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文 朱秋根
精神分裂癥患者血脂代謝結果的臨床分析
何 文 朱秋根
目的 分析抗精神病藥物和精神分裂癥患者血脂代謝的相關性。方法 選取精神分裂癥患者122例作為觀察組,選取同時期健康體檢的人員122例為對照組。觀察組根據患者病情進行藥物治療,在用藥前和治療4周后進行血脂測定;對照組在研究期間不服用雌激素等影響血脂水平的藥物,普通正常飲食。血樣采集時間均為空腹12h后進行,比較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檢測結果。結果 觀察組用藥前與對照組比較,LDC-C水平(2.41±0.19 vs 1.92±0.18)mmol/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TC、TG、HDL-C水平(3.25±0.19 vs 3.20±0.16)mmol/L、(0.73±0.22 vs 0.65±0.08)mmol/L、(1.15±0.24 vs 1.23±0.18)mmol/L,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用藥后TC、TG、HDL-C、LDC-C水平與用藥前比較(4.77±0.18 vs 3.25±0.19)mmol/L、(1.56±0.09 vs 0.73±0.22)mmol/L、(1.01±0.17 vs 1.15±0.24)mmol/L、(3.69±0.18 vs 2.41±0.19)mmol/L,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用藥前、用藥后單純TC異常人數、單純TG異常人數、TC和TG均異常人數均顯著多于對照組(5.74% vs 1.64%)、(11.48% vs 4.10%)、(12.30% vs 5.74%),(16.39% vs 1.64%)、(25.41% vs 4.10%)、(22.13% vs 5.7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用藥后單純TC異常人數、單純TG異常人數、TC和TG均異常人數均顯著多于用藥前(16.39% vs 5.74%)、(25.41% vs 11.48%)、(22.13% vs 12.3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血脂代謝與精神分裂癥患者用藥情況有相關性,患者用藥后易出現血脂代謝紊亂。
血脂代謝;精神分裂癥;檢驗;相關性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慢性精神疾病,患者多表現為基本個性、思維、情感、行為的分類,其精神活動和環(huán)境明顯不協調,以青壯年為多發(fā)群體。有資料顯示,患者精神障礙會改變其血脂狀況,而抗精神病藥物會加重血脂水平變化情況[1]。本院對收治的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血脂檢測,分析其抗精神病藥物和精神分裂癥患者血脂代謝的相關性,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癥患者122例,均符合《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中的相關診斷標準,且在入院前2個月均未經過系統抗精神病藥物治療。選取同時期健康體檢的人員122例為對照組。觀察組均為男性,年齡30~45歲,平均年齡(33.78±4.85)歲。對照組也均為男性,年齡29~45歲,平均年齡(32.91±5.05)歲。納入研究者均知情同意且能配合完成研究。2組患者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觀察組:根據患者病情進行藥物治療,在用藥前和治療4周后進行血脂測定;(2)對照組:在研究期間不服用雌激素等影響血脂水平的藥物,普通正常飲食。血樣采集時間均為空腹12h后進行。檢測方法:所用儀器為美國杜邦全自動生化儀,所用試劑為配套試劑??偰懝檀迹═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檢測采取酶促法[2]。各項檢測均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血脂檢測結果比較 觀察組用藥前與對照組比較,LDC-C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TC、TG、HDL-C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觀察組用藥后TC、TG、HDL-C、LDC-C水平與用藥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血脂檢測結果比較(x±s,mmol/L)
2.2 用藥前后血脂檢測結果異常人數比較 觀察組用藥前、用藥后單純TC異常人數、單純TG異常人數、TC和TG均異常人數均顯著多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用藥后單純TC異常人數、單純TG異常人數、TC和TG均異常人數均顯著多于用藥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精神疾病和多方面因素有關,包括遺傳因素、心理因素、社會因素等[3]。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壓力在不斷增大,發(fā)生 精神方面疾病的患者也在逐年增加[4],其中以精神分裂癥最為多發(fā)。有研究表明,機體血脂水平和精神障礙有相關性[5]。研究血脂水平變化情況,對于及早發(fā)展病情、及時治療有著重要價值[6]。
表2 用藥前后血脂 檢測結果異常人數比較[n(%)]
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往往需要長期用藥,甚至終身用藥,但抗精神藥物多伴有一定的副作用,尤其是對血脂代謝的影響[7]。有研究顯示,血脂異常和機體發(fā)胖、心腦血管疾病等有密切聯系[8]。長期使用抗精神病藥物,對患者生活質量和治療依從性有很大的影響??咕癫∷幬镏卵x異常是影響精神疾病治療效果的主要因素。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期間進行血脂代謝檢測,能夠及時發(fā)現血脂代謝異常,及時采取措施改善,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的可能性。
綜上所述,精神分裂癥患者用藥后,血脂代謝異常,血脂代謝與精神分裂癥患者用藥情況有相關性,患者用藥后易出現血脂代謝紊亂。及時檢測精神分裂癥患者血脂代謝情況,對臨床治療有指導作用。
[1] 徐晶宇,符丹萍,程祺,等.時間護理在精神分裂癥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10):1728-1730.
[2] Lindsey Ossewaarde,Robbert J,Verkes,et al.Two-Week Administration of the Combined Serotonin-Noradrenaline Reuptake Inhibitor Duloxetine Augments Functioning of Mesolimbic Incentive Processing Circuits[J].Biological Psychiatry,2011,70(6):568-574.
[3] 程松,郭婧瀾,丁銀環(huán),等.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清特征多肽及其鑒定的研究[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4,11(1):1-3.
[4] Gregory P.Strauss,Rebecca C.Wilbur,Kimberly R.Warren,et al.Anticipatory vs.consummatory pleasure:What is the nature of hedonic deficits in schizophrenia?[J].Psychiatry Research,2011,187(1-2):36-41.
[5] 徐保鋒,婁淵敏,郭雅明.阿立哌唑與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癥的療效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19(2):287-289.
[6] Isabelle M.Rosso,Nikos Makris,Heidi W.Thermenos,et al.Regional prefrontal cortex gray matter volumes in youth at familial risk for schizophrenia from the Harvard Adolescent High Risk Study[J].Schizophrenia Research,2010,123(1):15-21.
[7] 封玉玲,陳杰,封海濤,等.腦脊液中花生四烯酸乙醇胺濃度變化與精神分裂癥的病理機制[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4,34(1):8-11.
[8] 賈竑曉,尹夢雅,馬辛,等.精神分裂癥前驅期臨床評估及神經心理研究進展[J].國際精神病學雜志,2014,41(1):20-23.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8.022
江西 343000 江西省吉安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何文) 江西省吉安市中心人民醫(yī)院(朱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