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饒思瑞 牛奕(.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體育系 陜西 西安 70055;.西安工程大學體育部 陜西 西安 70048)
普通高校的羽毛球選項課由于開設學時有限,在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通常是重手法,輕步法;這種觀念直接影響了教學的效果和大學生羽毛球水平的提高。步法被稱為羽毛球技術之母,手法的運用是以步法為基礎實現的,只有通過步法移動到合理的位置,才能保證手法動作的順利完成。這也是學生在進行選項課考核時常常暴露出來原地技術很優(yōu)秀,但是只要移動起來就會出現動作不規(guī)范,擊球失誤等現象的原因。針對高校羽毛球選項課教學中的不足之處,本文提出了進行專項步法訓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專項步法是指將羽毛球下肢步法技術分解為各個基本單元的步法。
專項步法分為啟動步、制動步、行進步和低重心步。其中啟動步包括:左右分腿跳、前后分腿跳、快頻跑(交叉)、高抬腿、左右分腿轉踝快頻跑等;制動步包括:弓步前后跳等;行進步包括:左右蹬跨跑,前進后退跑、并步側身跑、交叉步跑、墊步前后跑等;低重心步包括:弓箭步前后腿交替跳、左右分腿轉踝跳等。
通過專項步法的訓練達到強化足弓的彈性、踝膝關節(jié)和腰髖關節(jié)的柔韌性及靈活性,提高步法靈敏素質的目的。
在羽毛球選項課的傳統(tǒng)教學中,對于步法的講授一般都是通過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的方法,但是因為連貫步法都比較復雜,學生很難在短時間內記住整套動作,即使記住套路,模仿出來的效果都是有形無實,虛有其表。而專項步法的教學則是反其道而行,先將連貫步法分解成最簡單的基礎單元步法,再按照類型分別進行單獨教學,內容簡單易懂,學生容易掌握,然后再根據的連貫步法的內容,將學生掌握的各種單元步法進行重新排列組合,形成最終的成套步法,這樣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建立信心,大大提高了步法教學的效率。
2014年7月教育部印發(fā)關于《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的通知,其中大學各年級的測試項目為體重指數、肺活量、50米、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引體向上(男)/仰臥起坐(女)、1000米(男)/800(女)米,要求對在校大學生每年進行一次測試并記錄成績,體測成績不達50分者按結業(yè)或肄業(yè)處理。然而如今高校的體育課都是分專項的選項課,如何在體育課中既不影響專項技術的教學又能讓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提高,這是對新時期體育課教學的要求。根據科學統(tǒng)計,運動員在一場羽毛球比賽中的跑動距離雖然比不上足球運動員,但是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羽毛球運動員在跑動的同時還伴隨著不停的起跳、轉體、蹬跨等動作,實質上在體能消耗方面是很大的。因此在羽毛球選項課中,步法訓練可以加強學生的跑動能力,而專項步法類型多樣,針對性強,教學和訓練方式也不盡相同,通過專項步法的訓練更能達到鍛煉學生心肺功能、下肢力量、柔韌、靈活爆發(fā)力、耐力的目的,保證專項技術教學效果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身體素質。
羽毛球技術分為上肢手法技術和下肢步法技術,兩者相互相成,缺一不可。但是作為一個教學上的難點,如何讓學生在步法移動中將學習到的手上技術發(fā)揮出來,這就需要手腳結合的訓練。例如后場正手高遠球技術,通常都是先原地練習揮拍動作,再原地進行拋擊球練習,找到擊球點完成發(fā)力動作;然而當加上起跳步法后,由于手腳配合不好,很多學生出現打不到球,用不上之前原地學習到的手法技術,考慮到原地擊球和起跳擊球的最大區(qū)別是擊球點高度不同,教師可以通過徒手拋接球的方式讓學生掌握原地接球和起跳接球的區(qū)別,熟練后再持球拍進行起跳拋擊球練習,從而解決起跳過程中的手腳結合問題??梢钥闯?,相較于手法,步法的訓練通常被認為是枯燥乏味的,大量的練習會讓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因此,根據專項步法訓練方式的多樣性,可以通過持拍、持球、指示等方式,讓步法訓練變得生動有趣,手腳結合,也使得步法和手法的融合過程變得水到渠成。
專項步法中啟動步法和制動步法適合進行原地訓練。例如制動步法中的弓步前后跳,可以讓學生按次數進行訓練,前后交換為1次,30次為一組;也可以按時間進行訓練,30s為一組;需要加大運動強度時,可以按30s交換30-40次為一組;此外,還可以按心率120-140次/min為一組。組織方式可將學生按5-10人進行分組,每兩組同時進行練習。原地專項步法的訓練更多的是為了提高羽毛球的專項身體素質。
專項步法中的行進步法是各類型步法中最重要的一項,它包括行進間的并步、墊步、前進后退步、前后交叉步,左右轉身步等,這些正是成套步法中最基本的單元,熟練掌握后能夠迅速地完成連貫步法技術的學習。例如行進間并步訓練,可以將學生按8-10人分組,每組輪換進行練習;長以4-6塊羽毛球場地寬的距離進行往返并步,1個來回為一組;短則是以1-2塊羽毛球場地寬的距離進行多次快速往返并步,3-4個來回為一組。
組合步法作為步法教學中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起到將專項步法排列組合的作用。例如殺球上網步法,首先選出與之相關的專項步法,按照順序為啟動小跳步、側身步、并步、起跳交叉步、墊步、前進交叉步、弓箭跨步;然后作出步法方向的規(guī)范(以右手持拍為例):中場原地小跳步,右腿向后做側身步,行進向后場作并步,原地起跳做交叉步,向前作墊步回場,快速向網前作交叉步,弓箭右腿跨步,向后墊步回場;最后,進行持拍步法練習,將上肢手法技術和下肢步法技術結合訓練,有效提高整體技術水平。
在普通高校羽毛球選項課中進行專項步法訓練,可以豐富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鍛煉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使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變得更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讓學生在由易到難的學習過程中掌握方法,獲得自信。羽毛球專項步法的提出,符合新時期高校體育選項課的政策要求和學生實際需求,意在提高羽毛球選項課的教學質量,提升大學生羽毛球的技術水平,讓羽毛球成為學生喜愛的終身體育健身項目。
[1]中國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中國教練員崗位培訓教材——羽毛球[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1.
[2]湯志強.羽毛球運動員的下肢力量和步法訓練方法[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4,3(3).
[3]孫俊.析羽毛球運動中身體重心的合理控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7,6(2).
[4]蔡巧紅.兒童羽毛球運動員步法特點及其訓練[J].體育科學研究,2003,7(2).
[5]于倩倩.體育游戲法在普通高校羽毛球選項課步法教學中的應用[D].蘭州大學,2011.
[6]田俊寧.羽毛球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訓練[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
[7]蔣昌昊.高校羽毛球專項課中的步法教學[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12).
[8]黃禎耀,孫術友.淺析羽毛球步法及其教學[J].體育世界(學術版),2009,11.
[9]都軍,王巖.少年兒童羽毛球步法移動技術的教學[J].遼寧體育科技,2005,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