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一根短短的碳素筆,不到3分鐘,一幅栩栩如生的肖像素描躍然紙上,更難得的是,手握畫筆的是一位八旬老人。
天氣晴好的日子,在福州西湖公園,你都能看見一位老人在這里給游客畫素描。涼亭邊,擺上兩張凳子、一個畫板、畫紙、幾只鉛筆、橡皮擦,再放上自己的幾張作品,儼然一個有模有樣的畫室。
畫畫的老人姓高,已是年近八旬的高齡,在這里畫畫有好幾年的時間了,用他的話說,就是“閑不住”。
古語云“人過四十不學藝”,可高依伯卻是60歲開始學素描。那年,他去加拿大的魁北克探望兒子,“在那有一條藝術(shù)街,很多人在畫素描,很時髦啊,我也覺得很好玩,回家后就開始學”。依伯說,他小時候?qū)W過山水畫,雖有繪畫底子,但還是得從頭開始,不僅買了很多資料,而且逮著誰就畫誰,“一有朋友來我家,我就給他們畫,開始畫得很不好?!?/p>
后來兒子從加拿大移居美國,他去美國探親,孫子在學美術(shù),他也跟著去學。
十年的堅持和練習,高依伯的素描技術(shù)有了很大的進步,而且在和老伴的那次紐約之行還派上了大用場。
高依伯說,他71歲時和老伴去紐約玩,錢快花光了,他就讓老婆先回去,說“沒玩夠”,要獨自留在紐約,兒子讓他回去,他說“不回”,要給他匯錢,他說“不要”,三個月后,還掙了兩千多美元。得知老父在紐約的經(jīng)歷,兒子也忍不住用“傳奇”二字形容。
依伯說,他在紐約遇到了很多福州人,老鄉(xiāng)告訴他在紐約有個大西洋城,有專車接人去賭錢,不管是不是真的賭博,只要上了車都會給11美元,“我就每天都去?!?/p>
到了大西洋城后,依伯看到有人畫素描,“我也擺攤畫,別人畫一張十美金,我就五美金……那些老外很喜歡啊,特別是黑人,畫完后,他們都說‘OK、OK’”。在這三個月內(nèi),依伯說他吃的是教堂的免費餐,住的是“流浪者之家”的廉價床位,還結(jié)識了很多朋友,最后還掙了2000多美元。如今說起這段經(jīng)歷,高依伯很是得意,旁邊聽的人也樂。
回國后,依伯覺得無聊,就想到去西湖畫畫,老伴也支持,他說老人多點愛好就多點樂趣,“在這畫畫可以動動手腳,還可以賺點菜錢,又可以交朋友聊天,很開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