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曹宗清
學生“偽”評語的背后
■博主:曹宗清
學生對教師進行評價,是學校考核教師的一種重要方式,也是對教師工作情況最直接的反饋,然而每年一度的學生考評教師過后,總有那么一些老師氣得不行。讓這些老師生氣的不是學校的考評方式,而是學生評價的客觀性和真實性。以致他們不斷為自己辯解,甚至咬牙切齒地胡亂猜測是某某學生所為,并找出一大堆原因來證實某某同學為什么會這么寫。一方面,說明教師是重視學生評價的,具有強烈的自尊感和面子觀;另一方面,對于學生的“偽”評價,是否應該正面反思和積極思考呢?
縱然有故意搗亂的學生,也的確存在有意亂寫亂評的現(xiàn)象,但是否應該思考,為什么搗亂的學生只亂評自己,而非其他老師?可能有老師說是運氣使然,那么個人的整體滿意度低下又作何解釋呢?或許,這個時候,又有老師解釋說,是平時對學生太嚴格了,所以學生對自己評價不好。成年人的思維總是在為自己尋找臺階,而存在于教師思維深處的還是權威主義觀在作祟。
新的教育改革一定程度上在改變著教師的外在教學行為,但思維思想是否走在了口號和形式前面,是值得商榷的。缺乏思想基礎的教育行為,往往是走過場擺架子,有了思想引領和認同的教育行為,往往更真實更有效。無論學生的評語是真?zhèn)芜€是假偽,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評價過后,教師客觀真實地反思和行為;用心去做了,即使有誤評,坦然對待,更顯教育之博愛,在學生同事領導等教育圈子的人際環(huán)境里,總有那么一把尺子在丈量著你的教育行為。
(博客鏈接:http://caozongqing. 1989.blog.163.com/blog/static/21103 0218201441934833196/)
教育微博圈
@A-不同視角:中國教育方式是否應該調(diào)整、怎樣調(diào)整,這是一個大工程,沒有頂層的設計、改造的決心,即是有妙策千條,也難免遭遇維護者的一票否決。
@楊向宏:人們常說到教育,卻很少提教養(yǎng),但教養(yǎng)比教育更重要:教育不足,可后天彌補,如果越來越多的人沒有教養(yǎng),社會將不成體統(tǒng)。教養(yǎng)實際上是早期的家庭教育,與孩子一生成長伴隨,決定著孩子一生的行程。有什么樣的教養(yǎng),就得到什么結果。
@曉窗淡月:高考對一個平凡的人意味著什么?其一,一次相對公平的高等教育資源的分配機會。對一個普通人來說,拼不上爹靠不了錢至少還有一個拼勤奮拼態(tài)度的機會(注意:重點不是拼智商)。第二,它幫我的人生做了一次篩選,把一群與我智商相當志向相近的人湊在一起,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彭曉蕓:沒什么比興趣這種內(nèi)生動力更可持續(xù)的了。教育的目標,當是幫助成長中的人找到自己的興趣,認識自己的長短板,而不是為某個短期目標把興趣給殘忍地扼殺掉,然后制造出一堆眼睛不會發(fā)亮的機器人。
@有半毛錢的2532036733:應該是在保護安全的前提下,由著孩子玩,培養(yǎng)好的性格和品行,絕不要一味學知識,尤其不要學過量的知識,孩子的好奇心可以保證他一輩子的自學能力,過早被破壞了,終生受損。家長應該有寧可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勇氣。
@柳基岳:語文教材要反映當下熱點,符合中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反映當下的流行趨勢,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果說“快女”“屌絲”“白富美”“高富帥”“女漢子”等這些熱詞都能入選漢語詞典的話,那么周杰倫的勵志歌曲及反映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中國風歌曲入選教科書也是無可厚非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