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志敏
香蕉催生的日本“臺灣幫”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外祖父岸信介和外叔公佐藤榮作曾是自民黨內“臺灣幫”掌門人,日本戰(zhàn)后以現(xiàn)任首相身份訪問臺灣的僅此兩人。
有“昭和之妖”之稱的岸信介,是大東亞主義的狂熱信奉者。日本投降后,他被定為甲級戰(zhàn)犯關進東京巢鴨監(jiān)獄。1948年出獄后,岸信介積極組織“日本再建同盟”,鼓吹重整軍備。1949年,他結識了從中國大陸逃至日本的馬貽明。馬貽明直接受國民黨中央黨部第6組蔣經(jīng)國親信陳建中指揮。馬貽明到日本后在東京銀座地區(qū)開了一家貿易公司作為掩護,蔣家父子通過他以有“南國水果之王”之稱的香蕉出口作武器,對岸信介等日本政界要人展開院外活動,并培植親臺勢力。當時從事香蕉貿易需要盟軍司令部特許,而蔣介石的國民黨政權也是盟軍的一翼,臺灣地區(qū)又盛產(chǎn)香蕉,因此獲得此項貿易特許。
戰(zhàn)后的日本,物資極其匱乏,岸信介通過香蕉貿易獲取巨額利益,借此培養(yǎng)一大批“臺灣幫”,岸信介也成為“臺灣幫”的開山鼻祖。1954年岸信介與蔣介石秘密成立反共聯(lián)盟。
1960年1月,岸信介與美國總統(tǒng)艾森豪威爾簽署新《日美安保條約》。2月,岸信介在國會明確表示,臺灣屬于條約中“遠東條款”的防衛(wèi)范圍。6月,岸信介在聲勢浩大的反美反安保運動中下臺。
兄弟倆扶蔣反共
下臺的岸信介繼續(xù)敵視中國。1961年8月,他再度訪臺,與蔣介石商討反共對策。1963年11月,岸信介與秘密訪日的陳建中策劃成立“反共共同參謀部”。1969年,岸信介又秘密訪臺,試圖說服蔣介石以“一般會員國”或“臺灣共和國”名義留在聯(lián)合國。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岸信介等“臺灣幫”伺機反撲,在他的幕后操縱下,1973年3月,有152名自民黨議員參加的“日臺議員懇談會”成立。7月,自民黨內31名右翼少壯派議員成立帶有濃厚封建暴力色彩的“臺灣幫”別動隊——“青嵐會”。
岸信介是“臺灣幫”的開山祖師,而其胞弟佐藤榮作則是其后的“臺灣幫”幫主。1964年底佐藤上臺伊始,便拒絕以彭真為團長的中共代表團入境參加日共代表大會。1965年2月,佐藤在國會正式宣稱“第2封吉田私人書簡”(1964年5月,日本前首相吉田茂以私人身份致信國民黨秘書長張群,函稱日本政府無意再批準“日紡”使用輸出入銀行貸款開展對華貿易)具有法律效力,致使擬向中國出口的第二套維尼綸成套設備等合同被破壞。但隨后在4月,臺灣獲日本提供1.5億美元貨款。1967年9月,佐藤訪問臺灣(他也是最后一個訪臺的在任首相),在與蔣介石舉行會談時稱,“現(xiàn)在中共正處于分裂狀態(tài),這兩三年是反攻大陸的絕好機會?!?/p>
安倍本人的臺灣觀
公言受外祖父影響最大的安倍晉三,繼承著岸信介的思想和行動,也步其后塵成為“臺灣幫”的一員。
1996年,在臺灣舉行所謂“總統(tǒng)直選”時,大陸發(fā)射導彈震懾“臺獨”,當時步入政壇不久的安倍措辭強硬地批判中國大陸妨礙民主選舉。1997年,他在接受《政界》雜志采訪時赤裸裸地坦承,“被稱為未來的‘臺灣幫’的一員也無所謂。1960年的《日美安保條約》明確規(guī)定臺灣屬于其防衛(wèi)范圍,如果將臺灣排除在美日安保的防御范圍之外,那將十分危險”。
2008年,安倍在出席“臺北駐日經(jīng)濟文化處”代表許世楷的歡送會時稱,“日臺關系不僅對于亞洲乃至世界都很重要,今后雙方應加強合作。日本應與‘臺灣的總統(tǒng)’直接對話。美日領導人不能與‘臺灣的總統(tǒng)’直接對話是很奇怪的事情,今后要解決這個問題”。
由此可見,安倍家族與臺灣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安倍的血脈里流淌著濃郁的“臺灣情結”。安倍所提倡的所謂的價值觀外交及自由與繁榮之弧,帶有濃烈的冷戰(zhàn)氣息,與岸信介和佐藤榮作的遏制、封鎖中國路線可謂一脈相承,只不過換了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