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門市新會區(qū)會城創(chuàng)新初級中學 黃桂蘭
從傳統(tǒng)課堂到合作學習課堂轉變的反思
文/江門市新會區(qū)會城創(chuàng)新初級中學 黃桂蘭
2013年4月我?guī)ьI3位教學骨干到山東省杜郎口中學學習,觀摩該校的合作學習課堂教學,2013 年12月我?guī)ьI8位教學骨干到廣西蒙山縣文華實驗學校學習,觀摩該校的合作學習課堂教學,兩次學習之行,我感受深刻,啟迪良多,反思我們的課堂教學模式還處于傳統(tǒng)的落后的教學模式,學生學得辛苦,教師教得辛苦,這促使自己有了全新的課改理念,由此在2014 年1月正式開始進行生物課堂改革,提出構建生物“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模式。
課堂是改革的主陣地,如何能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學習則主要表現(xiàn)在課堂。合適的課堂模式,給學生靈活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生物合作學習課堂體現(xiàn)三個特點:一是體現(xiàn)變教為學;二是體現(xiàn)“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三是可操作性強。因此,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我構建了“三環(huán)、六步、一反思”的合作學習模式。剛開始實施時,問題較多,影響了教學進度,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在教學實踐中我作了幾方面的改進:一方面,熟悉教學模式,編寫好導學案,讓學生提早預習,節(jié)省堂上時間;第二方面,在備課過程中要有明確的教學流程,科學分配、合理使用教學時間,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使課堂設計合理,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第三方面是加強學生的培訓,讓學生清楚知道課堂上的任務和要求,懂得如何配合老師上好課。在這個過程中,教學模式得到不斷深化,既可保證教學進度,又可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1.不要讓“自主”變成放任。在課堂教學中,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老師把一節(jié)課的問題引出來后,通過“獨學、對學、群學”的自主學習,大多數(shù)問題都可以解決,教師只需重點進行點撥就可以了。這種學習方式,確實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特別是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張揚學生的個性,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但令人遺憾的是,這個自主性學習的理念在轉化成教學行為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異化,認為學生自主了,教師似乎就可以退避三舍了。于是課堂上教師變得謹小慎微,話語不多了。他們在課堂上只是做出一種民主的姿態(tài),鼓勵學生發(fā)表意見,不斷聽到的是“不懂的知識小組對學解決”、“要敢于發(fā)表自己的獨立見解”這一類鼓勵的話語,卻難得聽到他們分析與講解的聲音。豈不知,這種為了強調學生的自主性而弱化教師指導作用的教學行為,就是把自主學習給“泛化”和“圣化”了。是把自主演變成了一種放任。實際上,強調自主學習的課堂,更需要教師充滿睿智的引導,關鍵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尋找到“導”與“放”的切入點與平衡點,做到“導”“放”有度。
2.不要讓“合作”留于形式。在過去的課堂教學中,我們認為老師提幾個問題,學生討論回答就是合作學習了。從今天課改實踐看來,那是一種片面的錯誤認識。學生對教材的理解還不深入,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也不深刻,這樣的合作只能流于形式,只能是為個別優(yōu)生提供展示的機會。指導合作學習時要注意三點:一是做好合作準備。二是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教師一定要留給學生充足的獨立思考的時間,學生必須對所需要研究的問題有初步的認識和了解,然后再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三是明確合作目標,在小組合作之前教師要讓學生明確小組合作的目的是什么?通過合作要達到什么目標?各小組成員在合作中擔任什么角色?需要完成什么任務?從而有的放矢地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在教學中,老師一定要把握好讓學生展示的尺度。剛開始實施此模式時,讓學生的展示隨意性太大,無論是難題或是易題,都讓學生來展示,結果一堂課無法完成教學任務。后經不斷的摸索,摸索出既能實現(xiàn)教學任務,又能讓學生展示解決問題的方法:一是學生展示的是反映重點內容的核心知識和典型問題,二是在“預習”環(huán)節(jié)中學生遇到的共性問題,三是具有一定探究意義的、容易產生歧義的挑戰(zhàn)性問題,四是學生在預習環(huán)節(jié)解決不了但經過全員合作學習能夠解決的問題。展示的課堂,讓學生“人人有事做”,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了。
然而對于一些學困生,傳統(tǒng)的課堂中他們大多數(shù)在睡覺,沒有學習的動力,如何將他們吸引到學習中來呢?課堂展示這一環(huán)節(jié),解決了這一難題。教學中,我設計一些相對淺些的問題,讓他們通過自主合作學習理解這些問題,然后再通過讓他們來展示,使他們找到成功的喜悅和自信心,克服自卑的心理,他們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