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坤
摘 要:長期以來我國的農村文化的建設都處在一個落后的發(fā)展狀態(tài),這對我國農村的持續(xù)發(fā)展形成了很大的阻力。本文則主要主要就是農家書屋的建設狀況進行詳細的分析,并將其實際的應用加以探究,希望能夠通過此次的理論研究對實際發(fā)展有所裨益。
關鍵詞:社會主義;農家書屋建設;應用;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520(2015)-01-00-01
引言
農家書屋工程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礎性工程,同時也是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下的農家書屋的建設,是促進農村文化經濟發(fā)展的重要保證,同時也能夠增強群眾的文化知識水平,這對進一步的推動農村知識文化的繁榮是不可缺少的支持力量。
一、新農村背景下農家書屋建設的重要性及制約因素
(一)新農村背景下農家書屋建設的重要性分析
處在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時期,加強農村的文化經濟建設對我國的整體知識經濟水平的提升有著重要作用。在這其中的農家書屋建設就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改革開放以來,農村人們的文化知識水平不高對我國的經濟發(fā)展產生了重要阻礙。所以國家為加強農村文化水平的建設采取了多種途徑和方法,盡快的達到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目標。
為能夠最大化的滿足農村群眾的需求,要能夠從現(xiàn)代化的科學技術出發(fā),也要從傳播先進的思想文化出發(fā),農家書屋的建設從很大程度上能夠滿足人們的相關知識信息的需求,能夠從基礎的文化權益層面得到有效保障。
(二)對農家書屋建設產生制約的因素分析
從實際情況的發(fā)展來看,農家書屋建設過程中還有著諸多的制約因素,這些制約因素體現(xiàn)在多個層面,其中政府的重視度不夠是比較顯著的問題。農家書屋工程是黨和國家經過深思熟慮后決定進行實施的重大戰(zhàn)略工程,這一過程中不僅是需要大量的人力財力以及物力的支持,更需要的是政府部門的重視。但在實際的發(fā)展上卻與這一理念相反,政府只對當?shù)氐慕洕l(fā)展較為重視,對農家書屋的工程建設并未得到充分重視,對其中的資金挪用以及克扣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同時各級的部門在農家書屋的考核方面也只是從書屋的數(shù)量以及相關的基礎設施的層面進行考核,而在實際的利用率方面并未納入考核的標準范圍,這樣就使得農家書屋成了一個擺設,真正的作用并未得到發(fā)揮。這樣就對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進程有著嚴重的阻礙。對農家書屋的管理沒有科學的進行,主要體現(xiàn)在管理體制不健全,書屋的管理員自身的素質有待加強,并在待遇保障上還沒有得到完善落實。同時在書屋的活力上不是很充足,發(fā)展的形式相對比較單一化。
二、社會主義新農村背景下農家書屋的應用策略
(一)強化政府在其中發(fā)揮的作用
社會主義新農村背景下農家書屋的應用策略策略實施,要能夠從多方面進行完善,政府在這一過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首先要能夠從政府這一層面進行加強。要將政府的督導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農家書屋工程只有在黨和領導的主導下才能夠得到活力上的保持并健康的得到發(fā)展。在具體的措施上主要是分解任務進行明確責任,一方面要能夠建立由政府分管領導負責,財政發(fā)展改革以及新聞出版等部門分工的負責制度,對所承擔的建設任務進行明確化,并要層層落實,制定詳細的實施方案。同時也要能夠將地方的相關準則進行嚴格實施,與之形成農家書屋工程建設的合力,確保農家書屋建設工作的穩(wěn)定推進。
(二)加強資金以及人才的投入力度
政府還要能夠在農家書屋建設的資金投入以及人才投入上加大力度,并要將資金真正在農家書屋的建設上得到充分利用,對管理人員的補貼進行加強并落實到位,這樣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才能夠得到保障。在農家書屋的人員選拔上要能夠得到合理的分配,選擇有著專業(yè)性較強復合型的人才進行管理。
(三)將資源的共享率及圖書配置進行優(yōu)化
公共圖書館作為是信息和知識的中心,所以信息和知識的公開化就顯得比較重要,故此要能夠在這一方面充分的發(fā)揮其文化建設服務帶頭作用,借助豐富的書籍及報刊等方面的資源優(yōu)勢,將其和農家書屋得到有機的結合,達到資源的共享。要能夠幫助農民解決實際的問題,這樣才能夠滿足農民的真正所需。
(四)完善管理服務機制
對農家書屋的管理服務機制要能夠得到有效的完善,建設使基礎,而完善制度是條件,管理是關鍵,實用才是根本。所以在管理制度的完善上要得到充分重視。在具體的措施上首先要能夠做到管理標準的統(tǒng)一化,為能夠有效確保農家書屋各項日常管理的工作規(guī)范化以及制度化和公開化,各個村都要按照相關的管理辦法及管理崗位職責等進行日常的規(guī)范管理,制度形成之后就要嚴格的遵守。
與此同時還要能對農家書屋的管理人員素質進行有效的提升,一名優(yōu)秀的圖書管理人員要能夠具備綜合性的業(yè)務能力,在溝通以及交流的能力方面要具備,同時還要能夠具有創(chuàng)新能力。除了這一方面還要在當?shù)剞r民的學習熱情方賣弄進行提高,這就需要加強宣傳,提高農民的認識,征求農民的意見,由配書進行轉變?yōu)檫x書,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近些年我國的新農村建設不斷深入,使得農村的文化建設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國家也在農家書屋的工程建設上有了很大的重視,在這一發(fā)展背景下,加強對社會主義新農村下的農家書屋建設的理論研究就有著實質性意義。針對農家書屋的建設和應用,還是要能夠從實際出發(fā),堅持政府領導,發(fā)揮并調動農家書屋管理人員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只有從多方面進行考慮才能夠將農家書屋的建設得以完善。
參考文獻:
[1]張亞軍.建設“農家書屋”是共同的責任[J].河北科技圖苑,2013,(06).
[2]李強.基于科學發(fā)展觀視覺下的“農家書屋”可持續(xù)發(fā)展探討[J].四川圖書館學報,2013,(01).
[3]向文強.試論縣級圖書館在“農家書屋”工程建設中的作用與職能[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4,(11).
[4]叢湘平.“農家書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探析[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3,(11).
[5]張?zhí)熘?,朱時姍.淺談農家書屋選址模式[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濟,20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