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穎
(南通市中醫(yī)院,江蘇226001)
前列地爾聯(lián)合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慢性乙型肝炎高膽紅素血癥療效觀察
吳 穎
(南通市中醫(yī)院,江蘇226001)
目的探討前列地爾聯(lián)合還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治療慢性乙型肝炎高膽紅素血癥的療效。方法選取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門診和住院慢性乙型肝炎高膽紅素血癥患者40例,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0例。治療組采用前列地爾聯(lián)合還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進行治療,對照組單用還原型谷胱甘肽進行治療。對比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黃疸消退情況及血清總膽紅素(TBIL)、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LT)、天門冬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ST)水平的變化。結(jié)果治療組總有效率(85.00%)明顯高于對照組(65.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ALT、AST、TBIL水平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且治療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前列地爾聯(lián)合還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有明顯降酶、退黃療效,可以明顯改善臨床癥狀,且未發(fā)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
前列地爾;谷胱甘肽;肝炎,乙型,慢性;高膽紅素血癥;治療結(jié)果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慢性乙型肝炎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傳染病[1]。我國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流行區(qū),2006年全國人群乙型肝炎血清學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一般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流行率為7.18%[2]。因此,對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極其重要。大多數(sh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膽紅素能維持在正常范圍內(nèi),膽紅素是由人體紅細胞衰老破裂后釋放的血紅蛋白進入肝臟,分化為構成總膽紅素(TBIL)的直接膽紅素與間接膽紅素[3]。慢性乙型肝炎病變過程中如出現(xiàn)高膽紅素血癥,多提示病情持續(xù)進展或反復活動,肝細胞大量破壞所致,如短期內(nèi)出現(xiàn)轉(zhuǎn)氨酶降低,膽紅素升高,多提示肝功能衰竭,血清TBIL>171 μmol/L,稱為高膽紅素血癥[4],故積極有效的保肝退黃治療極其重要,患者常需要住院治療。作者對本院收治的20例慢性乙型肝炎高膽紅素血癥患者采用前列地爾聯(lián)合還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治療,取得較好臨床治療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門診和住院慢性乙型肝炎高膽紅素血癥患者40例,均符合2010年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和感染病學分會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的診斷標準[5],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0例。治療組中男10例、女10例,平均年齡(37.2±6.5)歲;病情輕度9例,中度11例。對照組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齡(37.6±6.8)歲;病情輕度10例,中度1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治療組采用前列地爾(北京泰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號:3B035A)10 μg聯(lián)合還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Laboratorio Farmaceutico C.T.S.R.L.,批號:2435)1.8 g靜脈滴注,每天1次,治療1個月;對照組單用還原型谷胱甘肽1.8 g靜脈滴注,每天1次,治療1個月。
1.2.2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黃疸消退情況及血清TBIL、血清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LT)、天門冬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ST)水平的變化。
1.2.3 療效判定 顯效:黃疸完全消退,ALT、AST、TBIL降至正常,乏力、食欲減退等癥狀消失;有效:黃疸明顯消退,ALT、AST、TBIL較治療前下降幅度達50%以上,乏力、納差等癥狀緩解;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治療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n(%)]
2.2 兩組患者肝功能標志物水平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ALT、AST、TBIL水平較治療前均明顯降低,且治療組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肝功能標志物水平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肝功能標志物水平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aP<0.05。
組別治療組n ALT(mmol/L)AST(mmol/L) TBIL(μmol/L)對照組時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20 20 20 20 170.32±70.15 40.24±10.52ab168.55±71.35 60.14±20.36a165.31±65.10 35.12±10.32ab163.45±70.21 55.13±18.35a180.68±25.15 18.80±3.43ab183.45±23.79 40.30±4.93a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治療組在治療過程中有2例出現(xiàn)靜脈滴注處疼痛,經(jīng)減慢靜脈滴注速度緩解。對照組在治療過程中未出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種臨床上十分常見的傳染性疾病,具有流行范圍廣、發(fā)病率高、難以根治等特點。在慢性乙型肝炎的自然病程中,常出現(xiàn)乏力、食欲減退,皮膚鞏膜黃染,轉(zhuǎn)氨酶、血清膽紅素明顯升高,主要是由于病情持續(xù)進展或反復活動,使肝細胞大量破壞所致。如短期內(nèi)出現(xiàn)轉(zhuǎn)氨酶下降、膽紅素急劇升高,多提示病情惡化,有肝功能衰竭趨勢,預后不良,治療費用高;患者以“重度黃疸、黃疸持續(xù)時間長、住院費用較高”為特征[6]。因此,對于慢性乙型肝炎出現(xiàn)膽紅素升高需引起足夠重視,應盡快恢復肝功能,控制膽紅素升高,避免出現(xiàn)肝功能衰竭的可能。谷胱甘肽是一種人體內(nèi)源性活性物質(zhì),主要分布于人體肝腎細胞和紅細胞,其中還原型谷胱甘肽和氧化型谷胱甘肽的比值是反映組織抗氧化能力的重要指標,其中起主要抗氧化作用的是還原型谷胱甘肽[7]。還原型谷胱甘肽可以提供大量活性巰基,或在酶催化作用下,還原型谷胱甘肽可以直接結(jié)合自由基,從而有利于肝細胞功能的保護和恢復[8]。故使用還原型谷胱甘肽可以很好地對抗氧自由基,保護肝細胞,降低肝臟損傷的范圍和程度,同時促進肝功能的恢復,從而恢復膽紅素在肝臟內(nèi)的轉(zhuǎn)化代謝功能,降低血液中膽紅素水平。而在臨床工作中,有時會發(fā)現(xiàn),單用還原型谷胱甘肽進行治療,膽紅素消退較為緩慢,甚至部分患者仍會繼續(xù)進展,因此,臨床上常加用前列地爾促進患者病情的迅速恢復,有研究指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細胞對膽紅素的攝取、轉(zhuǎn)化、排泄功能減退,易導致肝臟微循環(huán)障礙,臨床表現(xiàn)為黃疸,其嚴重程度與循環(huán)障礙呈正相關[9]。因此,在還原型谷胱甘肽的基礎上加用前列地爾可以起到協(xié)調(diào)促進作用。前列地爾不僅對肝細胞具有保護作用,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可使肝、膽囊血管擴張,改善肝膽微循環(huán),增加血流量,而且還可促進肝細胞再生,調(diào)節(jié)肝臟代謝,促進肝細胞的修復,減輕炎癥及水腫,阻止肝細胞壞死,促進蛋白質(zhì)合成,阻止膽紅素升高[10]。由此可知,前列地爾注射液和還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聯(lián)合使用治療慢性乙型肝炎高膽紅素血癥具有良好的藥理基礎。
本研究結(jié)果證實,前列地爾注射液聯(lián)合還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有效率達85.00%,較單用還原型谷胱甘肽療效顯著,充分提示前列地爾注射液和還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聯(lián)合使用治療慢性乙型肝炎高膽紅素血癥具有較好的臨床療效,可以更好地改善癥狀,具有利膽退黃及促進肝功能恢復的作用,值得臨床使用。但本研究病例數(shù)量有限,仍需進一步擴大樣本量進行臨床驗證。
[1]張美珠,王見義,楊將領,等.恩替卡韋聯(lián)合疏肝健脾益腎法治療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Meta分析[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5,11(2):111-112.
[2]陸石俊.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中醫(yī)外治法研究進展[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4,33(29):78-79.
[3]蔡森,王凱,韓利巖,等.慢性乙型肝炎高膽紅素血癥患者氧化損傷的研究[J].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志,2010,24(2):131-133.
[4]汪慧蘭,侯光華,胡啟江,等.前列地爾注射液治療病毒性肝炎高膽紅素血癥的臨床療效分析[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4,43(11):1287-1289.
[5]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國醫(y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1,19(1):881-883.
[6]楊滌,郜桂菊,魏凱,等.淤膽型肝炎的臨床特征分析[J/OL].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1,5(24):7423-7424.
[7]孫元玨,祁偉祥,姚陽.還原型谷胱甘肽與腫瘤化療相關性肝損傷的防治[J].中國腫瘤,2015,24(1):57-63.
[8]周虹.還原型谷胱甘肽聯(lián)合促肝細胞生長素治療慢性重型肝炎的療效研究[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30):53-54.
[9]朱金照,張九妹,王艷麗,等.腺苷蛋氨酸與前列地爾聯(lián)合治療肝衰竭高膽紅素血癥療效觀察[J/OL].中國肝臟病雜志:電子版,2010,2(3):12-14.
[10]羅曉強.前列腺素E1治療肝硬化的療效觀察[J].吉林醫(yī)學,2013,34(21):4290.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4.041
:B
:1009-5519(2015)14-2193-02
2015-04-23)
吳穎(1980-),男,江蘇南通人,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消化內(nèi)科臨床工作;E-mail:wy0513nt@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