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禮醒
母親喜歡山歌,這是打小就知道的事情。
昨天周末,妻子回娘家吃飯,我便在家里帶孩子,讓母親休息一下。孩子睡著了,母親再次提起要我買張山歌光盤來聽的愿望。我知道這是母親想聽鄉(xiāng)音了。面對母親的這種訴求,我知道是無法辦到的,在深圳怎么可能會買到廣西環(huán)江老家的壯族山歌光盤呢?但是也不能讓母親失望,于是便試著到網上去搜索看看,沒想到竟然找到幾個老家人舉行山歌對唱時的視頻,制作雖然較為粗糙,畫面質感也較差,但聲音還算可以,我想這應該也足夠了,母親無非就是想聽聲音么,畫面再好對她來說也沒有多大的關系。再說,能聽充滿故鄉(xiāng)氣息的聲音,總比沒有的好吧。
當我將網絡上的山歌視頻播放出來后,在廚房中的母親一聽便激動地拿著凳子過來,靜靜的聽著。此時孩子正睡得香,我也陪著母親聽起來。剛開始不是很懂,但是聽著聽著就明白了。當遇到不理解時,母親便細心地給我解說。漸漸地我也體悟到了山歌中的種種睿智,以及故鄉(xiāng)人對美好生活的無比熱愛與向往。他們通過用各種大膽、夸張的比、興、賦的手法將壯族的語言融會到山歌里面,然后通過美妙獨特的聲音唱出來。每首山歌有四句,從謀劃到唱出來才十幾秒鐘,甚至幾秒鐘,有時候對方唱罷這邊緊接著就唱,沒有空余時間思考。這期間的反應速度更是令人嘆為觀止,太難得了。壯族人將他們心靈的真善美,將民族的淳樸與智慧,將壯語的奧秘與唯美匯編成簡單而又美妙、動聽、迷人的山歌里,而這些美好的東西只有聽得懂山歌的人才能體會得。
這是我第一次真正用心陪著母親聽山歌,也是第一次真正的用心去傾聽故鄉(xiāng)的山歌。這次聽山歌后,我明顯感受到母親的心情有了很大的變化。這點妻子也感受到了。
沒有讀過書的母親,不會講普通話,也聽不懂普通話,更不會用電腦。當看到我孩子出生后,她不顧自己大病初愈的微弱身體,獨自離開自己生活了五十多年的故鄉(xiāng),來到對他來說一切都很陌生的深圳給我?guī)Ш⒆印T谶@里,她幾乎村步難行,唯一能交流的對象便是我。于是很多時候我既是她說話的對象,也是她傾吐鄉(xiāng)情的寄托。但是當我上班后,她便只好一人和妻子在家,她們因為相互聽不懂對方的語言而無法溝通交流。每當帶著孩子無聊時,母親便自己輕哼著山歌自娛自樂,后來不知道何時開始,母親竟然不哼唱了,她要我給她買幾張山歌的光盤回來聽。
我的故鄉(xiāng)自古以來是個山歌泛濫的地方。
記得小時候,村里沒有通電,也不通路,全村人,唯一的娛樂方式便是對山歌。他們農閑時以歌會友,以歌傳情;農忙時,也唱著山歌,來順暢心情,活躍氣氛。最為熱鬧的要數(shù)村里人結婚、孩子滿月、入住新宅的時候。每當此時,村里的男女老少們便自發(fā)地張羅起各式各樣的山歌會,而每當這時候,母親即使很忙,也會抽空去聽聽,她不是唱歌者,但比唱歌的人更陶醉。
自從村里通電后,家家戶戶開始有了電視,于是村里的男女老少們便開始迷上了電視劇,唱山歌就越來越少了,只有逢大喜事時才有那么幾聲過場的山歌出現(xiàn),而且都是老人來牽頭。再到后來,隨著生活越來越好,尤其是桌球、麻將、各種牌技等的入侵,村里的山歌就徹底消失了影蹤。但是此時獨自兩人在家的父母親,卻對山歌產生著越來越濃厚的興趣。尤其是母親,自從我們都離開老家到外面謀生后,她對山歌的熱情近乎達到瘋狂的地步。每到街日,只要父親上街,她便交代父親,要是遇到新的山歌光盤就買回來。在聽山歌的過程中,每到盡興時,母親便用山歌挑釁父親,逗著父親開腔與她對唱。父親有時候能應付,更多時候則選擇微笑以對。
幾年前,考慮到老家的電視比較老舊,于是我們便重新給買了個大點的液晶電視回去。但是父親見后卻不怎么高興,他說買這個東西多浪費。有錢還不如幫我們換個好點的DVD,好讓我們放各種格式的山歌光盤呢。說得我們都不知所以,還好我知道父母兩人的往事背景,要是換作我妻子,她肯定不明白我父親的心情了。每當想起此事,我便想起父母那可憐的身世。
父母兩人生于1958年,生在這一年的人,都很苦,這一年生在老家環(huán)江縣的人更是苦上加苦,那是個饑餓的年代,父母親的父親就是在那一年被活活的餓死的,死時才二十出頭。和他們同樣被餓死的,還有他們二十幾口其他的親人。父母兩人從此都成了孤兒。因為是孤兒他們打小就顯得低人一等,更是沒有機會進入校門識字,以致到現(xiàn)在連普通話也不會聽,不會講,甚至連老家的官方語言桂柳話也不會。對于父母親而言,再好的電視節(jié)目對他們來說還不如山歌更讓他們內心產生共鳴。在他們眼里,一個幾百塊錢的DVD當然比數(shù)千元錢的5、60英寸大電視更值錢。為了聽山歌,父母收藏了各式各樣的山歌光盤。裝滿了家里的電視柜、床頭柜、桌柜,甚至連衣柜里也都裝滿了他們的山歌光盤。他們無聊時聽,孤單時聽,高興時也聽。山歌儼然成了他們生活的一部分。
這兩年,隨著生活逐漸穩(wěn)定,也想將父母接下來跟我一起生活,但他們總以還沒有老到要你們養(yǎng)的地步為由拒絕了。我想他們除了無法放棄祖祖輩輩的土地情緣外,更為重要的原因大概就是因為語言的不通,以及無法割舍的故土情吧。當一個人無法聽懂別人的表達內容,也無法將自己的想法傳達出去時,內心是多么的痛苦。
去年底,女兒蒙釋然出生后,父母高興之余,便松動了不來深圳的態(tài)度。但最終也無法達成共識,母親似乎忘記了自己的語言障礙,說一起來深圳,但是父親則表示無法將老家的一切丟掉不管。最終兩人達成協(xié)議,由母親一人先來深圳,父親則在家。按他的話說是幫我守住老家的家當,其實在我眼里家里也沒有啥值錢的東西,但是聽完故鄉(xiāng)的山歌,卻讓增添了不少故鄉(xiāng)的情感,或許很多物質的東西不值錢,但是那份故鄉(xiāng)的情感卻無價,父親給我的,或許正是一份故鄉(xiāng)的回憶和向往吧。
母親雖然愿意來深圳了,但是麻煩事情卻沒有因此消除。主要還是母親的語言問題。母親不會講普通話,也聽不懂普通話,而我妻子是外省人,更不會也聽不懂我們老家的土話。在我上班的時間內,他們兩人各自不明白對方的表達方式,也無法進行有效的溝通。因為語言的障礙,母親來深圳這幾個月來,連出門下樓的次數(shù)都寥寥無幾。無法溝通的母親在思念鄉(xiāng)情時,便給老家的父親打電話,剛開始父親還好,但是久了,每次總說差不多相同的話的時候,農忙時父親就變得煩躁起來,每次沒通話幾分鐘他便找各種理由掛電話,說自己在忙著呢,在種核桃呢,在喂豬呢,說著就掛了電話。母親最后沒有辦法,便以要求父親幫她寄幾盒山歌的光盤過來。但父親最終不知道何緣故,一直沒有寄,這讓母親的心情越來越低落。
如今因為上網找到了山歌,讓我填補母親內心的那份思鄉(xiāng)的心情,在圓了母親鄉(xiāng)情的同時,也讓我對故鄉(xiāng)多了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