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麗
摘要:初中體育教學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養(yǎng)成,發(fā)揮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向學生灌輸終身體育意識是最佳的階段。初中時期是義務教育的最后階段,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養(yǎng)成起著決定性作用。所以,體育教師應充分注意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鑒于此,闡述了終身體育意識的重要性,并著重介紹了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 終身體育意識 策略
隨著在教育過程中對素質教育的重視,對學生的體育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更加注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有利于學生的心智健康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可以讓學生即便是離開學校步入社會之后,仍能主動自覺地參加體育鍛煉,保證自己擁有健康的體魄。由此可見,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進行探索,其現(xiàn)實意義尤為重大。
一、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意義
1.初中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重要階段
在現(xiàn)代社會中,人們越來越重視人才的作用。學校、家長對學生的要求也日趨提高,初中學生學習任務十分繁重,承受著沉重的身心壓力,所以健康的身體對于學生的成長和學習均至關重要。如果身體健康狀況不理想,很難完成學習的任務,甚至影響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初中階段是學生形成價值觀的重要階段,因而此時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有助于學生形成積極的價值觀。同時,初中生處于青春期,好奇心重,容易對體育產生學習興趣。大多數(shù)學生在初中階段發(fā)育較快,這時的鍛煉對學生的生長發(fā)育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因此,該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重要作用。
2.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許多初中學生對體育課的積極性不高,因為他們缺乏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學生需要有體育意識,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是初中體育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使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
3.實現(xiàn)全民終身體育運動的基礎
在初中階段,學生的選擇更具有自發(fā)的意識,因此容易形成與自己身體健康狀況相適應的體育運動習慣。而初中階段是義務教育階段,基本上每個人都會經歷這個階段,所以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有利于實現(xiàn)全民終身體育運動的目標。只有不斷地注意引導學生培養(yǎng)終身體育意識,讓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運動當中,最終才能實現(xiàn)全民健身的目的。
二、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有效措施
1.教師自身要提高對體育的認識
在原來的教學過程中,許多初中的體育教師對體育的教學認識不夠,過多的重視學生的基本知識扎實與否,更加強調學生掌握基本技術及技能,對于體育的技術方面看得很重,把體育當成競技項目,忽視了它愉悅身心的功能,對學生對體育的認識產生誤導,不利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新課標明確提出社會的發(fā)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因而體育學科的地位得以提升。所以,體育教師要改變過去重視基本技能的教學方法,充分體會“快樂教育”的內涵,使體育教育的功能得以充分地發(fā)揮,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并引導學生將自身對體育的興趣轉化為終身體育的意識。只有重新認識體育教學的目的和內涵,創(chuàng)新及優(yōu)化教學思想和方法,以全新的教學理念投入到體育教學當中,才能積極引導學生,幫助學生逐漸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
2.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有重要的作用。當學生對體育課產生興趣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享受體育帶來的愉悅,這樣才能從內心深處把體育當作自己喜歡的運動方式,并且達到終身體育的目的。對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yǎng),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1)豐富課堂內容,組織豐富的教學活動。初中階段體育的教學目的就是為了使學生的體質得到增強,能夠對基本的體育知識有所了解,掌握運動的技巧,這樣在離開校園之后仍能憑借自己的體育知識做適合自己的體育活動。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條件,設置合理的教學內容,在課堂中加一些有趣的、健身性的體育活動,尤其是在室外更應組織一些有趣的教學活動,使初中生能夠充分發(fā)揮他們活潑好動的性格,以及喜歡新鮮事物的特點,這讓教學與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活動,從而對體育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2)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中。以往的教學方式過于死板,教學方式單一,教師多是在室內講理論,室外進行訓練,每個學生的能力存在較大差異,許多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要想引導學生對體育產生興趣,就要讓學生對體育的學習由被動變?yōu)橹鲃樱寣W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教學中。教師在室內講授理論部分時,應注意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充分結合教師講授的內容與學生主動學習的內容,讓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得到發(fā)揮,這樣學生才能參與到學習當中,從理論上學習到體育知識。在課外活動中,對學生的耐力提出了考驗,尤其是在夏天或者冬天,學生往往不愿意忍受惡劣的天氣條件,此時對體育的興趣更低。這時教師應發(fā)揮其引導作用,想一些有趣的活動使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如長跑,教師要將主要的動作和需要注意的內容告訴學生,以示范等多種方法讓學生充分掌握要領,然后讓學生練習,可以采取接力等多種形式,這樣可以增強趣味性,使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其中。
(3)對傳統(tǒng)的評價體系予以改革。我國的教育是應試教育體系,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也是如此,多是通過考試為學生打一個分數(shù),根據(jù)分數(shù)的多少判斷學生的體育學習。這樣的方式無疑存在很大的弊端,使學生的天性得不到充分的發(fā)揮,個性受到壓抑,長此以往失去對體育的興趣,消極地對待體育課,為了考試而學習,失去體育教學的基本意義。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就要對傳統(tǒng)的評價體系做出改革,學生的體育成績不能僅僅憑靠分數(shù)來衡量,而是要結合學生的綜合體育素養(yǎng),要結合在平時的訓練中的表現(xiàn),這樣才能對學生做出全面且客觀的評價,增強學生平時訓練的積極性。
3.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體育習慣
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離不開良好的體育習慣,因此良好的體育習慣有著重要的作用。要想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習慣,就要教學生科學合理的鍛煉方法。一旦鍛煉的方法不合理,可能會讓學生失去對體育鍛煉的激情,嚴重時還會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科學合理的鍛煉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讓學生了解一些相關的準備活動的方法和體育活動的特點,保證學生能夠結合自身選擇適合自己的體育活動。與此同時,還應當鼓勵學生反復訓練,對薄弱的環(huán)節(jié)應加強訓練,而并非是簡單的重復訓練,以有利于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初中體育教學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有不容忽視的意義。如今終身體育的思想越來越普及,初中的體育教學重要性日益顯現(xiàn)。所以,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高度重視學生終身體育思想的培養(yǎng),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結合學生的實際教學,促使學生真正成為全面發(fā)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楊蕾.淺談如何培養(yǎng)初中學生的體育意識[J].讀與寫,2014,(100):85-86.
[2]楊葉.淺談如何提高初中體育教學質量[J].新課程學習,2013,(20):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