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亞洪
離上次看喀納斯湖整七年時間了,離最近的一次看洱海也有五年時間了。七年時間里我只看過兩個遠方的湖,一個在新疆,一個在云南。實際上我還看過一次洞庭湖、兩次太湖、數次西湖,它們算不上真正的遠方的湖泊。這次,我要去青海湖,再次走到中國的西北部。比起北疆的喀納斯湖,青海湖是離得比較近的,從地圖上看湖,它像一只長尾巴的松鼠安靜地伏歇在青海省,腦袋朝著西寧。它是一個高原咸水湖,因為它高,與青藏高原的湖泊等同,因為它咸,就有了海洋的脾氣。我從南方炎熱的夏季來想象青海湖的寒冷,關于青海湖聽聞到最多的是七月盛開的油菜花,其次是環(huán)青海湖自行車賽,然后是青海國際詩歌節(jié),它們代替了廣闊的草原和牧場。去青海前,那邊的朋友說,你現在來的不是時候,油菜花開敗了,鳥島上的鳥都南飛了,——湖還在的吧?我心
里這樣說。在青海湖即使看不成油菜花和鳥,只要水在,湖在,青海就在了。
從上海到銀川
凌晨五點,窗外的一聲鳥叫將我從睡眠中喚醒,我只是躺著,一架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起飛的飛機從外面飛過,低沉的引擎聲與鳥鳴聲混雜在一起,鳥鳴聲沒有成為一種野外的體驗。墻壁上出現月白色的光,推開窗,草地上太陽正冉冉上升,平時我想看日出都沒有看成,無意中竟然在上??吹搅?。太陽決定了人間的一切。昨天夜里下過雨,有人說,可地面看不出潮濕的痕跡。七點二十五分我將乘坐一架飛機飛往銀川。六點零五分從酒店出發(fā),六點十二分到達機場,春秋航空公司辦理登記手續(xù)的人非常多,這家航空公司的航班大多在早時段起飛,三十多分鐘后才輪到我辦理。安檢后,拿著登機牌乘坐機場大巴趕到飛機上,離飛機起飛的時間只剩下了十多分鐘。旅客陸續(xù)進來,他們很安靜,他們在我前面和后面的位置上坐好,只剩下前面幾排空著,沒過多久,空著的座位也坐滿了人。由于受航空管制,到起飛時間飛機仍停在原位置上,等待起飛指令,空姐在廣播里解釋飛機不能起飛的原因并向大家道歉,旅客很安靜,似乎都能接受,其實他們心里有種緊張感,這種緊張感被安靜壓抑著,大家的不出聲反而制造出更大的不安來。我希望有點聲音出來,哪怕小孩的哭鬧聲也好,以表達所有人的情緒。飛機在跑道上等了三十多分鐘后開始滑行,速度很慢,感覺不出機身在動,經過長時間的滑行,突然加速,機頭朝上,一股向后的力量將人往座椅靠背上推去,這是一段令人窒息的時間,我的心提了起來,飛機繼續(xù)加速,像一個起跳的人一頭沖上了天空,平穩(wěn)地行駛在高空,機艙里才發(fā)出聲音,大家開始掏東西吃、喝水。飛機朝西北方向飛去。從上海到銀川一千六百公里,飛行三個小時,整個飛行過程太安靜了,飛機臨行降落的時候,從窗口看下去,地下是西北延綿不斷的荒涼地,少數田野點綴其中,飛機飛過幾列山脈,這些山脈從高空中看起來,幾乎與從 Google地圖里搜索出來的衛(wèi)星地形一模一樣,光禿禿的山起伏,看不見綠樹綠草。飛機下方出現了一個弧線的大河灣,黃河!渾濁的、赤銅顏色的黃河!黃河兩邊出現了良田,“塞上江南”銀川近了。
清真寺
鼓樓街。鼓樓北街,鼓樓南街,兩條南北走向的大街,中央一塊是鼓樓,正用網紗圍起來在維修,于是去了東面的玉皇閣。下飛機進銀川市區(qū)看見的第一座建筑是南關清真寺,然后是玉皇閣,再是鼓樓,而現在的路線倒過來,從鼓樓北街出來,見鼓樓、玉皇閣,再是清真寺。我與銀川告別的那個早晨,特意起了個大早,與它們一一作別,拍下晨陽中的玉皇閣和清真寺,才離去。我之與穆斯林的清真寺有好感,緣起于新疆烏魯木齊市區(qū)所見的清真寺,我拍完了在烏市所能見到的大大小小幾十座大寺,又去了維吾爾人居住地,回家后我把一張非常漂亮的白大清真寺照片掛在書房里,可以這么說,新疆是我寫作的總起源,一個是清真寺,另一個是喀納斯湖。這次來銀川,首先找清真寺。在玉皇閣南街上有一座新華清真寺,綠頂、天穹式建筑,每個頂從上到下排列三個圓球,頂端是一輪新月,象征伊斯蘭教。清真寺外圍墻開出了吳忠羊雜碎專賣店、穆斯林用品店、牛肉拉面店。正值晌禮完畢,從清真寺里出來戴白帽的穆斯林信徒,有人跨上自行車,有人騎著電瓶車,臉上一副放松的模樣,他們互相之間很少說話閑聊,禮畢之后,各自回去,等待下一個禮拜時辰脯禮。南關清真寺在新華清真寺隔壁,這是一個對外開放的大寺,所以我們有機會進入寺內,藍色地毯,垂直門窗,正午的光從外面射入,照在寺里的地毯上,一位跛腳的穆斯林老者在打掃,一位穿紅衣服的青年人跪在地毯上做禮拜。我向老者打聽寧夏清真寺,我原本想去同心縣的同心寺,他卻告訴我一座叫納家戶的清真寺,他的回族口音普通話聽起來有點難懂,他指著地圖上叫永寧縣的地方說,納(nǎ)家戶,納家戶,跛腳老人踮起了的腳,斜著身子朝我手里的地圖看過來,他說得非常堅決。一個叫納家戶的清真寺就這樣走進了我的視線里。在離銀川市區(qū)二十多公里的永寧縣,有一座建于明朝嘉靖年間的清真寺,距今有四百七十年的歷史,它的主人姓納,源于元初一門貴族。清真寺最有代表性的邦克樓,非常漢化的建筑風格,扎實的拱形大門,講究雕梁畫棟,屋檐上翹,典型的皇宮式建筑,只不過使用穆斯林喜愛的綠顏色琉璃瓦和藍顏色陪襯,準確地說應該是綠顏色壓著藍顏色,而在他們的經文里則全部用金黃色以示莊嚴、神圣。在禮拜大殿的一張桌子上放著兩本《古蘭經》,其中一本是漢譯本,一本是伊斯蘭語,漢譯本為紅顏色,伊斯蘭語本為綠顏色,在一個宗教極其嚴厲的國度里,顏色就有其象征意味?!豆盘m經》就這樣放在桌子上,與外面盛大的正午陽光比起來,桌子是昏暗的,低沉的,有人在旁邊低語道,不能碰!在他們看來,《古蘭經》是神圣的,它在做禮拜的時候尤其神圣,禮畢后依然神圣,不容得他人用手去碰觸,他們在禮拜前要凈身,洗凈雙手。“清真寺內不得供奉任何雕像、畫像和供品,只有圍繞的柱廊,中心一個大拱頂,主要的墻要向著麥加的方向……指示穆斯林禮拜方向的。”圣城麥加的方向便是太陽西落的方向,所有的清真寺都朝東,當我走進大寺的時候,我是朝著太陽的方向,當我離開時,太陽落在了我身后。對單反者來說,拍清真寺最好的時間在早晨,下午時間則在太陽的折磨之下,尤其是西北高緯度地區(qū),太陽照得你無處躲藏,身上所有的污垢被陽光照出,會不由自主地產生膜拜的念頭。一位穿白長袖、白褲子的青年人引導我們走入寺里的文化學習室,學習室外墻上無不例外地貼著“計劃生育、男孩女孩都一樣”這樣的漢式標語,所不同的是伊斯蘭教規(guī)定男孩到一定年齡要行割禮,男人尊重女人在經期不行房事——這些都指向他們愛干凈的習俗,成為了宗教的出發(fā)點。學習室在大寺里相當于一個文化補習班,青年人給穆斯林上課,在教室前面的一塊黑板上用伊斯蘭文寫著“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小伙子用阿拉伯語念著,阿拉伯語聽起來多鼻音和塞擦音,羞澀、不自信,不像拉丁語,往前沖。在大寺里我多碰到剛做完禮拜或坐在回廊上等待禮拜的教徒,臉上沒有什么愿望,他們一生最大的愿望是在有生之年到麥加朝覲,但是這樣的宗教到了中東地區(qū)就很極端,搞汽車爆炸、核反應堆。他們將愿望壓抑著,像一株樹,善于隱藏陰影?八月十九日是穆斯林的開齋節(jié),在青海一帶是過年的節(jié)日,這一天(農歷初三)他們見到一彎新月升上空,我們已經在青海湖邊了。我在西寧的最后一晚九點去了玉帶橋清真寺,清真寺在白天過度的宏大使它看起來像位伸開雙臂的金剛巨人,夜晚清真寺點上燈后小巧玲瓏了,顯得典雅賦有氣質。宣禮塔里傳來呼喚教民來做禮拜,是一位婦人的聲音,有點含混,婦女宣禮聲讓整座清真寺
神秘起來,白袍子伊斯蘭徒紛紛朝寺里走去。離玉帶橋百余米的另一座西寧最大的東關清真寺也在召喚著它的信徒,它的綠色穹頂模仿了天堂的本質,讓人安心、寧靜。因為你的一日被一件事物所驅策著,去朝拜,一生。
西夏王陵
1044年西夏王元昊在河曲打敗遼軍。這是中學歷史教科書上對西夏王朝記錄的一句話,這是三十多年前我學歷史時記住的一個時間。一周前我抵達了西夏王陵,站在賀蘭山之東,3號陵墓前。正午的太陽將人逼得無處躲藏,前方五百多米遠,金字塔形狀(頂被削平)的陵墓被一長圈黃土坯所包圍,我每走一步都要付出高昂的代價,肌膚被高緯度的太陽紫外線所灼傷,地表冒出的熱氣直逼人臉。3號陵是 7級浮屠,在佛教里,浮屠的級數代表功德等級,塔身往上收縮,黏土上有多個洞窟,許多飛蟲進進出出,它們不知道這是千多年皇帝的陵墓。我也不知道飛蟲在陵墓上生活了多長時間,還有多少時間可以繼續(xù)存活。我索性轉到陵塔的后部,艾蒿生長,一條小路彎彎曲曲通向陵墓外頭,說明有人經常從這里走到外面去,到其它幾個陵墓。陵墓附近裝有鐵柵欄、攝像頭,現代儀器和古代陵墓荒謬地合為一體。西夏王陵上空是西北空軍某部戰(zhàn)斗機的必經之路,每隔數分鐘就有一架戰(zhàn)斗機低飛而過,巨大的轟鳴聲像炸彈一樣拋向陵墓,令我們躲閃不及。一個靜態(tài)的千年王陵,一個極具殺傷力的現代軍飛機,兩者在西北部短兵相接,博爾赫斯有詩歌:“巴勒莫下面。監(jiān)獄 \黃色的斷垣岸然俯瞰著 \郊野和荒漠?!边@句詩放在西夏王陵極合適?;赝飨耐趿晡髅娴馁R蘭山,群山浩蕩延綿數十公里,陵墓占盡王者之氣。西夏王朝只存在了一百八十九年,卻創(chuàng)造了奇跡般的文明,元昊仿造漢字創(chuàng)制了西夏文字,夏文形式異常蕪雜、筆畫繁多,每個字看上去像大地上長出來的一堆盛草,在王朝存在的一百八十九年里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西夏王陵的博物館里看見了石雕的元昊上半身像,面相如鬼(他小名嵬理),猙獰可怕,在一千多年前,這個崛起于草原上的少有的冷酷又冷靜的國王,建立了強大的西夏王國,而我看的則是他曾經統(tǒng)治過的土地(興慶府,即現在的銀川)和安息的陵墓。元昊沉湎女色,奪子之妻,憤怒的兒子削去了父親的鼻子后元昊流血過度而死,元昊的兒子驚詐與兒媳暗渡陳倉,草原上的梟雄被他的性欲所吞滅;他和他的后代帝王在大漠上留下來直指蒼穹的九座陵墓,何嘗不是男根的隱喻呢?“我曾是那么多不同的人,但從來不是那個 \環(huán)抱著倒下的瑪蒂爾德·烏爾巴赫的人?!保ú柡账埂逗绽死氐幕诤蕖罚?/p>
夜火車
我要去坐夜火車。我將從黃河北岸一個叫中衛(wèi)的市出發(fā),去往青海。你聽說過中衛(wèi)嗎?那你一定聽說過寧夏枸杞吧。天下枸杞寧夏有名,而中衛(wèi)枸杞著稱寧夏。八月秋風起,中衛(wèi)滿大街賣枸杞,紅顏色的枸杞裝進籮筐里,像是取自秋天的小火把。我買的火車票在中衛(wèi)火車站上車。一個設立不久的地級市,火車站位于在鼓樓北街的正北方向,中衛(wèi)就像是縮小版的銀川,有鼓樓,有高廟,有香山公園,周末人們在公園里聽戲、喂鴿子,他們絲毫不在意有人從南方千里迢迢來到中衛(wèi),除了看黃河、騰格里沙漠外,乘夜火車是一次重大的經歷?;疖?,是一種容易進入詩歌里的事物。1994年我頭一次坐上火車,2008年第一次坐動車,2010年在動車上朗誦過它,直到有一天兩列動車相撞,朗誦便慢了下來,火車也跟著把速度一降再降。每年我坐兩三趟火車,均來往于上海和樂清之間,我沒有坐過一趟其它的火車,我甚至不知道乘坐綠皮火車 \紅黃相間火車是怎么一種體驗,它們有時在我乘坐的動車對面慢騰騰地駛離月臺,或者停在火車站不走。但我依然歌唱火車,我歌唱夜火車,一節(jié)從黑夜里開出、一路西行后到達另一座陌生城市的火車。T175次列車。從北京西開出,終點站西寧。中衛(wèi)到西寧共有五百三十四公里,火車一點十九分從中衛(wèi)開出,九點十分到達西寧。夜晚十一點我們來到中衛(wèi)火車站,離火車開出時間還有兩個多小時,候車大廳里稀稀拉拉坐了旅客,比白天來的時候少了許多,也安靜了許多,有人躺在座椅上睡著了。檢票口掛出開往成都的火車,掛出開往蘭州的火車,還沒有看見開往西寧西的公告。十二點多,一行小字從電子公告欄上爬出:T175次列車晚點一百分鐘。我們在中衛(wèi)要等到凌晨三時許才可以上車,這個時間不定準確,公告沒有說火車何時到站,有可能超過一百分鐘!一列夜火車,它已經很慢了,晚點了多個時辰,到達下一個車站只有更慢。夜深,火車候車大廳里奇冷,翻開帶在身邊的《瓦爾登湖》,讀了幾頁,想著再過幾十個小時就可以見到青海湖了。一行小字再次爬出:T175次列車將在三點二十五分到達中衛(wèi)。我在中衛(wèi)將多停留兩個小時,大廳里沒人抱怨,好像大家都習慣了,在西北乘夜火車跟南方人白天坐大巴一樣,半夜里火車站依然人群涌動,喇叭里漸次響起播音員的聲音,每到一列火車進站時,檢票口塞滿了人。去成都方向的人最多,他們扛著大袋小袋的包裹,通過閘機口,走掉。候車室里少了許多,剩下一批去蘭州和西寧。三點十分,廣播通知去西寧西的火車將到站,我們排隊在檢票口等候?;疖嚾c半光景到達,過地下通道,再翻到路面上來,拖著沉重的行李,走在漆黑寒冷的月臺上,朝十一號車廂走去。夜火車真長?。∥易咴谝沟纳钏畢^(qū)里,遲遲找不到十一號車廂。從八號車廂翻了上來,這是一節(jié)硬臥鋪車廂,里面黑咕隆咚的,每列臥鋪分上、中、下三層,每層睡滿了人,我找到自己的臥鋪,對面已經有人了,我不知道是男是女,我與誰同在一節(jié)車廂里,妻和孩子在另外的車廂。黑暗中一位中年男子坐起來說話,他操著廣東口音,對晚點火車很有意見。在西北,地域廣闊,時間也拉長了,晚點兩個小時不算什么。我與香港仁兄聊了一會兒,睡著了。醒來時,他已不知去向。我是在對面一位早起的人吃方便面聲音中醒來的,閉著眼,他們的說話聲一一從耳朵里傳過來,濃重的北方口音,大約
是幾位結對游玩的大學生,他們睡在一個臥鋪里,我是他們的陌生人,他們不知道同一個臥鋪里的陌生人是誰,他要到哪里去,這個問題擺在大學生面前有點可笑,他們只顧著聊天、刷牙、吃飯。我繼續(xù)躺著,說話聲低了下去,火車向前跑,哐當——哐當,——哐當——哐當。
塔爾寺
我不能接近塔爾寺。塔爾寺擁擠的游客隔絕了我去大金瓦殿的路。來塔爾寺之前對它有諸多期待,朋友告訴我青海有座藏傳佛教圣地塔爾寺。在一張青海省地圖上我找到了位于西寧南面的金黃色寺院,在它周圍分布著大大小小上百座有名字的寺院,我在青海的三天時間里只能去向一座,塔爾寺。那天去湟源的路上看見了一座藏傳佛教寺院,這是我第一次看見大寺,金黃色的大屋頂,紅色墻壁,雨水削弱了屋頂的金黃色,如果天晴,黃金的本質顯露無遺。我是在一個天陰的午后到達塔爾寺,從一長溜轉經筒進入寺院,這是個出口的方向,游客從寺里出來用手推動著轉經筒,轉經筒往前轉,他們也緩慢移動腳步,我逆著行人的方向,從結束的地方開始。從一開始我就錯了,我的不能接近塔爾寺從我進入的那一刻起就發(fā)生了。我走到廣場上,八個白色如意塔成一字形排開,這是最具有藏傳佛教意味的建筑,工人們站在如意塔上重新給它們一一油漆上,八個如意塔有一個油漆完工了,塔格外的新,可我不喜歡新,我喜歡暗的、舊的,煥然一新的塔給人假的印象,但是人們多么渴望新,塔爾寺也不例外。穿過疊滿磚塊的廣場(這里是個大工地,說明塔爾寺原先多么陳舊,游客來得太多了,把老的廣場踏得沉陷下去了),出了城門,再重新從大門入。這番頗費周折的進入,使得我對塔爾寺失去了耐心,無疑,城墻以及城墻上的雕刻完全是新的,塔爾寺經過全新包裝后向游人推出。無數游客小金瓦殿(護法神殿)、大經堂、彌勒殿、釋迦殿、依詁殿、文殊菩薩殿、大拉讓宮(吉祥宮),四大經院(顯宗經院、密宗經院、醫(yī)明經院、十輪經院)和酥油花院、跳神舞院、活佛府邸里進進出出,他們進去的時候里面鬧哄哄的,一個或更多個導游在講解,有時一個導游剛開口,另一個導游帶領一群游客沖進來,同樣的講解從他的嘴巴里出來?!澳銈兛?,這是彌勒殿?!迸畬в瓮@樣開始,然后人往后一站。游客們到了一個殿里,先拜佛,往捐款箱里投幣,有人干脆將硬幣貼在了石碑上。我親眼看見幾名寺廟里的僧人拿了一條麻袋來收錢,他們當著游客的面,將箱子里的錢款往麻袋里倒,神情漠然。見佛,拜佛,點酥油燈,貼金,人們對佛的虔誠就這樣荒謬地被僧人的舉止瓦解掉。塔爾寺里的長壽殿和大金瓦殿是最擁擠的兩個殿,長壽殿為念長壽經而建,大金瓦殿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巴喀宗大師的誕生地,整個建筑為黃金和白銀砌成,用了黃金一千三百余兩,白銀萬兩,裹以數十層哈達,可是我根本接近不了,因為建筑被厚玻璃所籠罩,我只能從玻璃上一個很小的開口看過去,見到如書本大小的金頂。這就是高潮上的高潮——它用遮掩法掐斷了不該有的愿望,讓上面的那座神靈葆有神秘。從大金瓦殿里走出,一個寬敞的院子,“功德圓滿”四個字,對著它,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其實我什么也沒有看見,也沒有做過什么。從寺院里出來,我碰到一位磕長頭的中年男子,他個子很高,膝蓋上綁著護套,雙手戴著手套,先伸手轉動三個轉經筒,人跪下,臉貼到地面,再站起來,向前移動迅速摸到剩下一組里的三個筒,他時時往后面看有沒有人過來,有人來時他停下磕長頭讓路,他目光警惕,使得馬一樣的削瘦長臉疲憊不堪。
青海湖
西寧。北大街。南大街。東大街。西大街。同樣有座鼓樓位于街心,早上的天色異常陰沉,下起雨來,起先雨不大,氣溫下降得很快,讓人猝不及防,一個從氣溫高達三十五度南方地區(qū)來的人到了氣溫只有十多度的西北,對他來說,溫度的變化、海拔的升高影響思維,不能順暢地思考問題。車出西寧市,往湟源方向行駛,西南面四十公里路的日月山,海拔四千八百七十七米,日月亭海拔三千五百米,日月山和日月亭紀念文成公主,在亭子里有一塊石頭,稱回望石。外面太冷了,我們到亭里避避。上來了一批日本少女,她們穿得很少,嘰嘰咕咕地說著日語,一位日本少女張開好看的嘴巴對旁邊的另外一位說話,她說的日語極好聽,極溫柔,讓人聯想到日本女優(yōu),她們大約是說這天氣,說這寒冷的吧。在這么一個極冷的八月的秋天,在日月亭我碰到了日本少女,冷風到了她們嘴邊上成了一個性感的詞。風從山頂上吹來,冷!風是朝著山頂上的一個經幡吹起來的,將纏繞成金字塔形狀的經幡吹得呼啦直響,地面落滿了黑白紙符,這些紙符類似佛教中的冥紙。兩位穿紅衣袍的藏族僧人登上了一個小型祭壇,他們點燃火焰,日月山上的風好像著了魔一樣,將他們手中的火吹滅,經過多次熄滅和點燃,火燒起來了,煙從泥巴里冒出來,整個祭臺就有了宗教味,兇猛的風被驅趕走,寒冷的溫度也得到了緩解。一位僧人吹起了號,卜嗚——卜嗚——卜嗚,嗚——嗚——嗚。離開日月山,汽車沿著倒淌河邊的國道 109往西北方向行駛,路邊出現了油菜花地,在南方油菜花很常見,基本上清明后就凋謝了,而青海的油菜花剛過了高潮(七月中旬),湖南岸的油菜花還在盛開,多達幾十公頃,沿著國道線一路開過,絢爛之極,與天邊的藍銜接在一起。油菜花金黃色消失了,頭頂上厚重的云團漸漸成為飄泊的浮云,天邊的那一抹藍就是青海湖的藍!
汽車離開 109國道,沿著一條通往湖邊的沙路開下去,一座經幡塔搭建在砂石上,經幡的高度就是風的高度。經幡模仿了天空,紅、黃、白、綠、藍,五種顏色,中空,風和陽光從外到里通過,搭在大地的相對高度,經幡接通了大地和天際,它是寺院尖頂塔的臨時建筑,一群早來的游客沿著湖邊行走,有人干脆脫掉鞋子在湖里涉水。朝人少的地方走去,沿著湖邊一路走下去,不必回頭,不必問路,這樣一路的走,一路的看湖看水,藍綠的水舔著你裸露的腳丫,細黃的沙子摩擦著腳板,將身體交出去,給它們。一對母女在溪地上行走,她們穿著顏色相同的牛仔褲,戴著帽子,脖子里圍著圍巾,母女此刻經過我的眼前,必然走下去,沿著湖岸,她們又將行走的倒影投在了水里,一對真實和一對虛幻。大溪地堤岸上停著一輛豐田越野車,后備箱打開,一男一女站在車廂后面,女的踮腳摟住男人,頭靠在他身上,中國人平時矜持,到了陌生的地方,像青海湖,誘人的藍,誘人的水,他們做出親密的動作來。騎馬成為了一項常規(guī)的旅游項目,一位男騎手打馬向你奔來,停在你面前,問要不要騎。騎,成為青海湖畔的一個動詞,騎馬,騎自行車,使人與湖水貼近,與草原貼近,與天邊貼近。一個從來沒有騎過馬的漢人,騎上去慌手慌腳的,騎只能成為行走。放牧人騎上馬才自然,馬奔馳著,在遼闊的草地上。二郎劍,青海湖到這里成為藍色的延伸,藍變成藍綠,海面上空浮云飄散殆盡,只在天際堆積,天空看起來更加的藍,越接近青海湖,海水顏色越真實。湖中央建有中國海軍魚雷發(fā)射基地,二郎劍風景區(qū)圍繞著基地發(fā)展起來,其人工味就濃烈了,觀鳥臺、觀鹿園、觀海橋,西母像周圍游客熙攘,他們把青海湖當成了一個水上游樂場。我們離開二郎劍,汽車重新駛入 G109國道,一路沿青海湖邊開過去,這時候我不如剛見到青海湖那一刻的激動,一路的油菜花,似乎比來時更熱烈,云層在湖對岸的山頭聚集,寧靜得紋絲不動。我經常在家鄉(xiāng)臺風來時看到好云團,在青海湖只要天晴,就能看到。我一再地告誡自己不再下去了,但看見湖邊近水處有一所土坯房我忍不住叫司機停下,端著相機往湖邊跑,這段看上去短短的路,實際上足有一里遠,在海拔三千六百米的青海湖奔走更是要命,日頭正猛烈,我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腳步,從路中央一攤水跡中踩過去,離土坯房似乎近了許多,離青海湖也近了,土坯房里根本不住人,連只吃草的牛羊也看不見。土坯房是建在岸上的,從岸上到湖邊還有段高坡距離,我只得放棄近水計劃。我在青海湖邊過度地奔跑,為二十號在拉雞山高原反應埋下了伏筆。那天從西寧出發(fā),經湟中往南面,開上了一條漫長的盤旋山路,地勢漸漸升高,中途,一個山坡上安扎著白色帳篷,黑色牦牛在吃草,旁邊一條下切的河流,河里沒有一滴水,這是干枯季節(jié),從河流下切的形狀可以想象河水暴漲后形成的巨大沖擊力??墒俏覍λ鼈円呀洸桓信d趣了,我的不感興趣是來自劇烈的高壓反應,人變得遲鈍,連相機也懶得拿起來了。我慢慢地走,慢慢地從山坡上走回來。一位戴著鴨舌帽的牧羊女坐在山坡的陰暗處,她的衣服與山坡顏色相似,除了雪白的綿羊,幾乎看不見牧羊女。路邊停下一輛汽車,一位小女孩興奮地往山坡上跑,去追趕綿羊。她的紅色的褲子耀眼地映入我的眼簾,而我只能站在下面看,小女孩的肺比我好,她為了追到綿羊而吸進更少的氧氣。一只鷹飛起,從綿羊上空掠過,它的起飛為了抓吃到一只綿羊,它的肺依然比我的好。我羨慕起小女孩和老鷹的肺來。汽車繼續(xù)往山上盤旋,在一個通往貴德縣的三岔口停下來不走了,山谷對面是海拔四千四百六十九米的拉雞山。路旁擺著小攤,藏人在賣牦牛奶,我買了一碗,在冰冷的牦牛奶加了點白糖喝下去,仍舊寒冷。我?guī)е贿m身體下了山,在路邊一個小店里歇腳。喝上一小杯青稞酒,吃下帶辣的菜,整個身體才活了過來。我們在路邊小吃店足足吃了一個小時,店主人家做菜做得很慢,十幾分鐘才端出一盤菜來,在這十幾分鐘里我的身體從高原回到了平地,如同這下到胃里的青稞酒。
第二日,八月十九日,在西海鎮(zhèn)吃過中飯,車往湖西北開,過金銀灘草原,綿羊成群,在草地上安靜地吃草,在沙島停留。青海西北部多沙化,在南面往北方眺望,湖水上部露出的黃沙部分就是沙島。沙島的青海湖成為游人戲水的一個世俗的湖泊,許多越野車停在沙山上,一家人涉水到湖泊中央的一個干地上,停坐在水中喝茶吃東西。一大群小孩在湖里游泳,一個大人將一個小孩倒提起來,小孩嚇得連哭帶笑。在他們的嘻哈聲中,我獨自坐在湖邊,撐開雨傘將紫外線擋在外面。沙島的青海湖與南方的湖泊無異,它接受世俗與塵埃,人們在水里快樂地游玩,洗掉齷齪,回去后會有多日的輕松。會有多長時間呢?
我不知道。我的不知道與我沒有在青海湖里洗過身體有關,或許是與我著急離開沙島去往另一片“純潔”的湖水有關。不管怎樣,我離開了。車過共和縣,走了幾十公里的路才看見路邊一排住人的房舍,異常簡陋,屋頂上用毛氈蓋著,幾輛私家車從馬路上行駛過。在一個叫湖東羊場的地方下了車,我,妻子和女兒,準備在青海湖看一場日落。我們背著包,在馬路上走。在青海湖兩天了,這是第一次漫無目的地走,幾個騎車族看見我們走路,慢下來友好地向我們招呼,我們也報以微笑。人與人之間,因為同一個目標而變得近了。青海湖在左手。我們時不時地向它靠擾,馬路和湖泊有草坡相隔百余米,我們走近它,去拍水,拍云在湖中的倒影,再重回到馬路上。下車的時候才四點多,預計八點太陽下山,還有四個小時。一只鳥停落在木樁上,我接近它,它亦不飛走,在木樁下面的水草上停留著另外兩只鳥,它們對人類絲毫沒有防范。草地上除了一頂蒙古包營帳和幾匹馬外,再也沒有游客了,這是個拍日落的好地方。主人拆下帳篷離開,因為太陽很快落山了,一天就要結束,他們得趕在日落前回家。我抬頭看了看太陽,總算下去了一點,可依然毒辣。一位少年打馬向我們跑來,在前面勒住馬,少年得知我們不騎馬時稍稍有點失望,自顧自地表演起馬術來,得得得打馬騎行。這是一個快活的少年,年僅十四歲,他的臉被太陽曬成黑炭,看上去幾近成人,但他的笑聲充滿了孩子氣。他騎馬向湖邊跑去,到了水里干脆脫掉衣服光著身子,馬載著小主人在湖里行走。落日從七點五十三分開始,一點點地往下墜,光線好起來,不那么毒人,我坐在湖邊,湖水在我伸手可及的地方,耳畔呼地安靜下來,湖在海拔三千六百二十米的高空,它的安靜讓人局促不安,是一種緊張的安靜,公路上對開來兩輛載重汽車,在山谷間劇烈摩擦造成了飛機引擎鳴響效果。汽車巨大的轟鳴聲與湖的安靜到形成強烈對比,汽車開走后,四周重新恢復到原先的安靜。八點零五太陽西落,天黑得很快,剛剛還留著陽光溫暖的草地在我們眼前消失。
青海湖,一個藍色的詞,從此進入了漆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