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明東
(重慶市潼南區(qū)教師進修學校)
目前,在中學地理課堂教學中,仍然套用一種課堂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盲目崇尚新異,學生缺乏主體意識,學習效率低下,苦于學、倦于學、厭于學的現象普遍存在。如何規(guī)避這類問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有效實施課堂教學。
契訶夫認為:“就教學工作的效果來看,很重要的一點是要看師生之間的關系如何?!泵裰?、和諧、寬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可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激起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自主探索知識的欲望。
怎樣才能給學生一個無拘無束的表現空間?課堂是教學工作的主陣地,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渠道。讓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思維得以飛揚,靈感得到激發(fā),廣闊天地、大有作為,讓學生處于一種愉悅的心理狀態(tài),敢想、敢說、敢問、敢爭辯,使課堂變得精彩紛呈。巧借古詩教學,觀月相,組織地理夏令營,制作地理模型,辦地理小報,開展地理知識競賽等活動,力求把課本知識寓于各項活動之中,把知識結構轉化為能力結構。如何讓一堂課“活”起來,不僅要求教師具備較強的“拿捏”能力和“掌控”水平,更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過去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更新“循規(guī)蹈矩”“師道尊嚴”的教育教學觀念,讓地理課堂教學成為師生追求主體性、獲得自由和解放的過程。
新課改重視學生對地理問題的探究,“教材是范例”“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學資源”,要求教師主動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建設,由“教教材”轉向“用教材”,大膽嘗試,循循善誘。如何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涉”問能力:①敢問:蘇格拉底認為:“問題是接生婆,它能幫助新思想誕生?!苯處煵┐鬅o私的奉獻,首先從愛出發(fā),師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交往活動是等級的。教師良苦用心,真誠至上,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懂得欣賞、樂于贊美這是為師之道。師生關系不是醫(yī)患關系。學生表現好時要及時點贊。特別是面對所謂的“弱差生”,及時地抓住學生的閃光點,捕捉時機對其進行表揚,將促進其在思想學習上的不斷進取。②想問:愛因斯坦曾說:“發(fā)現與提出一個問題遠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根據學生的認知基礎和能力水平,借助藝術性加工,精心創(chuàng)設促進學生思維的問題情境,誘發(fā)學生積極思維,勤思好問,將地理知識、地理概念和原理運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當中,變單向的、平面的、灌輸的教學模式為多向的、縱深的、探究的問題解決活動。③設問:亞里士多德認為:“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要有“標新立異”的思想,“不唯書”“不唯上”,“只唯賢”“只唯真”,適當、適度地把學生引領到一個新的或是某種程度上從未預料到的情境中去,促進學生發(fā)散思維,拓展學生解決問題的高度和寬度,幫助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的方向和方法。
夸美紐斯主張:“課堂應當是一個快樂的地方。”郭沫若說:“興趣出勤奮,興趣出天才?!痹鯓硬拍軤I造一個和諧融洽、積極愉快的教學氛圍呢?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課開始時要緊扣教材精心設計,或提出疑問,或創(chuàng)設情境,或抒發(fā)激情,或以舊引新,讓學生迅速進入課堂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做到“課伊始,趣已生”。
“領異標新二月花?!钡乩斫虒W過程應是一種生動活潑、引人入勝的美的行程。讓學生感覺到上地理課就像漫步在景色宜人的山間小道上,令人心曠神怡、美不勝收。如講《山地垂直自然地帶分布圖》時,選用白居易的“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來說明山地氣溫及熱量的垂直變化,這使得地理事物更加直觀、鮮明;在講授季風一節(jié)的時候,可引出王之渙的《涼州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詩中玉門關外的楊柳不青的原因是由于春風不度造成的,這里的春風當指夏季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靈活多變的方法,承載科學翔實厚重的內容,利用簡捷、明快、幽默的語言,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感到驚訝、刺激、疑惑、懸念,產生探索知識的欲望而“愿逼就范”,打動學生的感情,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借助地球儀、實物標本、各種地理教學掛圖、拼扳、地理景觀圖、電視錄像、幻燈片、投影儀和各種課件,包括實習實驗。把教學內容生動地展現在學生面前,方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動有趣、富于啟發(fā)、和諧動聽、節(jié)奏明快的語言,把地理課講得有聲有色,融知識性、趣味性為一爐,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樂趣,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掌握地理知識。
老子云“: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痹娙瞬既R克在《天真的預言》中深情吟唱“: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掌心握無限,剎那是永恒。”有效教學是一種科學的教學理念。
強調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關注教學的有效性,注重教與學的統(tǒng)一,提倡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和教學方法的靈活性。因此,開展有效課堂教學就要進行課堂教學改革,讓課堂教學有效優(yōu)質,探索在有限課堂教學時間內,用最少的時間使學生獲得最大的進步與發(fā)展。
地理學習過程中必須強調兩點:首先是地理語言的規(guī)范使用,它既可以在試卷上獲得高分,也可以在很多問題上一針見血地從學科的角度指出問題的癥結所在: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地理思維的重要途徑。其次是圖像,中學地理課所規(guī)定的知識內容,幾乎都能在圖像上反映出來。圖像比文字敘述更準確、直觀,而且對比性強。不管地理事物多么巨大,只要通過圖像,就能一覽無余,簡單明了。不僅如此,還能通過圖像把不同的地理區(qū)域進行對照,顯示不同地區(qū)的類同和差異,找出其中的聯(lián)系和規(guī)律性。圖像知識及運用圖像的能力,往往是考查一個人地理知識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
總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因材施教,實事求是。作為教師,高效的課堂是我們永恒的追求!
凌鋒.地理課堂問題化教學操作方略[J].地理教學,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