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金 陳甘海 李金庭 丁燕晶 黃文平
重型顱腦損傷(SCCI)是各種外傷中最嚴重的損傷,傷殘率及病死率較高,是臨床救治的重點和難點[1]。老年顱腦損傷是腦損傷中的一種特殊類型,約占8%~15%,該型顱腦損傷治療效果差,死亡率高[2]?;颊卟煌潭群喜⑿姆喂δ懿蝗⑻悄虿?、高血壓病、營養(yǎng)不良等慢性疾病。掌握老年人重型顱腦損傷特點,精確液體管理,合理治療,對降低病死率有重要的意義。本科對老年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應用PICCO技術進行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根據(jù)脈搏輪廓心輸出量(PCCO)、胸腔內血容積指數(shù)(ITBVI)、全心舒張末容積指數(shù)(GEDVI)、血管外肺水指數(shù)(EVLWI)、中心靜脈壓(CVP)等參數(shù)進行管理。PICCO利用熱稀釋法,通過中心靜脈導管注入冰鹽水,動脈導管溫度探頭測定溫度變化曲線,來測定單次的心輸出量。通常需要測定3次心輸出量求平均值來校正PCCO,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0月-2013年12月本院重癥醫(yī)學科收治的38例老年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入院時GCS評分均為4~8分,符合重型顱腦損傷標準,4~5分者8例,6~8分者30例,單側硬膜下血腫12例,其中合并腦疝4例;硬膜外血腫8例,其中合并腦疝2例;額顳葉腦挫傷8例;外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6例;彌漫性軸索損傷2例;小腦挫裂傷2例。患者年齡均≥60歲,符合老年人診斷標準。部分患者不同程度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血壓病、營養(yǎng)不良等慢性疾病。排除診斷標準:GCS評分3分往往為腦疝晚期,不納入研究范圍。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19例。研究組19例患者中,男11例,女8例;年齡60~85歲,平均70歲;其中外科手術6例,研究組采取留置中心靜脈導管及行PICCO監(jiān)測。對照組19例患者中,男12例,女7例;年齡60~84歲,平均69歲;其中外科手術6例,對照組采取留置中心靜脈導管。兩組患者的既往病史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的比較 例
1.2 方法 物品準備:中心靜脈導管1套,PICCO套件1套(包括1個溫度傳感器,1個帶有動脈壓力測量腔的熱稀釋導管),PICCO監(jiān)測儀(型號PC8100),4 ℃無菌冰鹽水100 mL,肝素鈉鹽水(250 mL鹽水加肝素鈉0.4 mL鹽水),加壓袋,穿刺消毒物品。
1.2.1 對照組 對照組入院后或術中留置中心靜脈導管,常規(guī)治療根據(jù)尿量、平均動脈壓、中心靜脈壓、心率等指標指導補液,給予神經科常規(guī)脫水、利尿、機械通氣、氣道管理、預防感染、營養(yǎng)支持等治療。
1.2.2 研究組 研究組入院后或術中留置中心靜脈導管、行PICCO連續(xù)監(jiān)測。監(jiān)測指標:(1)心排出量指數(shù)CI;(2)全心舒張末容積指數(shù)(GEDVI)、胸腔內血容量指數(shù)(ITBVI);(3)血管外肺水指數(shù)EVLWI;(4)每搏量變異(SVV)。不同時間段PICCO進行連續(xù)測定,根據(jù)當時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進行液體管理、使用血管活性藥物或者調整呼吸機參數(shù)。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1周行GCS評分,評估既往病史及營養(yǎng)狀況,并記錄呼吸機輔助通氣時間、ICU住院時間,評估急性肺水腫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以及死亡率。1個月后按GOS評分評定兩組預后,GCS評分>8分為恢復良好。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及治療后1周GCS評分的比較 兩組治療前的GC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后1周的GCS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及治療后1周GCS評分的比較(s)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及治療后1周GCS評分的比較(s)分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1周研究組(n=19)6.34±1.5 8.85±2.02對照組(n=19)6.35±1.6 7.05±1.15 P值 >0.05 <0.05
2.2 兩組呼吸機輔助通氣時間、ICU住院時間、急性肺水腫發(fā)生率和死亡率的比較 經過治療后,研究組的呼吸機輔助通氣時間、ICU住院時間均明顯少于對照組,急性肺水腫發(fā)生率及死亡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 兩組治療1個月后恢復情況的比較 經治療1個月后,研究組的恢復良好率68.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31.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3 兩組呼吸機輔助通氣時間、ICU住院時間、急性肺水腫發(fā)生率和死亡率的比較
表4 兩組治療1個月后恢復情況的比較
老年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臨床上并不少見,多為摔傷、車禍傷,受傷機制多為減速性損傷。原發(fā)性腦損傷重,原因可能與老年人顱骨骨質疏松、脆性大、抗暴力性能差和腦組織不同程度地萎縮,其所占顱內容積比相對較小,因而頭部受外力作用時,腦組織移位性損傷重等有關。常見腦挫裂傷、大量硬膜下、硬膜外血腫、彌漫性軸索損傷等,因而意識障礙程度深且持續(xù)時間長[3]。老年患者多合并原有慢性疾病,如合并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與重型顱腦損傷相互影響,形成惡性循環(huán),導致病情惡化,引起腦損傷加重及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且急性肺水腫、外傷性腦梗死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更高,病死率、致殘率高,預后差[4]。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除進行手術治療外,亞低溫治療也是其中的重要治療手段,亞低溫治療可以使腦組織的損害減少到最低限度,改善顱腦損傷患者神經功能預后,所以亞低溫治療時對于老年患者液體管理更要精細[5]。因此,在臨床救治過程中,重視對并發(fā)癥的預防和積極治療,精確液體管理,保證腦灌注,減輕心臟負荷,能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和致殘率。
PC8100PICCO監(jiān)護儀是一種新型容量監(jiān)測設備,它能連續(xù)監(jiān)測患者的脈搏輪廓心輸出量(PCCO)、心功能指數(shù)(CFI),更主要的是它所提供的一些對臨床具有特殊意義的重要監(jiān)測指標,使危重癥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的準確性得到進一步提高,如PICCO監(jiān)測胸腔內血容積指數(shù)(ITBVI)、全心舒張末容積指數(shù)(GEDVI)、血管外肺水指數(shù)(EVLWI)等參數(shù)[6]。根據(jù)PICCO監(jiān)測數(shù)據(jù)指導補液,可改善血流動力學狀態(tài),維持重要器官血液灌注,防止多器官功能障礙的發(fā)生[7]。老年患者重型顱腦損傷,因心肺功能不全,需要精確測定心臟前負荷、血管外肺水等指標來指導容量治療,神志、心率、血壓、尿量和中心靜脈壓等傳統(tǒng)觀察指標在指導容量復蘇時有一定局限性,如HR、CVP、MAP和SI之間的相關性比較差,特別是中心靜脈壓指標不能準確地評估機體的容量狀態(tài),也不能較好地評價心臟的容量反應性[8-9]。PICCO在全面反映血流動力學參數(shù)與心臟舒縮功能變化的同時,還可以測定肺部的生理變化。研究表明,老年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尤其在合并心肺功能不全時較容易出現(xiàn)肺部滲出,且較早出現(xiàn)臨床表現(xiàn),導致呼吸機輔助通氣時間長,ICU住院時間延長。PICCO可以監(jiān)測EVLWI,能夠更及時地發(fā)現(xiàn)肺水腫,防止在補液過程中肺水腫的進一步加重,影響患者預后[10]。Michard等[11]研究證實,與CVP、PAWP相比,ITBVI、EVLWI能更準確地反映心臟前負荷。通過PICCO監(jiān)測ITBVI、EVLWI指標指導重型顱腦損傷并發(fā)急性肺水腫患者輸液量、輸液速度的控制以及脫水藥、利尿藥、血管活性藥物調整,能改善提高重型顱腦損傷并急性肺水腫患者的搶救成功率[12]。SVV同樣可以準確預測機體對容量負荷的反映性,指導圍術期液體治療,且明顯優(yōu)于心率、血壓、CVP等靜態(tài)血流動力學指標[13]。PICCO用于監(jiān)測老年患者圍術期血流動力學變化,指導液體治療,對于術中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有重要意義[14]。
綜上所述,連續(xù)監(jiān)測老年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血流動力學指標,具備手術指征積極手術,規(guī)范化綜合治療[15],更好地評估患者液體負荷及全身灌注情況,精準地控制液體復蘇,可以預防急性肺水腫、外傷性腦梗死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降低死亡率,能夠更好地改善預后。
[1]Marshall L F.Head injury:recent past,present,and future[J].Neurosurgery,2000,47(3):546-561.
[2]周克城,陳平,許錦成,等.老年顱腦損傷234例臨床特點及診治探討[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03,9(14):18-20.
[3]陳治標,陳謙學,魏婕,等.112例老年人急性重型顱腦損傷的特征與救治分析[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07,12(1):16-18.
[4]王龍珍.老年人急性重型顱腦損傷的臨床特征與預后分析[J].醫(yī)學綜述,2010,16(17):2717-2718.
[5]韋耀剛.重型顱腦損傷早期亞低溫治療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2,9(3):35-36.
[6]姜天樂,趙斌江.PICCO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應用進展[J].中外醫(yī)學研究,2009,7(12):50-52.
[7]曾元英,曹一飛,郭劍鋒,等.PiCCO導管法與其他方法評估血容量的對比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2010,112(2):4-7.
[8]王榮輝,林正佳.PiCCO監(jiān)測技術在嚴重膿毒癥患者輸液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11(16):153-154.
[9]曾元英,曹一飛,郭劍鋒,等.PiCCO導管法與其他方法評估血容量的對比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2010,112(2):4-7.
[10]Fernandez-Mondejar E,Rivera-Fernández R,García-Delgado M,et al.Small increases in 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are accurately detected by transpulmonary thermodilution[J].J Trauma,2005,59(6):1420-1424.
[11]Michard F,Alaya S,Zarka V,et al.Global end-diastolic volume as an indicator of cardiac preload in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J].Chest,2003,124(5):1900-1908.
[12]李金庭,陳甘海,丁燕晶.PICCO在重型顱腦損傷并神經源性肺水腫患者搶救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12):57-58.
[13]劉松橋,邱海波,楊毅,等.每搏輸出量變異度和胸腔內血容量指數(shù)對失血性休克犬容量狀態(tài)的評價[J].中華外科雜志,2006,44(17):1216-1219.
[14]葛寧花,丁明,薛張綱,等.擴容治療對老年患者血液動力學和血管外肺水的影響[J].中華麻醉學雜志,2001,21(8):459-462.
[15]陳大剛,趙靜,陳祥瑞,等.顱腦損傷64例治療臨床體會[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8(19):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