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貢市沿灘區(qū)瓦市鎮(zhèn)中心學校 盧光弟
語文教學是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每個從事語文教學的老師都希望在這個舞臺上展現(xiàn)自己的亮點。有的老師注重課文閱讀分析,有的老師注重生字詞語的積累,有的老師注重課后對差生采取補救性措施……而我則注重課前預習工作,并將預習工作有目的地分為幾個層次,讓班上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做到學前有準備、有自信。
我剛接手新班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全班同學沒有積極發(fā)言的,而且被點到的都顯得扭扭捏捏,說話吞吞吐吐,表達不清。學生之間存在的個性差異較大,成績優(yōu)秀的不愿說,成績良好的不敢說,成績較差的說不來。針對這一情況,為了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準備從學生的預習入手,讓他們學有準備,充滿自信,從而促進課堂教學。當然,課前預習工作不是采取“一刀切”的辦法,而是根據(jù)學生的差異,有區(qū)別地布置預習作業(yè),而且循序漸進,不急于求成,這樣可能會出現(xiàn)意想不到的收獲。
在教學《“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課文時,我布置了以下預習作業(yè)。
第一,把課文讀通順,讀準課后生字的拼音,并寫出大寫字母。積累課文中的詞語,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詞語意思。
第二,了解課文中“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分別是誰說的,分別找出相關語句和文中相應的圖片及相關內容。
第三,讀了課文后,圈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然后嘗試通過可行的辦法弄懂。
設計這樣一份課前預習作業(yè),是基于以下方面的考慮。
第一層次的作業(yè)主要是征對那些閱讀能力偏低的孩子,他們在朗讀和閱讀上呈現(xiàn)出一定的障礙。例如,拼音不會讀,音調讀不準,朗讀課文時疙疙瘩瘩,不通暢,多字、漏字的現(xiàn)象嚴重。征對這部分學生,預習的關鍵是把課文讀通讀順,并鍛煉學生養(yǎng)成查閱工具書的習慣,提升學生起點。學生宋達林原來從來不舉手朗讀,更不用說回答問題。老師要求他時,他總是把頭埋得很低。原來他對拼音一點不熟,“上聲”和“去聲”總是混淆,導致讀一篇課文時就像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并且朗讀時會引起全班同學的哄堂大笑。介于這種情況,我在布置完作業(yè)后,就對他說:“明天老師要讓你讀生字詞語和課文片段?!蹦康囊屗兴鶞蕚洌杨A習的重點放在讀上。第二天,在課堂上我有意識地檢查了他的預習情況,當眾讓他讀生字詞語。因為有所準備,他朗讀時就顯得很自信,讓全班同學刮目相看。久而久之,他會在課堂上主動要求朗讀,并養(yǎng)成了良好的預習習慣。
第二層次的作業(yè)主要是征對那些語文基礎知識比較扎實,有一定閱讀理解能力,學習較自覺的同學。鼓勵這部分孩子在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閱讀一些與課文內容相關的知識。
基模理論(人如何從有意義的文章中學習)曾提出:學生閱讀一本書或研究一個題目之前先預習,既能促使學生去發(fā)現(xiàn)與反思自己對于一個題目所知多少,也能增進理解與投入的程度。因此,一個孩子背景知識越多,對于這篇文章的理解就越深入。
在學習課文《秋天的懷念》時,面對史鐵生的感情變化以及后來“對母親的懷念”部分時,大部分學生不能深刻地體會,只是結合生活實際,很膚淺地談。而在預習之前了解了作者生平資料的孩子,理解的深度要“正確”和成熟得多,就會深刻地意識到母親在重病纏身之時,對作者無微不至地關懷,影響了作者以后的生活,是作者最終走上了文學之路的力量和源泉,也是自己為什么對之前自己的自暴自棄無比愧疚和深深懷念母親的根源。
第三層次的預習作業(yè)主要針對那些語文能力較強,求知欲較強的孩子。這類作業(yè)意在把這類孩子培養(yǎng)成有自我監(jiān)控意識和能力的成熟讀者。
在閱讀中,所有的讀者都會遇到困惑和難解之處,更何況小學生。當遇到一段困惑難解的文字時,成熟讀者會有一定的策略可用,如抓字、詞重讀,用前備知識或聯(lián)系前后文……用這些方法都能使他們理解。在成熟讀者眼中,從深刻的句子中讀出意義,是他們的挑戰(zhàn),而我們老師需要做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學會和掌握這種閱讀的“策略”,培養(yǎng)學生成為有能力的閱讀者。
這一層次的預習作業(yè)主要讓學生經(jīng)歷以下這些事。
第一,反復推敲:遇到閱讀新詞、難句時,會連接已有知識或相關內容,以尋求閱讀理解。
第二,利用上下文:遇到生難字詞,會利用上下文猜測單詞意義或推敲句子意義來了解課文內容。
第三,利用插圖:插圖常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利用插圖的連貫,有助于建構認知概念及掌握閱讀重點,了解課文內容。
第四,尋求外在資源:請教老師、父母、同學等,來解決閱讀理解的難題或協(xié)助回答文章問題,從而從課外知識中找相關的信息來解答。
當然,學生的預習作業(yè)要求不同的學生達到不同的目的就行,不能全面概之。通過這一方法的貫徹和實踐應用,我可以非??隙ǖ卣f,全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自信心和閱讀能力都有很明顯的改善?;趯W生在課前的準備和鋪墊,讓學生在課前有所知道、有所準備、有所醞釀,能讓他們在課堂上得以更好的理解和發(fā)揮。特別是讓有差異的學生能得到能力的提升,信心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