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
環(huán)顧四周,多少人低頭彎腰看著手里的機器?機器已經(jīng)贏了,只不過不是以《終結(jié)者》里的方式。
——《終結(jié)者2》導演詹姆斯·卡梅隆調(diào)侃“低頭族”。
美國小學生上學跟玩兒似的,但到了大學階段,圖書館的燈徹夜亮著,學得特別刻苦,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并非偶然。反觀我們呢,把小學生搞得比研究生、部長還忙,這也是個問題。
——前外交部部長李肇星近日談到“創(chuàng)新”時說。
小時候父母不忍心戳穿我們看的童話,現(xiàn)在我們不忍心戳穿他們分享的朋友圈。
——網(wǎng)友如是說。
有學歷,不等于有文化,因為學歷歸教育部管,文化歸文化部管,根本就不是一個部門!
——國學實踐應用專家、經(jīng)濟與文化學者翟鴻燊論學歷與文化的不同。
凡事都要一分為二,文憑確實是個好東西,但好東西未必能讓我們成為什么東西!對吧?我建議大學生在求學的時候,要身在校園,心系社會,別指望老師在教你知識的同時,還能幫你讀懂社會,要相信教育但不能迷信教育,教科書上學不到真正的生存技能,經(jīng)濟學教授炒股大部分都被套住了!要學會在實踐中感悟生存。
——著名主持人周立波對大學生的忠告。
過去,是從土地里找財富的時代;現(xiàn)在,是從人的大腦里找財富的時代。從人的大腦里挖掘財富的最好方法就是使用科學的教育方法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哪個國家的教育方法科學,哪個國家就占了便宜,它的經(jīng)濟發(fā)展速度就會比別人快。
——作家鄭淵潔對教育的認識。
孔圣人絕對是搞素質(zhì)教育的。好多教育思想對今天仍有借鑒意義,咱們現(xiàn)在一寫教育論文,動輒蘇霍姆林斯基說,或者杜威說,其實孔圣人說的就已經(jīng)足夠了。
——著名歷史老師袁騰飛反對教育數(shù)典忘祖。
調(diào)查
84.3%受訪者建議
清理校門口零食攤
近期,有關劣質(zhì)“辣條”致病的報道,讓兒童食品安全備受關注。如今,全國各中小學門口小吃攤扎堆,以辣條、糖果、油炸品為代表的零食,因口感好、價格低,吸引了眾多孩子。這些無生產(chǎn)日期、無質(zhì)量合格證、無生產(chǎn)廠家的“三無”零食,不僅影響孩子們正常吃飯,更因糟糕的安全狀況令家長擔憂。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會調(diào)查中心通過問卷網(wǎng)對1937人進行了一項在線調(diào)查。受訪者中,90后占15.8%,80后占50.4%,70后占25.8%,7.9%的人為60后及以上。調(diào)查顯示,87.8%的受訪者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中小學門口有很多“三無”零食。87.0%的受訪者表示,喜歡吃這些“三無”零食的孩子很多。
在北京某小學門口,離下午放學還有不到半小時,校門口的小攤販就在各自的位置上就位了,有賣爆米花的,有賣包裝食品的,攤主大多年齡較大。一名推著車賣辣條、鹵豆干、話梅干的阿姨告訴記者,有很多學生放學后喜歡買像辣條、薯片、無花果干之類的零食,都是自己掏錢購買。
說到孩子們喜歡吃這些零食的原因,57.4%的受訪者認為是好奇各種口味,47.1%的受訪者覺得是價格便宜買得起,44.4%的受訪者認為是口感好,喜歡重口味,43.6%的受訪者表示是身邊人都吃。其他原因還有:包裝花花綠綠吸引人(40.8%)、想要附贈的玩具(26.1%)、吃零食解悶(20.4%)等。僅11.7%的受訪者表示原因是“肚子餓”。
調(diào)查中,88.2%的受訪者認為,孩子常吃這些零食非常影響健康。89.8%的受訪者對這些零食的安全衛(wèi)生狀況表示擔憂。
記者采訪了一些等待孩子放學的家長。大多數(shù)家長表示,不會在路邊攤給孩子買吃的,偶爾會從超市買零食。一位家長說:“我家孩子以前愛買小食品,吃多了就不吃飯。后來不讓吃零食了,吃飯的胃口就回來了?!庇浾咴诓稍L中發(fā)現(xiàn),對于現(xiàn)在網(wǎng)上很火的“辣條”,多數(shù)家長嗤之以鼻:“不會讓孩子吃那個,不健康?!?/p>
16歲的程辰(化名)是北京通州區(qū)某高中學生?!耙淮闻既坏臋C會,看到同學間傳遞一包零食,才知道這是辣條,一下就喜歡上了?!钡幸淮?,有人連吃了10包辣條,結(jié)果腸胃絞痛,第二天因為急性腸胃炎住院打點滴?!奥犝f這些產(chǎn)地不明的零食,菌群數(shù)量都大大超標,我就再也不碰這些東西了。太辣傷身,最主要是不安全?!?/p>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周志忍說,校門口的食品不乏粗制濫造的有害食品,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吧鐣?、學校和家長都有責任不讓孩子接觸這些有害食品”。
如何真正解決孩子身邊的食品安全問題,84.3%的受訪者建議嚴查生產(chǎn)和販賣“三無”零食的小作坊和小攤販,53.0%的受訪者提出理清食品安全的監(jiān)督權(quán)責、嚴格執(zhí)法,43.7%的受訪者認為學校應開設食堂、嚴控質(zhì)量,42.2%的受訪者建議從加強孩子的健康飲食教育著手。
周志忍建議,一方面,應該從源頭抓起,對食品的生產(chǎn)、認證、市場監(jiān)督等進行嚴格管理。食品的生產(chǎn)監(jiān)督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設計方案、嚴格把關、加大處置力度。另一方面,學校應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方面的教育,增強孩子安全飲食的意識,讓他們意識到這些食品的危害性,“首先要解決供需問題,如果孩子們都不去買“三無”食品,小攤販自然就走了”。
(林琪)
提醒
愛做家務的孩子
更有未來
哈佛大學學者曾經(jīng)做過一項調(diào)查研究,得出一個驚人的結(jié)論:愛干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干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業(yè)率為15∶1,犯罪率是1∶10。專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務勞動與孩子的動作技能、認知能力的發(fā)展以及責任感的培養(yǎng)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對父母來說,剛開始時與其說是讓孩子幫忙,還不如說是給父母增加負擔。但早期教育專家提醒,這是培養(yǎng)孩子養(yǎng)成良好習慣的大好時機。如何讓孩子輕松、持久地養(yǎng)成做家務的好習慣?以下幾點家長要注意:
1.讓孩子感到自己的重要性。迎合孩子渴望被看作大人的需求,告訴他,他的勞動給家庭帶來了很大的幫助,會因此節(jié)省出更多的時間,讓全家人一起娛樂。
2.給孩子提供選擇的權(quán)利。給孩子提供一份所有他能夠做的家務清單,讓他自己選擇其中的一兩項,這會讓他感到自己擁有選擇和控制的權(quán)力,從而心甘情愿去做自己選擇的家務。
3.把任務細致化,并給孩子做示范。一個整體的概念,比如把房間收拾好,可能會讓孩子困惑并挫敗孩子的積極性。把一個任務分拆成數(shù)個步驟,比如把玩具裝進玩具箱里,把書放到書架上擺整齊,等等,孩子才會確切地理解你的要求。另外,父母應該給孩子做示范,回答他所有的疑問直到他能夠獨立完成。父母的耐心是非常重要的,即使孩子忘記了某個步驟,也不要批評他,高高興興地提醒他,直到他記住為止。
4.拋棄完美主義。對孩子來說,積極地參與比結(jié)果更重要。如果孩子洗襪子不夠干凈,擦桌子不夠亮,不要批評他,以免傷害他的自尊,降低他與人合作的意愿。
5.給孩子提供合適的工具。不要給孩子一把比他還高的掃帚。
6.給孩子做個好榜樣。父母千萬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抱怨做家務的繁瑣和無聊,這會給孩子傳達一個信息——做家務是一件非??膳碌氖隆8改笐M量讓孩子認識到,幫助大人盡快做完這些事就可以留出更多的時間陪他一起玩。
7.不要強迫孩子。不要采用強迫的方式,給孩子留一個緩和的過程或一點余地。比如:“我可以讓你玩10分鐘,10分鐘一到,你必須立刻去收拾你的書桌?!?/p>
8.提供獎勵。表揚和獎勵會對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帶來極大的幫助,給孩子制訂一個合理的計劃:把他所要完成的任務的每一步驟繪制成一張圖表,每當他順利完成其中的一個步驟,就獎勵他一顆小紅星。當他順利地完成整項任務,獎勵他一件他所希望得到的合理的獎品。
9.合理安排所有任務。對孩子來說,重復做某件事會讓他感到乏味,所以應該不斷地變換任務內(nèi)容,但絕不要打破傳統(tǒng)的習慣分工,例如可以讓男孩子拖廚房的地,而讓女孩子做一些需要細心的工作。
10.給孩子發(fā)展的空間。一旦孩子掌握了之前交給他的家務,就應該給他提出更高的要求,擴大他的勞動范圍。比如,如果他已經(jīng)可以熟練地完成洗衣前的衣服分類工作,那在你的指導下,就應該讓他學習如何使用洗衣機了。
(段洪)
資訊
中小學校園足球教科書
將于今秋進入校園
記者日前從人民教育出版社獲悉,由人教社組織編寫完成的《中小學校園足球用書》將于今年秋季正式進入全國中小學校園。
據(jù)介紹,該套叢書由課程教學專家、足球教育專家及一線體育教師共同編寫完成。叢書分為學生用書和教師用書,涵蓋了小學、中學、高中階段,根據(jù)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身心特點,介紹足球運動文化和技戰(zhàn)術學練方法。記者看到,在“熟悉球性”章節(jié),三至四年級學生學習揉球、踩球、腳背正面顛球等基本技能,五至六年級學生則學習多種部位顛球等相對復雜的技能。
“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學習,這套叢書用真人圖片對技術動作進行分解示范,首次采用3D圖像技術展示戰(zhàn)術運行過程,還開創(chuàng)性地使用二維碼技術動作視頻?!比私躺缈偩庉嬳f志榕介紹說,在每個技術介紹標題旁邊都有一個二維碼,用手機掃一掃就可以獲得相應的技術真人教學視頻。
記者還了解到,為了更好地在一線教學中檢驗和完善這套叢書,人教社在全國范圍內(nèi)遴選了山東淄博、山西太原等13個示范區(qū),新疆烏魯木齊第五小學、大連市第八中學等20所示范校進行了科研課題的合作研究。
重點高校可降分
錄取農(nóng)村貧困地區(qū)定向生
日前,教育部發(fā)布了《關于做好2015年重點高校招收農(nóng)村學生工作的通知》,今年,部屬高校、地方“211工程”高校將定向招收5萬名農(nóng)村貧困地區(qū)學生,在征集志愿不足計劃人數(shù)時,可適當降分錄取。實施區(qū)域為832個貧困縣以及重點高校錄取比例相對較低的河南、甘肅等10省區(qū)。高校將通過選派專家到當?shù)乜己嘶蚓W(wǎng)絡遠程視頻面試的方式,嚴格把關。
(李小娟)
【編輯: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