懵懵懂懂的,高中三年級一出道,我就紅了。沒時間睡覺也沒時間玩,沒有覺得累,不知道自己要干嘛,也沒有覺得要放棄,根本沒有想那么多,反正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就那么一直做做做……
訓練生的高中歲月
高一下學期的時候,我剛15 歲,拍了3個廣告: 碳酸飲料、電腦和洗面奶廣告。之前已經(jīng)有幾家經(jīng)紀公司和唱片公司在找我,但是爸爸統(tǒng)統(tǒng)都回絕掉了,他覺得我還太小,那時候才14 歲。但是因為我在學表演,總是要進入這行的,所以到了15 歲,他就幫我接了廣告。拍廣告簡單,需要的時間也相對來說較短一些,出于好玩有趣輕松就讓我拍了。
我只是以好玩的心態(tài)去拍,但其實那是3個影響蠻大的廣告,播出后開始有更多人注意到我。
高中二年級,我們班演出,我演一個偷情的丈夫,整個舞臺劇的最后5 分鐘我才上場,鬼鬼祟祟地一步一步偷偷摸摸走出來。就這樣,被“夏哥工作室”相中我和他們簽了份合約。后來又由“夏哥工作室”幫我和飛碟唱片簽了唱片合約,我就變成了一個“藝人”。
那時候的我,天真、簡單,有一個外在優(yōu)勢:外貌;有一個內在優(yōu)勢:聽話。我覺得既然我選擇了讀華岡,以后要做藝人,現(xiàn)在又有經(jīng)紀公司和唱片公司栽培,我就得有個藝人的樣子。歌舞我都不擅長,那我就拼命練、死命練。
我開始以藝人的標準要求自己,白天在華岡正常上課,晚上去錄音棚練歌、練舞,一大早又起來上課。
唱歌我從來沒有學過,唱片公司從零開始栽培我,就從每天上唱歌課、練唱開始。
老師讓我挑一首自己最喜歡的歌,那時候我比較喜歡王杰,就挑了一首他的《忘了你忘了我》。拿這首歌,我一遍一遍地學唱,老師一遍一遍地糾正。
有時候練唱前還要做身體訓練、呼吸訓練、發(fā)音訓練什么的,為了穩(wěn)定氣息,要做伏地挺身或別的什么運動。就這樣一直唱同一首歌,通過一首歌而掌握歌唱本身的音準、節(jié)奏、技巧、氣息等。
但,我節(jié)奏感非常差!老是搶拍,永遠抓不到那個節(jié)奏,老師教了我很多遍,也不知道為什么,我就是不會數(shù)那個拍子!我很急,永遠都快半拍,不會慢半拍,我們就不停地練不停地練不停地練,硬背硬學地練。
我們學校有舞蹈課,但也只是表面的基礎課,包括在學校學的表演,其實更多是增加舞臺經(jīng)驗,還夠不到真正的“演”那一步。
學舞蹈最難熬的是開始,壓軟度:每天的主要任務就是壓腿、壓腰、壓胯。有一陣子我走路都七拐八拐需要攙扶,沒有學過舞蹈的人是體會不到那種痛苦的。男生開始練軟度時比女生難,但一旦基礎功打好了,后面的發(fā)展就比較快。
我跳舞也是硬背硬學,花時間不停地練習練習練習練習練習。還好有國劇武功的底子,經(jīng)常練功,再加上老師教的方法,就那樣拼命練習,沒想到很快就會跳了,甚至到現(xiàn)在還能跳得像那么回事。
任何事情都一樣??!沒有天分沒關系,你只要苦練,就可以成功。遇到任何事情,我都從來不說自己不會,你做一百遍一千遍一萬遍試試,總有一天,你就成功了。
15 歲、16 歲,我白天在華岡上課,晚上在工作室練歌、練舞,后來開始錄唱片……
原來我真的紅了
聽公司的人說我好像紅了,有很多人喜歡我。
我一直以為,上臺的時候,底下尖叫鼓掌的觀眾不僅僅是為我而來的,舉著我牌子的粉絲,也有可能是公司為了鼓勵我請的……
當周圍人說我紅了的時候,我不確定我是不是紅了,也不知道紅了是什么感覺。
有一天放假,我偷偷從家里出來上街,去了一個唱片店。
一進門就看到了我的海報立牌,我走過去,問老板:“老板老板,他是誰?。俊?/p>
“林志穎?。 ?/p>
“老板老板,你不覺得,我和他,長得很像嗎?”我指著自己的臉,再指海報。
“好像有一點。”
“我就是林志穎啦!”
老板很高興:“哦!是你啦!”
“老板老板,我?guī)湍愫瀭€名好不好?”
老板很高興,我也很高興,在自己的海報上鄭重地簽下了“林志穎”3個字——之前練簽名果然沒有白練啊!
開始紅了,原來是一件好玩的事。但是紅了之后也有一件非常不好玩的事情,就是被粉絲追蹤。一開始還沒有狗仔隊。
最夸張的時候,有20部之多的粉絲跟車跟在屁股后面,我去上學、去公司、上通告,他們都在后面跟著。偶爾也有記者,但是很快記者就發(fā)現(xiàn)我實在沒什么好拍的,就是家、公司、學校、片場這些地方而已。所以跟著跟著,記者覺得沒意思,就默默散掉,可是粉絲們真的是樂此不疲。
后來發(fā)展到,粉絲不跟了,有了狗仔,他們開始偷拍跟我車。還好有一點,想偷拍我,追得上再說!
我警覺性很高的,出門隨時都在注意周圍的環(huán)境,前后四周都會看。有時候玩心大起,也會逗他們玩玩——故意裝作有事甩狗仔。
一般我都可以輕易就把他們甩掉,因為首先他們得比我快才行,哈哈!還有就是技巧,追車、超車都抓那個時間差,我比較擅長這個。但一般我會故意讓他們先過,各種方式把他們放到我前面,變成我跟他們,逼他們不停前進,然后再趁機溜走。所以要是我不想讓人跟,基本上是沒有人可以跟得上的。
我后來成了賽車手,想想一部分還得感謝當年陪我練車的粉絲、狗仔兄弟們啊!
那些大咖教我的事
18 歲一出道,我合作的演員們幾乎都是超級大咖。像《追男仔》這部電影——這是王晶導演的戲,1993 年上映,林青霞、張曼玉、邱淑貞演我的3個姐姐,梁家輝、張學友、鄭伊健演我的3個姐夫,還有吳君如、苑瓊丹兩位搞笑巨星加盟。那時候年紀小,對什么都新鮮好奇,覺得好玩,去哪兒我都是最小的,又受到大家照顧,所以也就放心大膽地在一邊觀察大咖們接人待物,學習到不少,獲益良多。
“二姐”張曼玉(Maggie)就是一個特別浪漫的人。香港狗仔雖然無處不在,但她并不會因此就深居簡出宅在家里。這么多年來,她始終擁有一份從容不迫的心態(tài),得樂且樂的人生態(tài)度。
她非常注重休閑生活,在工作完成之后,該休閑娛樂一定休閑娛樂,盡情享受生活。只要一收工,Maggie 姐就把自己的生活排得滿滿,跟朋友出去玩、聊天、打臺球,豐富多彩。她天性浪漫,做什么事情都從浪漫、美好的角度出發(fā),對視覺要求很高,比如做一道沙拉,她都要把各種顏色搭配妥帖,讓沙拉看上去美觀漂亮。
“大姐夫”梁家輝的生活情調,也是一點都不輸“二姐”。梁家輝是唯一開家庭房車到現(xiàn)場工作的人,他已經(jīng)完全把工作當成娛樂了,很會享受個中樂趣。他是一個非常完美的“好好好先生”:好男人、好爸爸、好形象。他的人生很帥氣:想結婚就結婚,想生孩子就生孩子——那年他剛成為一對雙胞胎的爸爸。他不以“自己是電影明星”這種定位來規(guī)劃自己的人生,而是注重自我、隨性發(fā)展。
他對家人保護得特別好,呵護備至,他覺得作為男人就應該給家人安穩(wěn)幸福的生活。他夫人很信任他,從不看那些媒體八卦報道,他也非常潔身自好,對自己要求嚴格,浸淫娛樂圈幾十年,少有緋聞傳出。另一方面,他是一個感情細膩的人,業(yè)界地位那么高,在片場對所有人,無論明星同行還是工作人員,都一律很好、禮貌而又客氣,對晚輩更是照顧有加。
初出道就能和梁家輝、張學友這樣的超級大咖合作,從他們身上學到許多為人處世的原則,也幫助我成長為今天的我。
“大姐”林青霞也是17 歲出道,在西門町被人“搭訕”,要找她拍戲,直接就演了女主角,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地紅遍東南亞。我早就聽說她非常漂亮,但見到本人之后還是忍不住驚嘆:“哇,美呆了!”難怪連金庸先生都贊嘆:青霞的美,是無人可匹敵。
她個性大方、爽朗、直接,笑都是開懷大笑的,但她又敏感細膩,十幾歲出道,幾乎是在顯微鏡下長大,半處都錯不得,練就了一身令人欽佩的職業(yè)素養(yǎng)。
她幾乎對任何事都要求完美!對拍戲時的妝容她十分講究,會指定自己的攝影師,拍《夏日嬤嬤茶》、《東京攻略》、《漢城攻略》的馬楚成導演是她的指定攝影師。
她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是永遠的美女。隨時隨地、時時刻刻,都保持最佳的狀態(tài),以最美的樣子示人。每次不管是錄影、拍戲、拍照還是做別的,只要是公眾場合,大家都要等她——因為她在化妝。她化了一個半小時之后,就是看起來沒化妝的效果!
“大姐”的個性之美,人人有目共睹,她曾經(jīng)說過,“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為自己活,整天為人家而活,沒什么意思?!?/p>
18 歲出道開始,我接觸到的這些超級大咖們深深影響了我。不管是從專業(yè)角度,對于自己職業(yè)的尊重,還是從做人角度,對于生活的熱愛,對周圍人的關切,我都在努力向他們靠攏、接近,吸取他們的精華,讓自己日臻完美!
(待續(xù))
摘自《我對時間有耐心》
林志穎著
中信出版社出版
定價:4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