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 霍慶濤 雷云
冊亨縣“五事工作法”立足農村實際,零距離、快捷化、簡便式為群眾服務,真正實現“觀念有提升、作風有轉變、問題得解決、群眾得實惠”,使黨群干群關系更密切。
如何讓老百姓的合理訴求及時得以解決?如何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tài)?如何解決好聯系和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
2012年5月起,黔西南州冊亨縣創(chuàng)新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推行“群眾公開提事、聯席會議議事、民主表決定事、定點集中辦事、嚴格制度監(jiān)事”的“五事工作法”。目前,全縣14個鄉(xiāng)(鎮(zhèn))、123個村通過深化“五事工作法”,為群眾辦實事4623件。
“群眾最希望辦哪些事,我們問需于民;事辦得如何,我們問效于民?!笨h委書記方俊介紹,“五事工作法”使村民自治水平得到提高、基層資源得到統籌、黨群干群關系更加密切,形成干部關心群眾、群眾相信干部的良好局面。
服務體系要以群眾為主體
4月26日,正值丫他鎮(zhèn)板其村趕集,也是丫他鎮(zhèn)推行村級治理“五事工作法”的集中辦公日。鎮(zhèn)黨委書記李尚成帶著南華糖廠農技師趕到離鎮(zhèn)政府28公里的板其街上,鎮(zhèn)駐村干部黃維、羅建榮和村組干部林昌兵、黃佳華已在集市上擺好攤位。3米長的攤位前,已是人頭攢動。
“農藥好久到嘛?現在甘蔗地的蟲有點厲害了!”幾個圍在攤位前的農民搶著問。
“別急,上個趕場天你們反映甘蔗長蟲的事,鎮(zhèn)里已經跟我們廠里聯系了,藥明天就到了?!蹦先A糖廠農技師回答道。
說到做到。4月27日13時左右,南華糖廠工作人員將敵百蟲7件、速殺特7桶、噴霧器20臺等送到村民家里,受蟲災的近6千畝甘蔗得以及時殺蟲。
“一套好的服務體系,就是應該以群眾為主體,讓群眾說了算,讓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方向更明、措施更實、群眾滿意度更高。”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魯永明說。
丫他鎮(zhèn)有丫他、板其、板街三個趕場點,每個趕場點的趕場日期均不同。鎮(zhèn)黨委決定,將趕場天設為村級“集中辦公日”,在趕場點設立群眾接待處,由1至2名鎮(zhèn)黨委、政府班子成員帶隊,組織駐村干部、村組干部集中為群眾辦事,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答復群眾反映的問題,解決議定的各項事務,并全程代理村級不能辦理的各項事宜。
魯永明介紹,集中辦事時,先由群眾接待處對群眾提出的事項進行收集整理,能夠當場解決的立即進行答復和處理;不能當場解決的,限時辦結,由鎮(zhèn)相關部門五日內將辦理情況書面返回群眾接待處,群眾接待處在趕集時及時答復群眾。
每月10日前,通過“從上到下”和“由下到上”兩條渠道,由村黨支部、村民委員會和黨員、群眾進行公開提事,傳達鎮(zhèn)黨委政府近期工作安排、召開群眾會議事或定期開啟“五事”意見箱收集意見(群眾當場不好說的訴求,可將意見以書面形式投入意見箱),由黨支部、村民委員會對提出事項進行收集整理,初步確認村級近期需要辦理的具體事項和工作方案,匯總形成議題。
每月25日,村黨支部、村民委員會召集由全村“兩委”成員、村其他組織成員、黨員代表及群眾代表參加的會議,按照介紹議題、討論分析、形成意見的程序,討論各項議題,逐一明確落實責任、具體措施、目標任務和完成時限,并將討論結果張榜公示5天。隨后,根據張榜公示的情況再次召開黨員群眾會議,對各項議題進行討論和表決,駐村干部到會指導監(jiān)督,實行簽到,詳細記錄,確保決策規(guī)范。遇到緊急情況不能召開會議表決時,決策后及時向群眾說明相關情況。
與此同時,嚴格執(zhí)行村級黨務政務公開制度,每季度對村級黨務政務情況進行公開;村級換屆離任審計制度,由鎮(zhèn)紀委對任期內和離任的村常務干部進行審計;公開接受質詢制度,每逢趕場天接訪中心人員和村常務干部在集中辦公點公開接受群眾質詢;半年述職評議制度,村常務干部每半年向鎮(zhèn)黨委、政府及廣大黨員、村民述職,公開接受人民群眾評議和監(jiān)督,讓村級事務公開透明。
群眾的事就是黨組織的事
將取錢、看病等民生服務納入黨組織服務平臺,會不會超出了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范疇?冊亨的回答是,服務型黨組織就是要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凡是為群眾服務的事情,都是黨組織要做的事情。
4月17日,冊亨縣工商局一行5人在達央趕場天趕到該鄉(xiāng)開展“鄉(xiāng)村流動服務站”便民服務活動。當天,執(zhí)法人員針對如何申辦個體營業(yè)執(zhí)照、微企營業(yè)執(zhí)照和農資、消費維權等問題作了耐心細致的解答,又在市場巡查過程中,在流動攤點上發(fā)現并收繳了過期食品娃兒樂果凍77公斤。
建立“鄉(xiāng)村流動服務站”,是冊亨縣建設服務型黨組織的一項舉措。在原有便民利民服務的基礎上,“鄉(xiāng)村流動服務站”涵蓋黨務、政務、警務、法律、文化、科技、衛(wèi)生、救助等一系列服務項目,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最直接、最便捷、最優(yōu)質的服務。目前,全縣建立鄉(xiāng)村流動服務站共83個。2013年,達央鄉(xiāng)群眾安全感為86.62%,比2012年上升64位,排名黔西南自治州137個鄉(xiāng)(鎮(zhèn))第一位。
在者樓鎮(zhèn)羊場村,經過村民表決,全村推廣種植“辛香2號”辣椒。眼下辣椒獲得豐收,從4月15日以來,通過者樓蔬菜協會的牽線搭橋,來自湖南、四川、重慶等客商紛紛開著大貨車來到公路旁的早熟蔬菜臨時交易點,就地收購菜農們采摘的新鮮辣椒。村民黃仕由請來10多個幫手在田里埋頭采摘,就地賣出,轉眼就掙了10多張百元大鈔。
八渡鎮(zhèn)者弄村駐村干部羅仕輝,主動將“五事工作法”搬到村里,積極組織村組干部在村綜合樓前“擺攤”,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答復群眾反映的問題。為及時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他經常走村串戶收集民情,“圍堵”書記鎮(zhèn)長幫忙。駐村一年多來,他共接待村民700余人次,幫助辦理實事50余起,完成村民屋面改造143戶,幫助50戶村民養(yǎng)殖綠殼蛋雞、25戶養(yǎng)羊,帶動村民發(fā)展甘蔗產業(yè)550畝?!盀槔习傩辙k事就是要實在,每天都吹得天花亂墜,卻不能為人家辦好一件事,這樣的人就不配當駐村干部,不配得到老百姓的信任?!边@是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轉作風讓群眾得實惠
“五事工作法”這一全新的服務手段,能夠真正為百姓解決一些最現實的問題,真正實現“觀念有提升,作風有轉變,問題得解決,群眾得實惠”。
慶坪鄉(xiāng)四合、聯豐兩村距離鄉(xiāng)政府駐地路途遙遠、交通不便,村民添置生活用品很不方便,只能到毗鄰的冗渡鎮(zhèn)趕集購買。慶坪鄉(xiāng)政府考慮到兩村群眾趕集都要到馬熊灣的交通路口匯合,決定在該地建立“四合、聯豐便民利民服務工作站”,兩村駐村干部、村干部、鎮(zhèn)窗口部門和涉農部門等工作人員在冗渡趕集時到服務站,開展法律法規(guī)和惠農政策咨詢、接待群眾來訪,傾聽群眾意見,現場為群眾辦理和解決相關問題。據統計,建立以來,共接待群眾120余人次,為群眾辦理實事23件。
縣衛(wèi)食藥局以“轉作風、走基層,抓培訓、提素質、嚴監(jiān)管、保健康”為服務宗旨,聯合縣計生局、縣婦幼保健院、縣疾控中心等部門組成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流動工作隊,送醫(yī)送藥下基層,幫助群眾搭脈診斷、免費測量血壓,免費發(fā)放藥品,提供細致貼心的醫(yī)療服務,受到群眾的一致好評。
冊亨“五事工作法”通過一件件看得見、摸得著的惠民實事,從源頭上預防和化解了不穩(wěn)定因素,更好地發(fā)揮了基層黨組織作用,實現了干部關心群眾、群眾相信干部的良好局面。立足農村實際,以農民生產生活需求為導向,積極拓展政務、商務、社會化服務,零距離、快捷化、簡便式為群眾服務,其探索對農村地區(qū)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有利于進一步密切聯系群眾,提高農村服務型黨組織建設水平。(責任編輯/姚 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