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順文
席慕蓉女士說“故鄉(xiāng),是一棵開花的樹”。
余光中先生說:“故鄉(xiāng),總在有月亮的晚上想起……”
在我的內(nèi)心深處,一直藏著一個“故鄉(xiāng)情結(jié)”。那是一種溫馨的記憶,是無盡的夢幻和魅惑;有種看似永遠回不去,又近在眼前的美麗幻影,單純而執(zhí)著的向往,閔藏在我心靈里的故鄉(xiāng)。
思想里總牽繞著心靈的故鄉(xiāng),一汪池塘、兩處祠堂、幾株榕樹,陋街里巷的斷瓦殘垣,都讓我癡心地張望,不盡地思念。其實,所有的故鄉(xiāng)原本都是異鄉(xiāng),所謂的故鄉(xiāng)只不過是我們祖先漂泊旅程中落腳的最后一站。也許我迷戀的正是年少時那海風(fēng)的吹拂,還有洪陽的德安里、百里橋,老街深巷在月下染出一片濃郁的影子和恍惚在閃現(xiàn)的村頭巷口,還有印記我風(fēng)華歲月的學(xué)宮?,F(xiàn)如今,青絲已生華發(fā),青春在時代的呼聲中匆匆老去。
離開對都市生活厭倦,回歸淳樸靜謐的鄉(xiāng)村,我為自由在逃離。故鄉(xiāng)的老厝向現(xiàn)代人闡述著一種古典理念,在默默沉淀屬于它們自己的故事,需要我們細細品味這種哀傷的情致。故鄉(xiāng)老厝對我自己來說是心靈深處一份極珍貴的寶藏,那兒留存有太多太多的圖像,當(dāng)自己一人獨處稍閉上眼,就會紛至沓來,激起心底一陣陣浪花。
洪陽德安里,是的!今天我又站在我自己“故鄉(xiāng)”的村口,尋找我內(nèi)心深處的情愫,除去歲月的腳步,我打開這個縈系于心頭的故鄉(xiāng),藉于筆墨,我再次出發(fā)。
凝望眼前的老厝,房屋上的每張瓦片、每塊磚頭,仿佛在靜靜地述說著以往艱苦歲月……簡單的黑白灰,透著一股凝重的味道,老厝仿佛在訴說著歷史的滄桑。我似乎走進了唐代大詩人王維所畫的《輞川圖卷》與北宋畫家喬仲常所作的《后赤壁賦圖卷》中的合院里邊,這種自然、和諧、尚意的建筑風(fēng)格,透露出潮汕先哲們的審美趣好。
這時,遠處傳來的鑼鼓聲,勾起我兒時的回憶:鬧元宵、游神,還有英歌舞;猜燈謎、看戲,還有新衣裳……昔日那種“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的感覺直涌心頭,體味著家家互通,戶戶相連那種鄉(xiāng)里鄉(xiāng)情的感覺。我已無法壓制心中思維的涌動,展紙圖畫,是寄寓詩情的家園,是安妥心靈的歸處,是可居可游的勝境,藉筆墨自由地揮灑著內(nèi)心的情愫與理想,用畫筆守望心靈的家園。
這個時節(jié),水木相生——林容生工作室潮汕老厝寫生行,我們以潮汕民居為題,描繪著白墻灰瓦,粉壁曲徑,小橋流水,我們藉筆墨與心靈故鄉(xiāng)的老厝做一次真切的對話,為德安里帶來了溫暖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