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大田小區(qū)試驗,在襄陽市對粳稻品種WDR129進行了營養(yǎng)特性與施肥效應研究,基本查明了該品種對氮、磷、鉀等養(yǎng)分的吸收規(guī)律,該品種N、P2O5、K2O的經(jīng)濟施用量分別為300 kg/hm2、130 kg/hm2、150 kg/hm2左右。
關鍵詞:WDR129;營養(yǎng)特性;施肥效應
中圖分類號:S511.0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5)09-2090-03
粳稻具有口感好、米質優(yōu),經(jīng)濟效益高等優(yōu)勢,在市場上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越來越受到國內外人們的歡迎[1]。在我國粳稻生產(chǎn)總量中,東北三省和江蘇省的粳稻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與作用[2,3]。湖北省“秈改粳”工程實施以來,在多個水稻產(chǎn)區(qū)進行了粳稻品種篩選試驗及栽培技術研究[4-7]。目前,湖北省粳稻的種植面積還很小,發(fā)展粳稻的前景十分廣闊,但相適應的粳稻種植技術還不完善,往往在實際生產(chǎn)中實施和秈稻品種相同的栽培措施。本試驗以WDR129為材料,在襄陽市開展其營養(yǎng)特征及施肥效應研究,為該區(qū)域該品種的科學施肥提供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試驗地點 試驗地安排在襄陽市雙溝鎮(zhèn)陶崗村,東經(jīng)112°20′17.8\",北緯32°08′12.5\",海拔84.9 m。試驗田屬淹育型水稻土,土壤pH為6.46,有機質含量19.27 g/kg,堿解氮含量131.44 mg/kg,有效磷含量17.80 mg/kg,速效鉀含量110.00 mg/kg。前茬作物為小麥。
1.1.2 供試水稻品種 粳稻W(wǎng)DR129。
1.2 方法
1.2.1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主要養(yǎng)分梯度下的不完全重復組合設計[8-10],共設17個處理,各處理具體如下(各處理的下標為每公頃N、P2O5和K2O的用量,單位為kg/hm2):處理①無肥對照,N0P0K0;處理②無N,N0P135K210;處理③無P,N270P0K210;處理④無K,N270P135K0;處理⑤OPT,N270P135K210;處理⑥N150P135K210;處理⑦N210P135K210;處理⑧N330P135K210;處理⑨N390P135K210;處理⑩N270P75K210;處理■N270P105K210;處理■N270P165K210;處理■N270P195K210;處理■N270P135K120;處理■N270P135K165;處理■N270P135K255;處理■N270P135K300。其中處理①~⑤綜合考慮了N、P、K,處理⑥~⑨為N的不同梯度,處理⑩~■為P的不同梯度,處理■~■為K的不同梯度。處理①~⑤設3次重復,隨機區(qū)組排列,處理⑥~■不設重復,順序排列,共27個小區(qū)。
1.2.2 播種和移栽 5月13日播種,6月13日移栽,10月9日收割。
1.2.3 肥料品種及各小區(qū)用量 試驗用的肥料為尿素(46.3%)、過磷酸鈣(12%)和氯化鉀(60%)。氮肥基肥、還苗肥、分蘗肥、穗肥所占比例分別為50%、15%、15%和20%。P肥全部作底肥;K肥底肥占60%、追肥占40%,追肥時間與最后一次追氮肥的時間相同。試驗各小區(qū)(包括保護行)全部施鋅、硅肥,具體用量為大粒鋅6 kg/hm2,大粒硅60 kg/hm2。
2 結果與分析
2.1 氮磷鉀養(yǎng)分對WDR129產(chǎn)量的影響
氮磷鉀養(yǎng)分對WDR129產(chǎn)量的影響結果(表1)表明,無肥處理(CK)平均產(chǎn)量為6 350 kg/hm2,相對于OPT處理減產(chǎn)35.8%。無氮處理較CK增產(chǎn)1.4%,且增產(chǎn)效果未達到顯著水平,而較OPT處理減產(chǎn)34.8%,且差異達到極顯著水平,這說明氮的效應對該品種產(chǎn)量的影響很大。不施磷肥較CK增產(chǎn)43.7%,而較OPT處理減產(chǎn)7.7%,且差異均達極顯著水平。不施鉀肥處理較CK增產(chǎn)41.6%,且增產(chǎn)效果達到了極顯著水平,而較OPT處理減產(chǎn)9.0%,且差異顯著。無磷和無鉀處理之間產(chǎn)量差異不大??梢?,對于該品種,磷、鉀的肥效基本相當,其肥效不如氮明顯,但也是不可或缺的。
2.2 WDR129的肥料效應方程及施肥量的確定
根據(jù)田間試驗中不同的氮、磷、鉀施用量與WDR129產(chǎn)量之間的關系,用肥料效應方程進行擬合,結果表明,二次方程的擬合程度最好,其中施氮量和施鉀量與產(chǎn)量的擬合方程達到極顯著水平,施磷量與產(chǎn)量的擬合方程達到顯著水平。根據(jù)表2中的擬合方程,計算出N、P2O5、K2O的最高產(chǎn)量施用量分別為311.4、141.1、233.6 kg/hm2。以N、P2O5、K2O養(yǎng)分的價格分別為4.35、8.33、6.00元/kg計算,水稻收購價格以2.40元/kg計算,得出N、P2O5、K2O的經(jīng)濟施用量分別為297.6、130.2、150.2 kg/hm2。
2.3 WDR129在OPT施肥量下各時期氮、磷、鉀含量及積累規(guī)律
由表3可知,WDR129移栽后植株全氮、全磷含量先增加,至始蘗期達到最高,然后隨生育進程逐漸下降,成熟期最低。全鉀含量在分蘗盛期以前保持隨生育進程而增加的趨勢,之后逐步下降。
由圖1可知,WDR129的氮、鉀的積累量呈“S”形曲線,緩苗期各養(yǎng)分積累速度很慢,進入分蘗期后快速增長,至乳熟期后(移栽后88 d)增長速率明顯變緩。WDR129的氮、磷、鉀等主要養(yǎng)分的積累主要在中前期,在進入成熟期以前,氮、磷、鉀的積累量分別達到83%、88%和95%。
2.4 不同氮、磷、鉀施用量對WDR129產(chǎn)量及養(yǎng)分吸收的影響
由表4可知,在其他養(yǎng)分投入量不變的條件下,隨施氮量的增加,水稻產(chǎn)量、N肥農(nóng)學效率以及氮累積量總體上均表現(xiàn)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其中施氮量270.0 kg/hm2處理的產(chǎn)量、氮肥農(nóng)學效率有最大值。
由表5可知,在其他養(yǎng)分投入量不變的條件下,隨施磷量的增加,水稻產(chǎn)量、磷累積量以及磷肥農(nóng)學效率均表現(xiàn)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施磷量135.0 kg/hm2處理各項指標表現(xiàn)最高。
由表6可知,在其他養(yǎng)分投入量不變的條件下,隨施鉀量的增加,水稻產(chǎn)量、鉀累積量均表現(xiàn)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其中施鉀量255.0 kg/hm2處理的產(chǎn)量有最大值,施鉀量165.0 kg/hm2處理的地上部分鉀的累積量最高,施鉀量120.0 kg/hm2處理的鉀肥農(nóng)學效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