能夠敏感的反映慢性心力衰竭,可以作為診斷心力衰竭的指標,并且能夠評價預后,對慢性心力衰竭的鑒別診斷等都具有重要的價值,值得臨床應用。
[1]林敏瑜,劉菁,辛福順,等.慢性心衰患者NT-proBNP、血漿肌鈣蛋白Ⅰ、hsCRP檢測的意義[J].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12,21(4): 379-382.
[2]鄧民斌,薄靜莉,吳秀梅,等.腦鈉肽測定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診斷及預后評估中的應用價值[J].蘇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9,29(3):543.
[3]Ysaue H,Yoshimura M,Sumida H,et al.localization and mechanism of secretion of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of A-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in normal subjects and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J].Circulation,1994,90(1):195-203.
[4]樂理.NT-腦鈉肽在慢性心力衰竭診斷及療效評價的價值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1,32(30):6360.
R541.6+1
B
1671-8194(2015)20-006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