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廷懷
【摘 要】語文課堂提問,問題設計凸顯目標意識,深入淺出,適度反饋,可以積極啟發(fā)學生展開思考與質(zhì)疑,引導學生展開思維,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zhì)。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課堂 ? ?有效提問 ? ?策略
一、有效提問的基本特點
1.問得清楚。教師提出的問題清晰,讓學生明確應該怎樣回答;問題能夠恰到好處地指出需要學生回答的基本觀點,如果問題表述模糊,很容易讓學生感覺到困惑。教師應該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能夠讓學生針對問題進行一步步地回答。
2.目的性強。教師提出的問題要具有針對性,明確提出問題的真正目的何在?教師在進行問題設計時,要意識到提問能夠引起不曾預料到的具備一定價值的知識點。
3.言簡意賅。教師提出的問題應該是言簡意賅的,冗長的問題很容易引起學生在理解上的混亂;一次只能提問一個問題,多個問題羅列在一起,容易引發(fā)學生思維方面的混亂,使學生很難把握好準確的答案。
4.發(fā)人深思。教師設計出好的問題,能夠發(fā)人深思,特別是在進行討論的時候,教師所提出的基本問題是可以引發(fā)學生較為強烈的反應與積極的思索的。
二、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
1.找準“敲門磚”,抓住“兩個點”。興趣是學習最大的動力,當舊知識與新發(fā)生碰撞之時,學生便能產(chǎn)生一種解決問題的沖動,這就是學習動機。而教師創(chuàng)設的新穎重實效的有效提問,正是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敲門磚”。“敲門磚”找到了,教師通過對學生采取有效提問的方式,這正是教師對學生采取的有效的外部刺激,在全班學生注意力集中的前提下,展開問題的分析與解答。“兩個點”即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只有抓住這“兩個點”,開展有效提問,才能再進一步去驗證學生對課堂教學的“兩個點”的實際理解與掌握的程度,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2.設計問題要體現(xiàn)“坡度”。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降低對重點與難點問題理解的坡度,提問要做到由易到難、層層深入,以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域而摘到自己想要的果子。比如教學《變色龍》,可以采用“梯度提問法”:奧楚蔑洛夫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沒有坡度,全班學生都能回答)他善變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坡度小,大部分學生都能回答)他雖然善變,但他始終都沒變的是什么?(坡度適中,半數(shù)學生能答)什么因素左右他一變再變?作者為什么塑造這個形象?(坡度大,少數(shù)基礎(chǔ)好的學生答出)這樣的問題設計從易到難,拾級而上,分別對應不同的學生進行提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摘到自己想要的果子,都有所收獲。
3.講究提問與等待的策略。教師提問學生,應該做到面向全體學生,讓全部學生都有被提問到的機會,充分調(diào)動不同層次學生思維的積極性,讓學生的思想與文本展開充分的對話,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問題的時間,讓學生在等待的過程中去思考問題,組織出更具有靈動性的答案。
4.做一名善于傾聽的“老師”。當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教師要認真地聆聽學生的講解,不要打斷學生的回答,要善于做好“聽課筆記”,將學生回答的“亮點”與“出錯點”進行匯總,給予適度地反饋。反饋時既要認可學生回答的“亮點”,也要注意對其“出錯點”中合理性的部分予以肯定,讓學生加強學習語文的自信心,深切感受到教師對學生的重視。
5.問題設計要凸顯目標意識。課標就是旗幟,樹立課標意識,問題設計才能不偏離原則和方向。在進行課堂提問之前,教師需要考慮應該提出什么樣的問題,還應該考慮提出這樣的問題具體緣由何在。課堂提問突出目標意識,才能充分發(fā)揮好教師的主導性作用,更容易完成教學目標。比如學習《捕蛇者說》時,老師可以緊緊圍繞“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這一教學目標,設計這些問題:“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中的“異”體現(xiàn)在了哪些方面?作者寫作這篇文章,想要說明一個什么問題?文章主人公的上輩都死于捕蛇,自己也有幾次差點丟掉性命,可為什么還不肯去更役復賦而繼續(xù)捕蛇呢?這些問題的設計緊密圍繞本課主旨,學生從中了解到作者“揭露封建社會橫征暴斂罪惡”的寫作意圖。
三、提問之中的注意問題
1.提問的問題要“好”。好的問題能夠使用明確與直接的語言來進行表達,容易被學生理解,引起學生思維方面的活動,并能解決疑難與發(fā)人深思。
2.提問的問題要“統(tǒng)籌兼顧”。教師的問題應該充分考慮到教學目的、提問目的、哪方面的問題能恰到好處地實現(xiàn)這些目的、提問可以在多大的范圍之內(nèi)實現(xiàn)等。
3.提問要體現(xiàn)“別具一格”。也就是說,將提問看成是可以充分了解一個班級之內(nèi)存在的基本問題并想辦法來進行解決,并不是對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多少知識的有效檢查。提問應該在班級之內(nèi)對問題進行平均分配,恰到好處地保持學生思維方面的活躍性。
總之,有效課堂提問教學已成為新課程改革理念下語文課堂的殷切呼喚。我們應該精心設計好各種類型的課堂提問,形成有自己特色、適合學生口味的提問藝術(shù)風格,以達到最佳的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蔡爽.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提問”的創(chuàng)新[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 2008(S1) .
[2] 李志厚.通過有效提問,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J].教育導刊,2004(9).
[3] 趙紅星.芻議初中語文課堂問題教學策略[J].新課程研究(基礎(chǔ)教育) ,201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