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婦科常見子宮肌瘤治療在陰道手術與腹腔鏡手術中療效差異進行對比。方法 選取我院2012年2月~8月婦科均行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6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30例實施經陰道術,觀察組30例實施腹腔鏡術進行對比觀察。兩組患者術后療效進行比較。結果 兩組患者進行不同方式手術后,比較出兩組患者手術后有效率及療效各有差異,觀察組療效顯著高于對照組療效,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比陰道剔除術療效顯著能幫助患者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腹腔鏡;陰道術;手術方法;子宮肌瘤摘除術
子宮肌瘤是婦科女性臨床常見疾病。多以子宮出血,腹部疼痛有包塊,白帶增多,不孕流產和貧血等為臨床體征[1]。隨著醫(yī)療水平不斷發(fā)展,傳統(tǒng)開腹方法手術創(chuàng)面大,腹部影響多,恢復慢等缺陷相比,腹腔鏡下進行腹部手術創(chuàng)面小,腹部影響少,恢復時間短等優(yōu)勢受到廣泛認可[2]。現對我院2012年2月~8月行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60例,觀察患者在不同手術方法下,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評估,現將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婦科2012年2月~8月腹60例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手術患者年齡20~55歲,平均年齡為(30.48±7.26)按照不同手術方法分為對照組30例,觀察組30例。對照組采用經陰道手術剔除術,觀察組采用腹腔鏡術,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觀察組術后創(chuàng)面小,恢復快及術后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臨床婦科微創(chuàng)腹腔鏡手術中有著巨大意義。
1.2方法
1.2.1對照組利用女性生理特性,經陰道進入子宮,暴露出病變肌瘤組織,剔除瘤體組織,再夾取出瘤核體,經陰道對創(chuàng)面縫合,進行剔除。
1.2.2觀察組行LAVH術患者需在手術時擺截石位,給予呼吸機進行插管。按腹腔鏡手術由臍周及下腹做2或3點穿刺。常規(guī)在腹下充入二氧化碳形成氣腹便于手術野區(qū)暴露,腹腔鏡經孔進入腹腔將子宮壁肌瘤組織打碎后經陰道下取出,縫合陰道斷端在腹腔鏡下進行。確認患者止血后盆腔需進行沖洗,放出多余二氧化碳,關閉腹腔穿刺孔完成手術。
1.3觀察指標 觀察在不同手術方法下兩組患者他們在手術后的愈合情況與治療情況對比。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5.0對獲得的各項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結果采用?字2檢測。
2結果
2.1兩組患者在術后進行有效率數比較,對照組中20例顯效患者,8例有效患者,2例失敗無效??傆行?2.3%。觀察組28例顯效患者,2例有效患者,0例無效患者。總有效率96.3%.差異存在顯著區(qū)別。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子宮肌瘤是女性患者臨床常見疾病,已婚女性好發(fā)。患者多以子宮出血,腹部疼痛有包塊,白帶增多,不孕流產和貧血等為臨床體征[3]。臨床子宮肌瘤提倡手術治療。因女性對手術臨床方法追求,經陰道剔除子宮肌瘤術無疤痕,出血少。方法是從陰道進入前穹窿進入子宮,暴露出病變肌瘤組織,剔除瘤體組織,再夾取出瘤核體,經陰道對創(chuàng)面縫合,若肌瘤較大不能完整經陰道剝除,可行剝離再將肌瘤楔形切開,分塊經陰道取出。陰道較狹窄手術受范圍限制故出血過多,肌瘤組織較大及有禁忌癥患者不適宜應用。
腹腔鏡術是婦科微創(chuàng)手術中較為常見手術之一,其以創(chuàng)口較小,術后痛較輕,住院時間縮短等優(yōu)點被廣大女性患者接受。與傳統(tǒng)開腹手術方法不同,腹腔鏡只需在腹部穿孔進入子宮后可通過電擊刀將肌瘤體打碎,剔除后沖洗子宮即可,安全有效。缺陷會留有疤痕且手術可放寬指征,適合肌瘤體積較大患者,若發(fā)生內臟器官黏粘患者及肌瘤體積過大患者不適合應用。
對60例子宮肌瘤患者應用不同手術方法下治療,觀察組患者均方面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手術方法均能有效避免開腹手術創(chuàng)口大,痛苦明顯,愈合慢等缺點。提高手術效率,可幫助患者有更好更舒適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董瀟楠.經陰道手術與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肌瘤療效對比觀察[J].山東醫(yī)藥,2014,(18).
[2]袁艷芳.陰式子宮肌瘤剔除術與經腹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子宮肌瘤臨床療效對照研究[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5).
[3]劉麗萍,龔敏.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在子宮肌瘤患者中應用效果分析[J].河北醫(yī)藥,2012,34(24).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