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宏亞,李紅贊,廖少玲,茍占平
(廣東醫(yī)學院,廣東東莞523808)
血液對中藥金銀花抑菌作用的影響
蔡宏亞,李紅贊,廖少玲,茍占平
(廣東醫(yī)學院,廣東東莞523808)
目的測定金銀花水煎劑在營養(yǎng)瓊脂培養(yǎng)基和血瓊脂培養(yǎng)基中對臨床常見致病菌的抗菌活性,以評價其抗菌能力及血液對其抗菌能力的影響。方法采用瓊脂連續(xù)二倍稀釋法分別測定金銀花水煎液在營養(yǎng)瓊脂培養(yǎng)基和血瓊脂培養(yǎng)基上的最低抑菌濃度。結果在營養(yǎng)瓊脂培養(yǎng)基上,金銀花水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福氏志賀菌、鼠傷寒沙門菌、卡他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6種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均較強,其中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濃度僅有3.125 mg/mL;在血瓊脂培養(yǎng)基上,金銀花水煎劑對同一種致病菌的抑制作用顯著降低。結論血液對中藥金銀花的抑菌作用有顯著影響,在金銀花的使用和相關藥物開發(fā)時應給予關注。
金銀花; 微生物敏感性試驗; 葡萄球菌,金黃色; 葡萄球菌,表皮; 血液
金銀花為常用中藥[1],約1/3的中藥制劑含有金銀花[2],比如雙黃連口服液、清開靈注射液均以其為主要成分[3]。研究表明金銀花中富含多種化學成分[4],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解熱、增強機體免疫力、止血、利尿、降血脂、興奮中樞和抗生育等藥理作用[5]。雖然1995年和2000年版《藥典》均規(guī)定其來源為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待初開的花[4-5],但關于其品種質量的爭論從未停止[6]。現對其質量控制的研究多集中在測定化學成分的含量[7]。因素有“中藥中的抗生素”之稱[8],所以研究其抑菌活性也是很有必要的[9]。但影響藥材抑菌活性的因素較多,關于血液對金銀花抑菌作用影響的研究尚鮮見報道。
1.1 材料
1.1.1 實驗菌株 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鼠傷寒沙門菌、福氏志賀菌由四川衛(wèi)生管理干部學院微生物教研室提供;表皮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由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微生物教研室提供。
1.1.2 原藥材 實驗材料由河南中醫(yī)學院曹繼華教授收集,并鑒定為忍冬科忍冬屬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且為地道正品金銀花“密銀花”。
1.1.3 試劑 瓊脂粉和蛋白胨(廣州海洋生物有限公司)、牛肉浸出粉(靈武市泰運生化制品有限公司)、脫纖維兔血(自制)、分析純氯化鈉等。
1.2 方法
1.2.1 營養(yǎng)肉湯培養(yǎng)基[10]取蛋白胨、牛肉浸出粉、氯化鈉、蒸餾水,按照《中國藥典》規(guī)定比例混合,微溫溶解后,調節(jié)pH為弱堿性,煮沸,濾清,調節(jié)滅菌后pH值為7.2±0.2,在115℃滅菌30 min。
1.2.2 營養(yǎng)瓊脂培養(yǎng)基[10]依照上述營養(yǎng)肉湯培養(yǎng)基的處方及制法,按照《中國藥典》規(guī)定比例加入適量瓊脂,調節(jié)滅菌后pH值為7.2±0.2,在115℃滅菌30 min。
1.2.3 血瓊脂培養(yǎng)基[11]將營養(yǎng)瓊脂培養(yǎng)基加熱溶化,待冷卻至50℃左右,以無菌操作加入10%無菌脫纖維兔血,搖勻,置冰箱備用。
1.2.4 供試液的制備 稱取“密銀花”藥材5 g,加蒸餾水適量,煎煮3次,第1次40 min,后2次各30 min,合并水煎液,濃縮至6 mL,定容于消過毒的10 mL容量瓶中,得500 mg/mL的供試液,冰箱中保存?zhèn)溆谩?/p>
1.2.5 瓊脂二倍連續(xù)稀釋法抑菌試驗 將上述菌種接種在營養(yǎng)瓊脂平板上,于37℃恒溫箱內培養(yǎng)48 h活化,用白金環(huán)挑起典型菌落接種營養(yǎng)肉湯管中,于37℃恒溫箱內培養(yǎng)24 h,進行活菌計數,用生理鹽水將菌液稀釋為1×107cfu/mL,供實驗備用。將供試藥物原液用加熱融化后的營養(yǎng)瓊脂培養(yǎng)基從第1管進行倍比稀釋至第8管,稀釋倍數分別為1∶5、1∶10、1∶20、1∶40、1∶80、1∶160、1∶320、1∶640,藥物濃度依次為100.000、50.000、25.000、12.500、6.250、3.125、1.562、0.781 mg/mL共 8種濃度,傾注于平板上。用接種環(huán)取上述菌液1環(huán),接種在含不同濃度藥物的營養(yǎng)瓊脂平板上,置于37℃恒溫箱內培養(yǎng)24 h,觀察結果。將血瓊脂培養(yǎng)基同法操作,觀察結果。
2.1 營養(yǎng)瓊脂培養(yǎng)基中抑菌作用 金銀花水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福氏志賀菌、鼠傷寒沙門菌、卡他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6種致病菌的抑制作用都較強,其中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濃度僅有3.125 mg/mL,見表1。
2.2 血瓊脂培養(yǎng)基中抑菌作用 金銀花水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福氏志賀菌、鼠傷寒沙門菌、卡他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6種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均較弱,其中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濃度高達100 mg/mL,見表2。
表1 普通營養(yǎng)瓊脂培養(yǎng)基中抑菌作用
表2 血瓊脂培養(yǎng)基中抑菌作用
金銀花為臨床常用的清熱解毒的重要中藥,素有“中藥中的抗生素”之稱,所以金銀花的抑菌試驗效果是檢驗其藥材質量的重要手段。本研究結果顯示,在普通營養(yǎng)瓊脂培養(yǎng)基中,正品金銀花“密銀花”水煎劑對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福氏志賀菌、鼠傷寒沙門菌、卡他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6種致病菌的抑制作用都較強,其中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強,其最低抑菌濃度僅有3.125 mg/mL,對腸道桿菌大腸桿菌、福氏志賀菌和鼠傷寒沙門菌的抑制作用也較強,前二者最低抑菌濃度為6.250 mg/mL,后者為12.500 mg/mL。說明金銀花對腸道中存在的上述病原球菌和腸道桿菌抑制作用是很明顯的。中藥發(fā)揮臨床療效是由于其具有的生物活性物質,而傳統(tǒng)中藥大多以水煎劑形式口服,其活性物質多經口服后被小腸等吸收入血液而發(fā)生藥效,所以培養(yǎng)基中加入血液后更加與藥物吸收入血的環(huán)境類似。本研究結果表明,相同的金銀花水煎劑對同一種致病菌由于有血液存在而使其抑制作用顯著降低。
綜上所述,血液對中藥金銀花的抑菌作用有顯著影響,在金銀花的使用和相關藥物開發(fā)時應給予關注。
[1]宋冬冬.金銀花藥材研究進展[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4,7(10):42.
[2]王亞丹,楊建波,戴忠,等.中藥金銀花的研究進展[J].藥物分析雜志,2014,34(11):1928-1935.
[3]馮彥王,紅麗.中藥金銀花的藥用成分及臨床藥理研究[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4,6(6):95-96.
[4]徐暉.金銀花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湖南中醫(yī)雜志,2013,29(9):148-150.
[5]張衛(wèi),黃璐琦,李超霞,等.金銀花品種的本草考證[J].中國中藥雜志,2014,39(12):2239-2245.
[6]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Ⅰ部[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152-153.
[7]孟曉巖,丁勇.高效液相色譜法同時對金銀花中5種有效成分的含量測定[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2,15(2):93-94.
[8]無作者.金銀花—抗菌之王[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3,11(13):84.
[9]陳壽妮.金銀花提取液抑菌活性的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14,25(3):609-610.
[10]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Ⅱ部[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103-104.
[11]王彩玉.常用細菌培養(yǎng)基制備及注意事項[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04,22(23):102.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2.041
:B
:1009-5519(2015)12-1857-02
2015-01-06)
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2009B030801336);2013年廣東醫(yī)學院臨床實驗改革項目(JY1267)。
蔡宏亞(1972-),女,甘肅天水人,實驗師,主要從事實驗教學和實驗室管理工作;E-mail:gdzpgou@gdmc.edu.cn。
茍占平(E-mail:53434650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