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青芳
(東張鄉(xiāng)李村小學 山西浮山 042600)
淺談低年級識字教學的方法
賈青芳
(東張鄉(xiāng)李村小學 山西浮山 042600)
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難點,也是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的基礎。識字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段要求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根據(jù)課程標準對識字的要求和新教材的特點,結合兒童的身心發(fā)展和認知規(guī)律,我在識字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類型,不同特征的生字,探索運用了多種識字方法,對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拓展識字途徑。提高識字效率,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的習慣,加深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具有非常顯著的效果。然而識字過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樣才能提高孩子們的識字質量呢?激發(fā)孩子識字興趣,教給孩子識字方法,培養(yǎng)孩子識字能力。怎樣才能做到使孩子對枯燥的漢字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并增強自我識字的能力呢?我認為可采用以下幾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選擇適合兒童年齡特征的話題,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使之樂意學。低年級的孩子天真活潑,合群,愛交朋友。
我通常的做法是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要想讓學生喜歡識字,首先得讓學生沒有心理負擔,敢于在課堂上暢所欲言,因此創(chuàng)設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至關重要的。只有親近學生,才能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接受知識。實踐證明,在這種氛圍下進行的學習,學生的興趣濃,主動性高,往往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采用直觀的教具,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低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較差,單憑教師的講述或學生的想像,很難對某個字產生深刻的印象。遵循教學的直觀性原則,恰當?shù)剡\用直觀教具,如字卡、詞卡的運用,尤其是電教手段,可以使復雜、抽象的教學內容顯得比較簡單,明確和具體。艷麗的色彩、生動的形象、動聽的聲音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不僅大大提高了學生識字的效率,還能很快領悟字詞的意思。實踐證明采用直觀的教學方式,能使生字的出現(xiàn)更為形象、自然,符合學生的形象思維,因而形成的印象就更為深刻。多表揚鼓勵低年級學生思想單純,愛聽好話,只要教師一表揚,便勁頭十足,往往會有出色的表現(xiàn)。特級教師高林生曾在一次講座中說過“要學會‘哄’孩子”,“要準備一百頂高帽給學生戴,要真心實意地給他們戴”。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以表揚為主,我常掛嘴邊的是“你回答得真好”“你真棒”“有進步了,老師真為你高興”……有時,學生說得好,我還會和學生一起鼓掌,于是學生學習的興趣就更濃了。
其次,要讓學生“會”學,必須運用多樣的識字方法。學生的興趣有了,那么該如何指導學生正確識記字詞呢,我歸納了如下方法隨文識字,語文教學中強調理解要聯(lián)系語言環(huán)境,要“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離不篇?!蔽覀兊淖R字教學也聯(lián)系語言環(huán)境進行識字。在識字教學時,我常常引導學生把字所在的詞拿出來,通過讓學生理解這個詞的意思來認識和理解這個字。如“瓏”、“璃”的認識我就先讓學生認讀理解‘玲瓏”、“玻璃”,再試記“瓏”和“璃”。在識字教學中,把學生熟悉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或者聯(lián)系課文來幫助識記,這樣會大大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
歸類識字從我們的漢這字的造法來看,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幾種,都有一定的規(guī)律,教學時,我們如果能夠幫助學生進行適當?shù)臍w類,即對學生提高識記效果有很大的幫助,又可以讓學生舉一反三,擴大識記的范圍。例如要認識的“鋼、釘、鐘、鈴、銅”都是形聲字,都帶有“金”。教學時,我就引導學生觀察、發(fā)現(xiàn)這些字的共同點和不同點,使學生得出結論“這些字都帶有‘金’的字,都跟金屬有關系”。同時進行拓展,讓學生想一想還認認那些字帶有“金”,然后進行了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認識了本課的生字而且還認識一些課外的生字,拓寬了識字面。編順口溜記憶法,這種方法不僅學生喜歡,而且效果很好,經常引導學生編一編識字順口溜可以促進學生思考,發(fā)展學生的思維。特別是一些形近字的辨別,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比如:間、小日回家大門關。問、小口敲門別開門。牛羊吃草,草兒青;吃完喝水,河水清。告:一口咬掉牛尾巴,小牛要去告媽媽。告:一口咬掉牛尾巴,小牛要去告媽媽。廳:小丁進廠。勝:月亮先生。特:牛吃土就長了一寸。冒:太陽變,眼睛高,染上就發(fā)燒。
每次講新課,我們就分組學習課文,小學生就積極主動向我說這個字應該這樣記,如:膝水木老人在賞月。說的太有意思。我為有這樣的學生而驕傲,自豪。還沒講新課前學生已經會默寫生字。從而也解決了識字難這個問題。
讓漢字與孩子的生活“更近”些。利用與小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電視、廣告、招牌以及商標等為媒體,引導兒童識字。如:學了“點”字后,引導學生思考:在什么地方見到過?學生一下子想起來了:這是“好吃點”的“點”。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洋”是“洋洋百貨”的“洋”,“張開翅膀”的“張”是“開張大吉”的張?!@樣的例子還有許許多多,簡直是不勝枚舉。這樣的學習,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識字量,還能發(fā)展學生的觀察能力,讓他們明白“時時處處皆語文”,從而學會在生活中學語文三、自做“識字課本”,引導學生把教材向課外延伸,讓孩子們的學習更“自主”些。識字教學需要課本,這是學習語文的憑借。然而識字僅僅靠幾冊課本是遠遠不夠的,因為課本能容納的東西實在是太有限了。至于生字的多義性,要在有限的課本中多次體現(xiàn),更是比較困難的事情。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把教材的學習向課外延伸,把學生學習生字與現(xiàn)實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把生活中接觸到的廣告牌、商品包裝物,還有各種報刊雜志,讓他們收集起來,剪剪、畫畫、貼貼,就成了圖文并茂的“識字課本”。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動手、動腦,體會收集、整理、編排的創(chuàng)造樂趣。識字教學充滿樂趣,只要我們多動腦筋,勤于思考,想出更多的好方法、好點子,學生的學習會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我們也會隨著學生的成長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