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維芬
悅讀是指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滿懷喜悅、幸福、深情,能夠與作者進行心靈的對話,徜徉在文章的意境中,傾聽文字最美的聲音,感受文中主人公的喜怒哀樂。悅讀較之于閱讀是品味的提升,是一種理想的閱讀境界。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喜歡閱讀,享受閱讀,從閱讀中汲取知識的養(yǎng)料,從閱讀到悅讀,我們的語文課堂才能變得更加精彩,學生才能獲益無窮。
熟讀課文是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基礎,也是學生悅讀的前提。教師在教學中要從引領學生熟讀課文入手,循序漸進地領會課文,實現閱讀教學目標。首先,要讓學生學會課前預習,在學習新課文之前,讓學生通過預習課文,對課文形成基本的認識,同時提出在閱讀中發(fā)現的問題;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參與閱讀的興趣,讓學生主動閱讀課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喜悅。
比如,在執(zhí)教《第一朵杏花》這篇課文時,我是這樣引導學生閱讀課文的:首先布置學生預習閱讀,讓學生去搜集有關科學家竺可楨的相關資料,由此為學生體會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奠定了基礎;其次,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初讀課文,糾正讀錯的生字以及讀得不標準的長句。在教師范讀課文后,讓學生對課文進行了正確的分段,并深入體會段意;最后,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通過自由讀、分角色朗讀的方式,去探討問題的答案。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一步步深入地體會了科學家竺可楨的思想品質,對他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生發(fā)出由衷的贊嘆和敬佩。學生在最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對課文由“閱讀”提升到了“悅讀”,愉悅、歡暢的情緒,讓他們的閱讀變得激情飽滿,他們似乎感受到了每一句、每一字所發(fā)出的美好聲音。
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閱讀方式的創(chuàng)新策略也不斷推出。通過對教學實踐的總結,筆者認為讓學生從閱讀到悅讀,還要注重情感因素?!案腥诵恼?,莫先乎情”,教師要善于結合課文的內容,進行恰當的情境設置,這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也能加深學生對課文中所刻畫的藝術形象的理解,情境設置的方式很多,如扣人心弦的導語,與課文意境相融的音樂等,都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閱讀,
比如,在執(zhí)教《讓我們蕩起雙槳》這篇課文時,我做了這樣的導入:“同學們,我今天給大家?guī)砹艘皇缀芎寐牭母枨?,老師會唱,你們也會唱,想不想聽?現在老師就開始播放這首歌,在你聽的時候,請打開課文,看看這首歌和我們將要學習的課文有什么關系呢?”這樣的導入,符合小學生好奇心強的心理,很好地激發(fā)了他們閱讀課文的興趣。再如,在執(zhí)教《美麗的南沙群島》這篇課文時,我首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美麗的南沙群島的照片,并解說道:“圖片上就是美麗富饒的南沙群島,是我們偉大祖國的南大門?!睂W生們對祖國海疆的情愫在情境氛圍的促發(fā)下萌生,對課文閱讀產生了美好的向往。
每一個人都希望能得到別人的鼓勵和肯定,這也往往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重要支撐。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更珍視老師對自己的激勵性評價。在閱讀教學中,為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學生在閱讀中的亮點,給予他們積極的評價,即使學生的朗讀出現了一些不盡人意之處,教師也要進行巧妙靈活的引導和鼓勵,讓學生對自己的閱讀產生自信心。教師評價的語言要做到因人而異,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充滿真誠、真實、愛意的評價,感受到成功的愉悅感,從而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并上升到悅讀的境界之中。
比如,我在執(zhí)教《但愿人長久》這篇課文時,對于學生的閱讀進行了這樣的提問:“同學們,中秋節(jié)是我們中華民族親人團聚的節(jié)日,假如你和蘇軾一樣,身處異鄉(xiāng),你該怎樣來讀課文的第二段呢?”學生有的回答說,我會讀出一種對弟弟的思念;有的說,我會讀出身在異鄉(xiāng)的孤獨感;還有的說,我會讀出作者的傷感來。對此,我逐一進行了肯定的評價,并概括說:“同學們都回答得很好,感受到了作者的思想情感,那么,請你們按著自己的理解給大家讀一讀吧?!边@樣的教學方式,挖掘了學生對課文的個性化的見解,同時也給予了他們鼓勵,對接下來的朗讀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總之,閱讀是十分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要通過多種教學策略,讓學生熟讀課文,感受喜悅,運用靈活的方式,以情促讀,并關注在閱讀中出現的亮點,給予積極的評價,讓語文課堂因為悅讀而活力無限,精彩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