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不對稱需求對中印關系的影響

        2014-05-25 00:33:02葉海林
        印度洋經濟體研究 2014年1期
        關鍵詞:中印關系印度

        葉海林◎

        不對稱需求對中印關系的影響

        葉海林*◎

        本文對中印關系的各個方面進行了解構,并對影響中印關系現狀與未來的主要參數進行了定性與排序。認為中印關系保持基本穩(wěn)定的現狀主要是雙方回避結構性矛盾,寄希望于未來力量對比對本方更加有利時再加以解決的心態(tài)造成的,雙邊關系并沒有建立長期穩(wěn)定的共識基礎,存在較大的不確定風險。文章還提出,基于需求的不對稱特性,中印關系中實力較弱的一方印度反而處于更加主動和有利的態(tài)勢,而中國所要處理的則是如何妥善應對次要戰(zhàn)略方向挑戰(zhàn)的問題。

        中印關系 不對稱需求 戰(zhàn)略方向

        中印關系是中國南亞學界長期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問題之一。研究中印關系的論文在中國兩大專門研究南亞區(qū)域事務的雜志——中國社科院主辦的 《南亞研究》及四川大學主辦的 《南亞研究季刊》中始終保持較高的刊載比例。2010年以來,作為季刊,平均每期登載論文12篇的 《南亞研究》一共發(fā)表了19篇專門討論中印關系的文章,占全部論文刊載量的13%?!赌蟻喲芯考究吠黝}的論文刊載量也相當引人注目,2012年第一期至2013年第三期,一共刊載了12篇專門研究中印關系的論文①《南亞研究》近年來刊載的中印關系論文主要有:《印度主流英文媒體報道與公眾輿論對華認知》,唐璐,2010年第1期;《中印關系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張貴洪,2010年第1期;《尼赫魯政府的對華邊界政策:分析框架》,馬榮久、牛軍,2010年第2期;《印度制造中印關系不和諧音原因探析》,楊值珍,2010年第3期;《中印政治關系的內涵與特點》,趙干城,2010年第4期;《中印兩國對外投資比較研究》,趙洪,2010年第4期;《中印國際競爭力比較》,趙建軍、車嬌,2010年第4期;《印度崛起對中國地緣政治的影響》,劉少華、高祖吉,2011年第2期;《巴基斯坦視角下的中印關系》,[巴基斯坦]AmnaYusafKhokhar,2011年第2期;《中印經濟發(fā)展階段比較研究》,趙江林,2011年第2期;《中印參與自由貿易區(qū)比較研究》,楊思靈,2011年第2期;《威懾視角下的中印邊界爭端研究》,劉會軍,2011年第3期;《印度的印度洋戰(zhàn)略與中印關系發(fā)展》,陶亮,2011年第3期;《金磚國家合作機制與中印關系》,[印度]辛仁杰、孫現樸,2011年第3期;《印度對中國崛起的認知》,鄭斌、許少民,2011年第4期;《尼赫魯政府關于中印邊界問題的單邊主義及其對1954年 〈中印協(xié)定〉的解讀》,呂昭義、林延明,2012年第1期;《印度的安全保護主義與中國》,司樂如,2013年第2期;《反殖主義與尼赫魯對華政策的轉變》,鄧紅英,2013年第2期;《印度的 “西藏情結”及其對中印關系的影響》,亢升,2013年第2期,等等。。

        然而對上述論文所采取的研究方法進行分析就不難發(fā)現,多數論文是對中印關系的某一個維度進行較為細致的考察?;诓煌难芯烤S度,得出的結論往往是針鋒相對的。研究安全與戰(zhàn)略問題的論文,對中印關系的結論往往比較悲觀;而研究經濟與文化問題的,則普遍要積極得多;至于對中印進行比較和對照研究的論文,則至少相當一部分存在著立場決定觀點、論據采納不平衡的問題。中印兩國都是大國,進入21世紀以后,雙邊關系所涵蓋的范圍越來越廣,內容越來越豐富,跨度也越來越大。

        中印雙方存在著尖銳的、就本質而言不可調和的領土爭端,其中一個國家還公然容留被另外一個國家視作叛國者的所謂 “流亡政府”;在經濟上,雙方卻又互為重要的貿易伙伴;在地區(qū)安全架構上,一方的 “全天候全方位”朋友在另一方看來卻構成了對自己最直接的安全威脅,任何一方的海軍力量進入另外一方的習慣活動區(qū)域時,都會引發(fā)后者程度不同的不安情緒;與此同時,雙方卻又在許多重大國際問題上持相同或者相似的立場,都不愿意看到這個世界由一個大國所掌控,在擴大發(fā)展中國家國際政治和經濟事務發(fā)言權方面,雙方經常表達一致訴求。但當遇到諸如聯(lián)合國安理會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改革等實際問題時,各自的立場又往往出現細微但至關重要的差別。兩國的領導人和外交官在各種場合強調對雙邊關系的重視和對對方的尊重,雙方的媒體在談到對方的時候則基本上態(tài)度消極……當面對中印關系框架內這一大堆互相矛盾彼此沖突的現象時,必然會出現的一個問題——什么才是中印關系的本質?

        這幾乎是一個無法回答的問題,答案既涉及到雙方對對方的評價,也涉及到在雙方看來,雙邊關系架構內的哪些因素比另外一些因素更加重要。如何認識20世紀最后十年以及21世紀以來的中印關系,這兩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彼此之間的關系未來將會怎樣,能否從定性分析的角度為中印關系概括出一些基本特征,甚至是否有必要進行此類嘗試,都是存在爭議的問題。

        一、對1950年代以來中印關系演變歷程的簡要回顧與考察

        用始創(chuàng)于20世紀50年代的一句用來形容中印關系的口號及其后續(xù)演進版本,來概括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半個世紀以來的雙邊關系發(fā)展歷程是比較貼切的。從1950年代雙邊關系蜜月期的“中印人民是兄弟”(Hindi-ChineBhaiBhai),到邊界戰(zhàn)爭后的“中印人民再見了”(Hindi-ChiniBye-bye),直至1990年代伴隨著中印之間貿易聯(lián)系不斷加強出現的“中印人民做做買賣”(Hindi-ChineBuyBuy),中印關系的發(fā)展可謂歷盡波折。

        不過,在21世紀前,中印兩國都不具備改變各自所在地區(qū)地緣結構態(tài)勢的能力,外交視野也基本上局限在本地區(qū)內,中國主要關心東亞與東南亞事務,而印度則持續(xù)把視線集中在自己的鄰國巴基斯坦。受到可動用資源以及戰(zhàn)略意圖的雙重限制,自1962年中印邊界戰(zhàn)爭直至20世紀90年代,中國與印度之間的關系總體而言較為冷淡,呈現出安全單維特征,也即中印兩國在處理與對方的關系時,往往把安全作為第一甚至唯一的考量要素。這一時期中印雙方的政策基本上是在對抗與不對抗之間搖擺,至于因為各種 “機緣”確定了暫時不對抗的策略以后,雙方也不知道能做些什么,似乎不對抗就已經令北京和新德里滿意了。

        然而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印關系卻出現了相當引人注目的變化。雙方在安全領域繼續(xù)互不信任,經濟合作卻不斷得到提升;邊界問題上展開了10多輪“特代”會晤,除了多年前就確定了解決邊界問題的政治指導原則以外,始終裹足不前;中國終于承認錫金是印度的一個邦,而印度也確認了西藏自治區(q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的一部分的立場——在中印建交后的半個世紀里,印度很少使用西藏自治區(qū)這一概念,充其量用簡稱西藏指代,不過同時印度依然容留達蘭薩拉的 “西藏流亡政府”;由于相對于伊斯蘭堡的力量優(yōu)勢越來越大,印度不再經常性地要求中國澄清自己的巴基斯坦政策并非針對印度,但日益自信的印度又開始糾結中國是否接受印度已經崛起為世界大國;中國則一方面高度重視印度在以 “金磚五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中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又不肯仿效其他四個聯(lián)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公開贊成印度 “入?!薄鋵嵠渌膰矎奈垂_承諾印度 “入?!睉撓碛兄陵P重要的否決權;非常能說明中印關系矛盾性的一個現象是,兩國領導人用相對頻繁的高層接觸反復強調中印是合作伙伴而非競爭對手更不是對抗敵手這一認知,而兩國的媒體在提到對方的時候,卻往往持負面立場。

        20年來,中印關系發(fā)展迅速,成就斐然,然而也矛盾重重,雙邊關系中出現了許多互相沖突互相掣肘的要素,這是此前將近半個世紀所未曾出現的。2005年時任中國總理溫家寶訪問印度期間,中印雙方同意建立 “戰(zhàn)略性合作伙伴關系”。2006年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印度期間,雙方發(fā)表了共同聲明,提出了十點發(fā)展戰(zhàn)略來提升雙邊關系。胡錦濤主席是十幾年來第一位訪問印度的中國國家主席,為中印在新世紀關系的進一步發(fā)展奠定了基石。2013年,中國共產黨18大以后,新任中國總理李克強首次出訪就將目的地選擇在了印度和巴基斯坦,開創(chuàng)了中國新任總理首個出訪地為南亞次大陸的先河。不但如此,在這一年內,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也對中國進行了正式訪問。盡管這一現象具有一定的個人因素和偶然性①曼·辛格總理將在2014年印度大選期間正式退休,2013年秋季的對華回訪將是這位年逾古稀的總理最后一次以印度政府首腦的身份到北京。這一因素對中印兩國政府首腦年內實現互訪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但這畢竟是中印兩國行政首腦首次實現一年內的互訪,象征意義重大。

        目前,中印已是彼此十分重要的貿易伙伴,2011年中國成為印度第一大貿易伙伴②印度2013財年4-10月,印度對中國出口72.26億美元,自中國進口305.11億美元,進出口總額達377.37億美元。中國重新成為印度第一大貿易伙伴。同期,印度第二大貿易伙伴為美國,雙邊貿易額達369.38億美元。2005-2011年以來,中國一直是印度第一大貿易伙伴,但2012年由于雙邊貿易額大幅下滑10.1%,中國位居阿聯(lián)酋之后,成為印度第二大貿易伙伴。數據來自中國駐印度使館商務處網站。,而印度則是中國在南亞的第一大貿易對象。數百億美元的年度貿易對雙方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既為雙方發(fā)展更緊密的經貿關系奠定了基礎,也使得雙邊關系很難退回到20世紀70年代的敵對時期,盡管兩國在其他領域仍然有不少懸而未決的隱患。

        中印作為兩個崛起中的亞洲大國,國際和地區(qū)影響力日漸擴大,中印關系的重要性隨之不斷突顯。中印關系是中國與南亞關系中的關鍵一環(huán),中印關系不僅對中國與南亞地區(qū)的關系構成制約,而且將塑造和影響整個南亞地區(qū)的政治格局。

        雖然中印這兩個人口占全世界三分之一的國家較之以前更為強大和富裕,但所謂 “亞洲崛起”或者說中印 “崛起”究竟是否已經成為事實依然可以爭辯。實際上,對于中國或印度來說,問題在于他們發(fā)展強大后如何適應當前的國際環(huán)境,而不是改變或挑戰(zhàn)現存國際秩序,至少到目前為止,中印兩國都不具備改變國際秩序的實力和意圖。

        然而,假設中印崛起最終夢想成真,那么究竟是否會出現如同比爾·埃莫特(BillEmmott)和賈拉姆·蘭密施(JairamRamesh)所預言的“龍象和合”(Chindia)的前景呢?中印兩國必然攜手以共同參與世界事務甚至管理世界嗎?是否還存在另一種可能:中印互為敵手,互相遏制?要回答這些問題,需要考慮到以下方面:中國及印度目前是否擁有或未來是否將擁有實力來實現 “龍象和合”的藍圖;更重要的是,中印是否有意愿實現這一藍圖。而決定中印兩國做出何種選擇的決定性因素,歸根結底是兩個具有核心性質的基本問題。一是中印雙方的彼此認知;二是中印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到底是什么?

        二、合作、協(xié)調、競爭與沖突并存的中印關系現狀及各維度相互作用

        在認知方面③有關論文可參閱唐璐 《印度主流英文媒體報道與公眾輿論對華認知》,載 《南亞研究》,2010年第1期。,對于印度來說,隨著印度綜合國力的增長,中印問題的核心已經由印度的中國安全焦慮逐步轉變?yōu)橹袊欠癯姓J印度是一個世界大國,擁有和中國一樣至少是近似的國際影響力。印度認為中印關系的一切癥結都和中國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有關,比如中國是否支持印度成為聯(lián)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以及是否愿意為了獲得印度的善意而終結和巴基斯坦的特殊關系,甚至是否打算正視印度已經崛起這一事實而放下身段接受印度解決中印邊界問題的方案。而這個問題在中國看來,多多少少有些顯得莫名其妙。世界大國的地位不是別人表態(tài)承認就會擁有的,而是自身實力發(fā)展到了一定階段才能自動產生的。中國的世界大國地位從來都不是靠在某些更為強大的國家面前努力表演而獲得的,為什么印度一定要中國表態(tài)承認印度是一個了不起的世界大國呢?中國從來也沒有要求過印度承認中國實力超群,影響力巨大堪稱世界強國,但這并不影響中國發(fā)展和印度的經濟、文化乃至安全對話與合作。

        至于哪些才是中印關系的決定性因素,這實際上是要求兩國在不同的維度——政治、經濟乃至人文交流之間排序。普遍認為,雖然經濟合作是美好的,但不足以成為兩國忽視彼此間的安全疑慮、化解涉及1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爭端的充分理由。用數百億美元的年度貿易為理由放棄13萬平方公里領土中的很大一部分,確切地說是將近9萬多平方公里于中國和3萬多平方公里于印度,在任何一方看來都不可接受。但這是不是意味著經濟貿易對雙方就純屬可有可無的所謂附加品呢?在雙邊領土爭端不能解決之前,中印就沒有必要發(fā)展彼此在其他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了嗎?

        每一個問題都是復雜的,其答案并不僅僅由這個問題所在的維度來決定,而是涉及到了兩國外交決策部門、安全防務部門以及民眾思考國家間關系的整體思維模式。

        對于國家間關系來說,盡管涉及的維度可能包羅萬象,從軍事安全到水資源開發(fā)等等不一而足,然而就任何一個維度下的關系的性質而言,則無非以下四種:沖突(conflict),指的是兩國之間的零和博弈,這種情況下一方取得相對優(yōu)勢就意味著另外一方的絕對利益受損;競爭(competition),雖然不一定零和,但一方的相對優(yōu)勢至少意味著另外一方的相對利益受損,比如影響力的下降、話語權的被抑制等等;協(xié)調(coordination),雙方的利益盡管存在矛盾,但雙方或認為不值得引發(fā)對抗風險而愿意擱置爭議或出于追求共同利益而愿意分擔成本——這種分擔不一定是均等的,擱置爭議所蘊含的代價也是如此;合作(cooperation),則是一個追求雙贏的過程。

        從沖突的贏輸(win-lose)到合作的雙贏(win-win),基本涵蓋了國家間關系雙方的行為預期。而任何一對大國關系都不是單維的,雙方在確定對對方的政策時,總要考慮多個參數,最終試圖制定出一套符合自己利益預期的行動策略。實際上,對于大多數國家來說,對外政策基本上是一個排序的過程。首先確定哪個或哪些國家更加重要,然后確定與這些國家的關系中哪些參數或維度更加重要。

        中印關系自然也不例外,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印兩國的對外政策決策者在想到喜瑪拉雅山對面的鄰居時,就必然要在許多參數中進行排序。中印關系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按照維度和關系的性質可以概括成下表:

        表1 :中印關系的具體內容

        受到篇幅的限制,本文對這一表格并不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瓷先ビ行╇s亂的表格實際上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不難注意到,在中印關系當中,能夠合作或者已經處于合作狀態(tài)的往往在一些安全敏感度很低的維度,比如說環(huán)境問題、人文交流等等,而越是具有安全色彩的維度,雙方的對抗情緒就越強烈。

        由此,人們不得不思考一個或許是至關重要的問題,即20年來中印經貿關系的迅速發(fā)展,每年數百億美元的貿易額,到底是淡化了雙方半個世紀以來的安全對立,抑或只是掩蓋了這一問題?進一步需要被問及的理論性問題則是,雙邊關系中即使涉及人文與經濟的合作比重不斷加大,是否必然能為兩國的安全沖突與競爭加高門檻?中印之間可協(xié)調與可合作的領域能否化解至少是有助于平衡這兩個國家之間的沖突和競爭呢?

        答案未必能令人感到樂觀。至少目前兩國之間的實際態(tài)勢無法支撐對這些問題的樂觀主義回答。20年來,盡管雙邊關系發(fā)展迅速,然而雙方始終在小心翼翼地回避一個至關重要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問題,即涉及1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的中印邊界爭端。雙方都很清楚,在領土問題面前,一切努力營造的友好氣氛都經不起考驗。2013年在中國總理李克強訪問印度前夕,中印兩國在荒無人煙的拉達克地區(qū)發(fā)生“帳篷對峙”事件,沒有使用武力或者威脅使用武力,也沒有任何人員傷亡,然而就是這件小事兒卻幾乎 “綁架”了兩國總理級別的高層會晤。雙方不得不用大量的外交表態(tài)向本國民眾和對方澄清自己并無惡意,領土問題的敏感度由此可見一斑。

        確切地說,兩國領導人以及外交決策階層在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中印關系方面,盡管各自的動機有所不同,但雙方使用的手段很類似,即試圖通過不斷擴大和提升兩國的經濟合作規(guī)模及水平,在獲得現實利益的同時,也為沖突的爆發(fā)增高門檻,避免雙方因為不可調和的安全對立至少是安全對立情緒而卷入對抗。唯一的問題是,這種 “稀釋矛盾”的辦法最終能起到化解矛盾的作用嗎?還是雙方都不過是在爭取時間,以便在未來矛盾不可調和也不可擱置的情況下?lián)碛邢鄬τ趯Ψ礁鼮閺姶蟮牧α浚仁箤Ψ浇邮茏约旱陌才牛?/p>

        三、印度與中國的不對等相互需求

        仔細審視中印關系的各個維度,不難發(fā)現一個對印度來說很有趣而對中國來說有些無奈的現象,即中印兩國關系的各個維度當中,中印彼此的相互需求并不對等。

        印度的對華心態(tài)可能包含如下幾個層面:一是南亞大國情緒。印度自認是南亞地區(qū)的頭號強國,一向將南亞作為自己的后院,不愿意看到其他國家在南亞發(fā)揮作用。而中國與其他國家發(fā)展雙邊或多邊合作以及對印度洋事務的參與,在印度的理解中,就成了和印度爭奪影響力,威脅到了印度成為南亞地區(qū)霸主的企圖;二是相對于中國而言的小國心理。印度在國力上還處在中國的下風,一些印度政要對中國的發(fā)展不是沒有嫉妒心理的。同時,也存在很強的戒心,擔心中國的和平外交政策只是一個策略,這種小國特有的狐疑心態(tài)導致了印度對很多爭端問題采取蠶食政策,就是在中國的戰(zhàn)略機遇期內不斷用切香腸的戰(zhàn)術將一些爭議問題既成事實化,能多占一點就多占一點;三是投機心理。中國是一個強國,但還有更強權的美國存在,而且美國對中國注定是要采取遏制政策的。那么,如果能在中美博弈中占到一些便宜,何樂而不為?在這種心理的驅動下,印度會主動采取一些激化矛盾的行為,從而受到美國更大的重視,也能獲得一些實際利益。

        在這三種心理的交叉作用下,正在成長但尚未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大國的印度對中國的主要訴求如下:渴望中國承認印度的世界大國地位、放棄對巴基斯坦的長期支持以及在領土問題上至少承認現實并接受 “阿魯納恰爾邦”屬于印度等等(見前表)。這些訴求具有如下特征:1、能夠顯著地直接增加印度的收益;2、中國一旦作出承諾即不可變更或撤銷,對于印度來說,屬于不可逆的收益;3、中國的承諾將是清晰而明確的,不存在模糊空間。

        反觀中國對印度的需求卻顯得有些不清不楚。就前述的表格而言,中國到底需要從印度手中獲得什么呢?固然中國也希望在解決領土問題時,最終方案對自己更加有利,但顯然中國不急于推進這一過程;中國還希望印度在西藏問題上的態(tài)度更為明確一些;中國亦對印度在全球經濟政治體系改革中的立場抱有期待。不過所有這一切,都不可以也不必劃出一條明確的標準線來衡量印方是否滿足了中方的需求。從表象上看,中國似乎需要的不過是印度的 “態(tài)度”。當然,中國不可能如此之天真或曰理想主義。然而無論如何,中國對印度的需求確實存在著某些模糊而難以界定的成分。更重要的是,中國對印度的需求,如果印度加以滿足,新德里并不需要做出不可逆的承諾,只需要某種不具備約束力的外交表態(tài)就足夠了。

        這一方面固然是因為傳統(tǒng)上,中國具有重視他國外交表態(tài)的習慣;而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中國并不需要和印度建立某種具有終局性質的外交關系框架來保證兩國關系的長期狀態(tài),中國要的不過是 “穩(wěn)定”罷了。換句話說,在中國崛起的關鍵過程中,關于印度,中國最不希望的便是被迫在自己的西南方向卷入和印度的沖突。只要印度不在中國忙于處理海洋問題以及更加具有決定意義的對美關系時跳出來 “搗亂”,中國就可以對中印關系感到滿意。追求穩(wěn)定在這里并非中國長期以來的習慣思維使然,而是因為對中國而言,印度顯然還不是一個對外戰(zhàn)略中的主要考量對象。

        這一點都不令人感到奇怪,在全球體系下,印度的綜合實力處于中國之下,這意味著印度如果要實現“不可思議的印度”(incredibleIndia)的偉大夢想,其趕超之路上,在遭遇美國之前,首先要超越的是中國。拋開所有既存的中印關系的麻煩不談,即使從國家實力競爭的角度上,印度也會首先瞄準中國。而現有國際體系的主導國家,無疑又會努力鼓勵甚至唆使印度向中國發(fā)起挑戰(zhàn)。對于中國來說,情況則完全不同,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安全上和美國的結構性矛盾也日漸凸顯。在面對一個強大的美國時,中國顯然不愿意再和任何一個其它國家,特別是大國爆發(fā)沖突,除非這個國家如日本一樣作為美國的主要盟友不可逃避地站在美國一邊,并在安全上試圖遏制中國的崛起。印度并不是美國的盟國,中國也決不希望將印度推到美國一邊去和華盛頓、東京以及堪培拉共同構建所謂的 “民主菱形”。

        中國希望在自己的南邊有一個穩(wěn)定而不鬧事的鄰居,這一點是完全理性的。說到底,印度并不處在中國的主要戰(zhàn)略方向上。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基于實力差距,印度也不可能成為中國的主要戰(zhàn)略威脅。實際上,即使出現奇跡,中印關系所有既存的結構性問題都得解決,印度也不可能成為中國的主要合作伙伴。

        然而,印度對中國不具決定性意義這一點,并沒有使得中國在應對印度時獲得更大的行動自由。恰恰相反,基于雙方的不對稱需求,實力處于下風的印度實際上比中國在雙邊框架下更加主動。原因在于中國更有意愿避免中印關系發(fā)生沖突,因為即便中國有能力在次要戰(zhàn)略方向上取得針對主要目標的優(yōu)勢,也無法緩解中國整體上嚴重的周邊安全態(tài)勢,反而有可能因為分散精力而在主要戰(zhàn)略方向上承受更大的壓力。而印度對華采取更加主動甚至進攻性的政策,將使中國陷入兩難困境:回擊印度,將導致中國在主要戰(zhàn)略方向上投入力量和實施策略受到干擾,并且進一步損害作為國際體系挑戰(zhàn)者的中國本來已經具有爭議的國際形象;對印度綏靖,則不但要蒙受現實的利益損失,而且還會激勵印度繼續(xù)自己的刺激政策。雖然在次要戰(zhàn)略方向上,印度能給中國造成的損失可能并非致命,但印度不是菲律賓,對中國領土等核心利益的影響也顯然不是干擾性的。如何應對次要戰(zhàn)略方向的主要威脅,是中國順利推進周邊戰(zhàn)略的重要問題。

        四、中國如何應對次要戰(zhàn)略方向的主要威脅

        站在印度的立場上,和中國結盟對抗美國主導的全球秩序,并不符合印度的利益。一則即使中印合作,也未必能獲得相對于美國的力量優(yōu)勢并對現有的國際秩序施加重大影響;二則印度如何才能確保中國在取代美國成為新霸主后會比美國更加“仁慈”?而站在中國的立場上,就算中印通力合作,也只是一個令人愜意的附加收益,并不能徹底改變中國只身在西太平洋面對美日同盟強大壓力的不利態(tài)勢。而為了爭取印度的通力合作,中國所要支付的代價卻是極其巨大的,比如領土問題的重大讓步、割斷與巴基斯坦的長期合作以及歡迎印度以平等成員的身份進入聯(lián)合國安理會等等。而且,所有這些讓步,由于其具有不可逆性,必然會導致的一個風險是:萬一印度得到了這一切,卻還是選擇和美國合作,那中國怎么辦呢?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是,必須要看到,即使中國完全相信印度,也不可能為爭取印度的支持而滿足印度所有的需求。原因在于:第一,中國不具備犧牲主權改善對印關系的國內基礎。在中國外交決策日益透明化多元化的今天,僅僅為了換取中印關系的穩(wěn)定而支付國內民意的巨大不穩(wěn)定是不可能的;第二,中國沒有實現妥協(xié)的外交資源和手段。中國不可能找到一個辦法既讓印度滿意又讓全世界特別是南亞其它國家覺得中國有維護國家主權與尊嚴的堅定意志,只要印度國土上還活動著所謂 “西藏流亡政府”,中國就不可能以中印關系的友好與穩(wěn)定作為自己的外交資本;第三,對印妥協(xié)將會產生周邊負面激勵作用,周邊國家會自然而然地認為只要做出與美國交好的姿態(tài),中國就會愿意支付代價去尋求改善關系。如,中國正在通過黃巖島事件應對菲律賓,以試圖改變周邊國家已經形成的思維定勢的努力,在對印度妥協(xié)后無疑會前功盡棄。

        中國是否應該轉而與印度展開競爭甚至對抗呢?這同樣不是一個可取的方案。原因在于,尋求對抗將使得中國在次要方向上的投入不斷增加,甚至出現喧賓奪主、將次要方向惡化為主要方向的風險。那么,中國應該尋求怎樣的策略呢?

        歸根結底,在次要戰(zhàn)略方向上,避免爭端是正確的,但避免爭端的最好方式有的時候并不是一味地回避爭議。中國在次要戰(zhàn)略方向需要避免過于強調穩(wěn)定而落入要穩(wěn)定而又不得穩(wěn)定的兩難困境。

        可行的對印政策是將中印關系的各個維度區(qū)分開來,不再尋求所謂復合結構,也不再試圖通過某個維度的妥協(xié)換得另外一些維度的收益。在任何一個維度下都尋求和印度的收益對等化,可能更加符合中國的利益。中國既不要為了獲得印度在全球政治經濟體系改革方面的支持而在雙邊經貿領域對印度的要求做出讓步,也不要為了求得印度不在必然到來的 “后達賴時代”給中國制造麻煩而在領土問題上保持進一步的克制。對于中國來說,保持對等態(tài)勢,強化前沿力量存在,或許更有助于抑制住印度戰(zhàn)略學界一直有人鼓吹的所謂對華 “壓力策略”沖動。印度不是中國的主要戰(zhàn)略挑戰(zhàn),中國并不需要制定一整套旨在確定全面戰(zhàn)略關系的綜合性對印政策,也不應該為所謂中印關系的未來長期穩(wěn)定而在現階段做出大幅度妥協(xié)。最為重要的是,印度是否能夠必然成為繼中國之后的又一個后發(fā)國家進入工業(yè)化強國的例證,還需要時間進一步加以檢驗,印度仍然是一個 “未來世界大國”和地區(qū)大國,中國不應過早地將印度視為一個現實世界大國,無論是試圖與印度合作推進國際關系多極化進程,還是在應對印度可能的安全壓力時都是如此。

        首先,中國應當承認印度是南亞次大陸的決定性角色而且正在成長為一個世界大國。印度的崛起是不可逆轉的,中國不應當支持印度主導南亞地區(qū)的意圖,但也不能否認印度在該地區(qū)享有與其實力相稱的特殊利益和權威。只有在這一前提下,中國對南亞地區(qū)的政策才可能為印度所接受。中國的目標是與所有南亞國家發(fā)展開放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合作,而這一目標實現的前提是:印度認為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友好的國家,并接受中國在南亞地區(qū)發(fā)揮影響。實際上,問題并不在于中國的作為,而是印度究竟如何理解中國的作為。

        其次,盡管有了 “龍象和合”之類發(fā)展中印長期穩(wěn)定合作關系的構想和建議,并且至少在外交層面上得到了兩國政府的支持,但是中印關系依然不可避免地要接受諸多具體問題的挑戰(zhàn)。一個缺乏在具體問題上的對應措施的空洞戰(zhàn)略是毫無意義的。因而,中國應當分析并界定哪些問題可以推遲、留待以后處理;哪些問題不可妥協(xié);在哪些領域里中國可以做出讓步;哪些方面中國則必須堅持自身的立場。中國應當在既競爭又合作的框架內處理中印關系。

        中國應當在許多領域與印度進行合作,例如支持印度的 “東向”政策,即支持印度更多地參與東南亞及東亞地區(qū)事務;幫助印度擴大在國際事務上的影響力;中印可以攜手對付非傳統(tǒng)安全的挑戰(zhàn),例如打擊毒品走私、恐怖主義;在環(huán)境保護和清潔能源方面與印度開展合作。中國也應當重視印度在貿易摩擦方面的不滿,與印度進行坦誠的對話,并做出協(xié)調。中國不必太介意印度方面所謂 “民主共同體”的國際宣傳,對于印美關系的發(fā)展也不必感到緊張,畢竟要徹底解決這些問題并非在中國能力范圍之內。同時,中國也無須期盼邊界問題在短期內能獲得最終解決。通常來說,在邊界爭端中,除非通過武力,否則急于解決邊界沖突的一方就不得不在談判中做出更大讓步,而使用武力,對于正在和平發(fā)展、希望實現和諧世界的中國來說是不可想象的。此外,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中國還應當與巴基斯坦進一步鞏固關系,并積極地參與到南亞的一體化進程中去,盡管這些也許是印度所不愿意見到的。

        應該看到,當前的國際環(huán)境為中印兩國提供了許多機遇和挑戰(zhàn),同時,中印關系中也有著潛在的合作基礎與暗藏的對抗因素。如果雙方能夠妥善地迎接挑戰(zhàn)、把握時機、減少對抗、加強合作,將大大增強兩個國家的國際影響力。但是,應當指出的是,無論中印雙方如何接近,“龍象和合”都并非是一個可以不計代價追求的夢想。中國也不應該期盼中印關系回歸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 “中印人民是兄弟”的蜜月期。作為實力占優(yōu)的一方,中國所應該追求的戰(zhàn)略不是改變中印相互需求的不對稱狀態(tài),而是保證在基本不對稱的情況下,中國在處理對印關系時的收益、成本與風險三個考慮要素之間是對稱和平衡的。

        [責任編輯:朱翠萍]

        D822

        A

        53-1227(2014)01-0006-10

        * 葉海林,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zhàn)略院 《南亞研究》編輯部主任、華東師范大學國際關系與地區(qū)發(fā)展研究院地區(qū)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南亞研究季刊》2012年以來的中印關系論文有:《2011年中印交流評析》,陳宗海,2012年第1期;《中印關系中機制化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戴永紅,2012年第2期;《試析南方絲綢之路在中印關系中的作用》,宋志輝、馬春燕,2012年第2期;《發(fā)展中印公共外交:背景、意義及路徑》,張立,2012年第4期;《后危機時代中印經貿合作研究現狀探析》楊文武、徐菲,2012年第4期;《中印關系中機制化建設的歷史考察》,戴永紅,王金友,2013年第1期;《印茶侵藏:中印關系的歷史檢討》,董春美,2013年第1期;《公共外交與國家形象:中印關系新視野》,尹錫南,2013年第2期;《中印關系前景可期:合作甚于沖突》,張立,2013年第3期;《中印非傳統(tǒng)安全領域合作初探》,劉思偉,2013年第3期;《中印兩國建立新型發(fā)展中大國關系前瞻》,張偉,2013年第3期;《中印關系中機制化建設的影響因素探析》,劉曉燕,2013年第3期,等等。

        猜你喜歡
        中印關系印度
        資訊
        布達拉(2022年3期)2022-04-25 12:45:27
        今日印度
        中外文摘(2021年23期)2021-12-29 03:54:04
        五彩繽紛的灑紅節(jié) 印度
        幼兒100(2021年8期)2021-04-10 05:39:44
        印度簽訂長單合同 需求或將減弱
        王毅回應中印分歧望雙方打開心結相向而行
        布達拉(2018年4期)2018-05-14 08:53:30
        迷失:基于尼赫魯性格與中印邊界沖突的分析
        理論導刊(2017年11期)2017-11-30 09:08:11
        莫迪政府缺席“一帶一路”對中印關系的影響
        大觀(2017年8期)2017-08-29 14:16:00
        中印兩國關系的制約因素
        大經貿(2017年7期)2017-08-21 08:54:23
        印度崛起對中國的挑戰(zhàn)與雙邊關系
        黨政研究(2016年6期)2016-12-05 19:38:48
        印度式拆遷
        海峽姐妹(2015年5期)2015-02-27 15:11:02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地址| 国产女奸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v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91精品国产九色综合久久香蕉| 日韩性感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最近中文字幕在线| 男人进去女人爽免费视频|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av毛片在线播放网址| 国语淫秽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久久国产综合av天堂| 亚洲天堂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尤物av在线网站|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亚洲人成综合丝袜图片 |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av麻豆不卡| 成h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中文字幕一精品亚洲无线一区| 香蕉久久人人97超碰caoproen | 久久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不卡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精品一区| 波多野结衣免费一区视频| 蜜桃av观看亚洲一区二区| 粉嫩极品国产在线观看免费一区 | 久久这里只精品国产免费10 | 婷婷成人丁香五月综合激情|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女人体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成人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免费视频爱爱太爽了| 老熟妻内射精品一区| 91精品视品在线播放| 亚洲AVAv电影AV天堂18禁| 中文字幕中文字幕777| 又粗又黄又猛又爽大片免费|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观看| 人妻系列少妇极品熟妇| 久久综合香蕉国产蜜臀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