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附紅細胞體病是一種以貧血、黃疸和發(fā)熱為特征的人畜共患疾病,目前報道該病寄生的宿主有鼠類、綿羊、山羊、牛、豬、犬、貓、鳥類和人。我國已經(jīng)證實該病發(fā)生于馬、驢、騾、豬、牛、羊、奶山羊、兔、雞、鼠和駱駝,馴鹿感染附紅細胞體尚無報道。本文以根河市旅游點的患病馴鹿為研究對象,觀察他們的臨床癥狀,對他們進行剖檢觀察、檢驗、治療。
【關鍵詞】馴鹿;附紅細胞病
2013年6月中旬,根河市一旅游點共計飼養(yǎng)40頭馴鹿,有近一半發(fā)病,發(fā)病后3~4天死亡。至筆者前去診療已經(jīng)死亡8頭,另有10余頭患病,畜主自行用磺胺類藥物治療無效?,F(xiàn)將診療情況報告如下。
1 臨床癥狀
體溫41℃、脈搏100次/min,呼吸急,50次/min,食欲不振、結膜黃染、消瘦、尿血、被毛脫落、鹿茸無光澤、精神疲憊、
2 剖檢變化
皮下黃染、未見出血點,肝腫大、呈紫色,脾腫大,切面刀刮如泥,腎變柔軟、皮質髓質渾濁、有出血點,心臟內外膜大量出血斑、出血點,肺臟黃染、尖葉有出血點、膈葉有一化膿灶,咽喉大量出血點,頜下淋巴結腫大、切面多汁呈灰白色,左側肩前淋巴腫脹、切面呈大理石樣變,右側肩前淋巴稍腫大,胸腔積液呈淡黃色。
3 實驗室檢查
患病馴鹿耳尖采血涂片,姬姆薩染色發(fā)現(xiàn)有的紅細胞變形,呈星芒狀外圍有1-6個不等呈紫紅色小體,血漿中分散有呈啞鈴狀紫紅色小體。抗凝血滴于載玻片上,加兩滴生理鹽水稀釋,蓋上蓋玻片鏡檢,病變的紅細胞附有1~6個不等突起,并有輕微的不規(guī)則運動,從而確診為附紅細胞體病。
4 治療
所有馴鹿全部用藥,藥物選用紅魔914(三氮脒注射液)含量10ml:1g,用量0.1ml,肌肉注射,每日一次。血鏈仙鋒(注射用鹽酸四環(huán)素),用量20mg,肌肉注射,每日一次。兩藥聯(lián)合應用,患病馴鹿配合葡萄糖、Vc、碳酸氫鈉等補液性支持療法,用藥后除一頭病種馴鹿死亡外,患病鹿出現(xiàn)好轉,健康鹿沒有新發(fā)病例出現(xiàn),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5 討論
(1)根河市是我國馴鹿飼養(yǎng)地,此外黑龍江有少量飼養(yǎng),歷史上從未出現(xiàn)過此病,2012年為了避免自家馴鹿近親繁殖,旅游點從黑龍江某縣引進2頭種用公鹿,本次發(fā)生的疫病是否與此只有關,有待進一步調查。
(2)根據(jù)流行病學調查,本地區(qū)豬群內有附紅細胞體流行,豬之間流行的附紅細胞體是否能感染馴鹿也不清楚,有待實驗證實。
(3)預防和治療本病,三氮脒和四環(huán)素聯(lián)合應用,效果明顯,對患病動物再配合以對癥治療,可起到明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