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佳,高強,龔巧鷺,李艾娟,杜春萍
·康復護理·
醫(yī)護治一體化工作模式在下肢截肢患者健康教育中應用
陳佳佳,高強,龔巧鷺,李艾娟,杜春萍
目的探討醫(yī)護治一體化工作模式應用于下肢截肢患者健康教育的臨床效果。方法70例下肢截肢患者分為觀察組(n=35)與對照組(n=35)。觀察組按照醫(yī)護治一體化工作模式進行健康教育,對照組按照傳統(tǒng)方法進行健康教育。比較兩組患者健康知識達標率、護理質(zhì)量滿意率、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及住院日。結(jié)果觀察組健康教育知識達標率、護理質(zhì)量滿意率、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住院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結(jié)論將醫(yī)護治一體化工作模式應用于下肢截肢患者的健康教育,保證了臨床健康教育的連續(xù)性、完整性,是一種更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
截肢;下肢;醫(yī)護治一體化模式;健康教育
[本文著錄格式]陳佳佳,高強,龔巧鷺,等.醫(yī)護治一體化工作模式在下肢截肢患者健康教育中應用[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4,20(12):1196-1198.
“醫(yī)護治一體化”工作模式是指由醫(yī)師、護士、康復治療師根據(jù)自我意愿、專業(yè)技能,按亞專業(yè)組成一個組,開展臨床、教學、科研等工作[1]。蔣海蘭等報道,運用“醫(yī)護患一體化”護理查房能有效提高患者疾病認知程度及滿意度,提高護士病情知曉率及健康教育執(zhí)行率[2]。截肢是截除沒有生機和功能的肢體和局部病損嚴重危及患者生命的肢體。截肢是一種破壞性手術(shù),患者將終身失去部分肢體,造成殘疾,并發(fā)癥多,因而護理任務繁重[3]。我們將醫(yī)護治一體化工作模式運用在對截肢患者的健康教育中。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0年5月~2013年5月收入本科70例下肢截肢患者,其中男性55例,女性15例;年齡7~55歲,平均28歲;大腿截肢32例,小腿截肢38例;糖尿病患者4例;殘端面?zhèn)谖从?6例。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28例,中學及中專32例,大學及以上10例。將按患者入院順序編號,采用SPSS 17.0軟件隨機分成2組,觀察組35例,對照組35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健康教育方法
對照組按傳統(tǒng)的教育方法,即入院宣教、疾病相關(guān)知識宣教、出院指導等。觀察組健康教育實施醫(yī)護治一體化工作模式,由主管醫(yī)生、護士、治療師接待患者,每日根據(jù)工作模式表(表1)列出的時間與內(nèi)容,選擇合適時機對患者進行評估、教育、評價,直到患者掌握并可以采取健康的行為;根據(jù)患者個體差異對工作模式表內(nèi)容不斷加以補充、完善。
表1 醫(yī)護治一體化工作模式表
1.3 評價指標
①健康教育知識達標率采用自制問卷,內(nèi)容包括入院介紹、檢查目的和注意事項、疾病的相關(guān)知識,截肢殘端皮膚護理、彈力繃帶包扎、上肢肌力鍛煉方法、下肢截肢肢體鍛煉方法、扶拐行走、安裝假肢護理、出院指導等10項內(nèi)容;②護理質(zhì)量滿意率采用自制患者滿意度調(diào)查表,滿意程度有很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4個選項,護理質(zhì)量滿意度=(滿意條目+較滿意條目×0.8+一般滿意條目×0.6+較不滿意條目×0.4+不滿意條目×0.2)/(總條目數(shù)-未涉及條目數(shù))×100%;③患者日常生活活動(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數(shù)(MBI),滿分100分,分值越高說明自理能力越強[4];④住院時間以患者實際住院日為準。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顯著性水平α= 0.05。
觀察組健康教育知識達標率97.24%,高于對照組84.26%(χ2=3.96,P<0.05)。觀察組護理質(zhì)量滿意率100%,高于對照組91.12%(χ2=4.10,P<0.05)。觀察組MBI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住院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見表2。
表2 兩組住院時間與MBI比較
健康教育是傳授健康知識的重要途徑,是整體護理的重要內(nèi)容。傳統(tǒng)的健康教育大部分由責任護士實施。護理工作量大,繁雜瑣碎,護理人員時間和精力有限[5],在實施健康教育的過程中隨意性大,往往缺乏計劃性、針對性、時間性和規(guī)范性。
在醫(yī)護治一體化工作模式下,護士按照護理程序?qū)颊邔嵤┫到y(tǒng)性的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工作計劃明確,流程清晰,內(nèi)容完整具體,減輕了工作量和護士工作的盲目性。醫(yī)生進行健康教育使患者獲得更多知識,特別是在發(fā)病的病因、誘因及治療方法方面;同時也加強了醫(yī)師與患者的溝通?;颊咴谶M行康復治療時由治療師進行相應的健康知識教育,主要是康復治療和訓練注意事項及方法。這一模式增加患者獲得健康知識的途徑,同時保證健康教育計劃性、連續(xù)性、完整性,滿足患者及家屬對所患疾病康復的期盼和健康知識的需求,最大限度地避免健康教育、康復訓練的無規(guī)律性和隨意性,從而提高患者對臨床醫(yī)療護理工作的滿意度[6]。
醫(yī)護治一體化工作模式規(guī)范了醫(yī)生、護士、治療師的工作行為,康復團隊協(xié)作提高了護理質(zhì)量。在以往工作模式中,健康教育通常由護士制定計劃和完成,缺乏一個共同認可的標準,不評估患者的生理、心理狀況以及對健康教育的需求,護士大多以自己的工作為中心來選擇健康教育的時間、內(nèi)容,并通常采用填鴨式的教育方法[7]。而醫(yī)護治一體化工作模式使疾病的健康教育規(guī)范化,較常規(guī)健康教育更科學,避免了醫(yī)生、護士、治療師醫(yī)療能力和水平差異、工作繁忙等而造成遺漏,對培訓新醫(yī)護人員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同時提高了團隊的凝聚力。
醫(yī)護治一體化工作模式實施充分調(diào)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滿足了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及時與患者和家屬溝通,促進患者更加有效地掌握相關(guān)基本知識與技能并主動實施;尊重滿足患者的知情權(quán),減輕患者住院費用,對于調(diào)整患者心理適應性有很大幫助。
系統(tǒng)的健康教育指導使患者掌握截肢殘端皮膚護理、殘端塑形及彈力繃帶的包扎方法、上肢肌力鍛煉方法、下肢截肢肢體鍛煉的方法,教會患者扶拐行走,了解性生活及出院后的各項注意事項,消除患者的心理焦慮,讓患者能正確面對自身缺陷及健康狀況,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醫(yī)護治一體化工作模式的開展不僅能明顯提高康復護士的專業(yè)技能,還提升了醫(yī)師、治療師的專業(yè)技能,增加了醫(yī)護治在教學、科研方面的思路和配合,和諧醫(yī)師、護士、治療師的工作關(guān)系,患者的滿意度也得到了不斷提高[1]。醫(yī)護治一體化工作模式在下肢截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規(guī)范了健康教育行為,增進了護患、醫(yī)患、治療師與患者、醫(yī)護、護士與治療師、醫(yī)生與治療師之間的溝通交流,提高了護理質(zhì)量,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
醫(yī)護治一體化工作模式在下肢截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可以提高護理工作滿意度和護理質(zhì)量,提高患者對疾病和康復相關(guān)知識的認識,減少患者的住院日期,減輕醫(yī)療成本,和諧醫(yī)患關(guān)系,值得推廣。
[1]杜春萍.醫(yī)護治一體化模式提高康復護士專業(yè)能力[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7):13-14.
[2]蔣海蘭,劉冰,曹敏,等.護理查房實施醫(yī)護患一體化模式的效果評價[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3A):348-350.
[3]杜春萍,包蕓.康復醫(yī)學科護理手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 2011:125-126.
[4]燕鐵斌.康復護理學[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 76-79.
[5]包蕓,杜春萍,張建梅.臨床路徑在康復科脊髓損傷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0,16(3): 288-289.
[6]王鳳英,焦河,李丹,等.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3,19(12): 1194-1196.
[7]張錦毛.我國護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9,26(1A):32-33.
Effects of Doctor-Nurse-Therapist Integrated Model of Health Education on Patients after Lower Limb Amputation
CHEN Jia-jia, GAO Qiang,GONG Qiao-lu,LI Ai-juan,DU Chun-ping.Rehabilitation Medicine Center,West China Hospital,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Sichuan 610041,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under Doctor-nurse-therapist Integrated Model on patients after lower limb amputation.Methods70 patients after lower limb amputation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n=35)and control group(n=3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health education under the Doctor-nurse-therapist Integrated Model,while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routine health education.The success rate of health knowledge,satisfaction to nursing care,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and time stay in hospital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success rate of health knowledge,satisfaction to nursing care and score of ADL were mor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while the time stay in hospital was less(P<0.01).ConclusionThe Doctor-nurse-therapist Integrated Model can make the health education continuous and comprehensive,and it is more effective on patients with lower limb amputation.
amputation;lower limbs;Doctor-nurse-therapist Integrated Model;health education
10.3969/j.issn.1006-9771.2014.12.027
R687.5
A
1006-9771(2014)12-1196-03
2014-02-23
2014-04-28)
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康復醫(yī)學中心,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四川成都市610041。作者簡介:陳佳佳(1981-),女,漢族,安徽巢湖市人,護師,主要從事骨科康復護理研究。通訊作者:杜春萍,女,副主任護師。E-mail:ducp11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