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 EDITORIAL
玩票心態(tài)
2015年年初的中國汽車界便是新聞不斷,除了來自大洋彼岸的電子消費品展傳來的前沿技術,而且,這項著名展會將在2015年登陸中國,上海,成為中國的CES。到時候國內汽車企業(yè)將會有更多的露臉機會。
汽車企業(yè)開始依靠自身的力量自主研發(fā)或者合作研發(fā)基于本品牌平臺之上的車聯網以及安全技術,而更為智能的主動安全系統(tǒng)受到硬件和軟件技術的發(fā)展而得到空前規(guī)模的壯大,這也是因為2015年以后歐洲和美國的安全機構在評定汽車安全指標時,主動安全系統(tǒng)將增加評分比重。技術的發(fā)展讓以前看似科幻的駕車場景逐漸變成現實,科幻電影中的無人駕駛現在已經不是技術難題,阻礙自動駕駛汽車上路將僅僅是一紙法律文件。
在發(fā)稿截止時,中國的企業(yè)也沒閑著,比亞迪關注度極高的全新電動車——唐在深圳上市,作為一款增程型電動SUV,唐的上市也是備受矚目??v觀整個發(fā)布會,比亞迪高度向“錘子”靠近,不僅有“粉絲”到場,連抽簽式試駕會也受到眾多參與媒體的口誅筆伐。然而30萬~60萬元的售價,幾乎讓所有人的下巴驚掉,比亞迪是真的打算賣唐嗎?我想更多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最高極速版60萬元讓“粉絲”們跳腳歡呼,那個類似于街邊小廠的大包圍實在不忍直視。比亞迪的吆喝賣車越來越向所謂的IT企業(yè)靠近,甚至有些像當年的“錘子”在自吹自擂。電動車除了宣傳加速性能,貌似就沒有什么值得關注的亮點了,而一切拿電動車和傳統(tǒng)汽車做加速對比的方法都是耍流氓。當然,這也只能得到“粉絲”們的歡呼,市場恐怕卻很難得到高度的響應。這不得不讓人懷疑,比亞迪是否有足夠的誠意將這款電動車引入市場,還是只是在不斷地制造“新聞”。
非傳統(tǒng)汽車企業(yè)也在進軍汽車企業(yè),樂視高調宣布將造車,同時發(fā)布“國內第一套智能汽車系統(tǒng)”——LeUI系統(tǒng),支持體感識別,實現盲操作,并深度整合導航、社群功能以及支持語音指令等。這在國外的相關企業(yè)顯然已經不是新鮮事,所以樂視發(fā)布LeUI系統(tǒng)并沒有引起過多的關注,說好的你造的車呢?
樂視造車傳聞已久,終于水落石出,也十分高調。但是汽車并非手機和家電,汽車整體造價高,不同于千元級別的手機和電視,出現問題或者故障,消費者甚至可以選擇另購一臺,而作為技術含量和復雜制造過程的汽車則不同,即使是幾萬元的售價,也因為其參與在整個社會交通體系中而變得異常復雜,不僅僅是自身質量控制,對于周邊環(huán)境也會產生被動影響。汽車的核心用途是運輸,而不僅僅是一個娛樂系統(tǒng)或者互聯系統(tǒng),用戶不會因為喜歡樂視電視而去選擇毫無造車經驗的企業(yè)生產出的汽車,價格、安全、性能等等都是用戶考慮的元素。
樂視固然沒有造車經驗,那是否可以通過傳統(tǒng)汽車企業(yè)借殼上市?難度更大,樂視必然只能選擇自主品牌合作,而自主品牌自身產品都是困難重重,想要通過“跨界”實現第二春著實不易。任何“彎道超車”的思想最后注定要失敗,汽車行業(yè)不是小米、錘子們靠模仿能夠玩得轉的。用造手機,造“超級電視”的思路造車將會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和困難。
不過,如果真的是樂視牌汽車或者錘子牌汽車上市,你會買嗎?我會果斷的選擇“不”,因為我不想把我的交通安全交給這些“門外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