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曉
蘭溪地名之“水”韻無窮
文/王 曉
“溪以蘭名,邑以溪名?!边@就是蘭溪,這座依山傍水的小城市,自古就商貿(mào)繁榮,物阜民豐。據(jù)歷史記載,鼎盛時期,在蘭江上揚帆而過的客貨兩用的船只有數(shù)千艘,白天黑夜沿江“帆檣林立,碼頭人聲鼎沸”,船夫號子、腳夫號子此起彼伏。蘭溪因此成為南來北往各色貨物的集散地,素有“三江之匯”“六水之腰”“七省通衢”和“小上?!钡拿雷u,是浙江中西部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
蘭溪的地名,大到蘭溪市,中到街道、鄉(xiāng)鎮(zhèn),小到村莊、巷弄,“水”的影子無處不在,每個地名都透出特有的水的韻味,當然這中間有濃烈、一目了然的,也有淡雅、淺藏水意的,更有“猶抱琵琶半遮面”、需通過考證才能發(fā)覺的。
蘭溪歷史悠久,地理位置優(yōu)越,交通便捷。光緒《蘭溪縣志》載:“邑雖褊小而實當四沖。踞杭嚴之上游,職衢婺之門鑰,南蔽甌括,北捍微歙。定職方者,謂為浙東之要區(qū)?!辨?、衢兩條河流,于蘭陰山麓匯成蘭江,北行至梅城匯入新安江而稱富春江,繼續(xù)北行,至富陽以下,稱錢塘江。
正因一條恬靜的溪流終日環(huán)繞著這座城池,西岸的蘭蔭山間又盛開蘭花,花香四溢,蘭溪由此得名。
蘭溪又名“大溪”“蘭江”,亦名為“瀫水”。據(jù)《辭?!方忉專骸啊疄€’讀hú,水名,在浙江省境。”據(jù)考證,蘭溪“瀫水”之名是以“水縈迴如瀫紋”而得名,始見于唐《元和郡縣志》。古時蘭溪的城隍廟碑上以“水泛瀫波之紋,山有紫巖之秀”來概括蘭溪山川之秀美。在歷史上以“瀫”命名是蘭溪的一大特色,南宋《武林市肆記》稱:“瀫溪春,蘭溪名酒。明代南門外有瀫水驛,宋代南鄉(xiāng)鸕鶿塢建有瀫東書院。”明朝蘭溪兵部尚書唐龍所作《瀔紋漾月》中有“潭心淺碧紆蘭月,水面深清漾瀫紋”之句,此景被稱為“蘭溪八景”之一。明代學者胡應麟《春瀫草堂》中也有“泛泛桃花舟,春江瀫紋起”的詩句。
蘭溪市內(nèi)水系眾多,其中主要的是三江—衢江、金華江、蘭江,五溪—梅溪、甘溪、赤溪、游埠溪、馬達溪。并且還有眾多的人工湖泊,像十里長湖、鳥嘴湖、靈湖、淸湖、楊大湖、大湖等。此外還有大大小小的水庫和山塘,其中以芝堰的芝堰水庫、永昌的東風水庫、橫溪的城頭水庫、馬達的高潮水庫最為有名。當?shù)鼐用駥λY源進行了充分的利用。芝堰村村口亭有對聯(lián):“南繞桐山通建德;北沿芝水達蘭江?!弊阋娺@里的山山水水與蘭江一脈相承。
蘭溪人愛水,所取的地名常常與水掛鉤。蘭溪市下轄6個街道,有一半的名字溢出十足的“水”味,例如:蘭江街道、赤溪街道、女埠街道。
唐代詩人戴叔倫在《蘭溪棹歌》中寫道:“涼月如眉掛柳彎,越中山色鏡中看?!敝傅木褪翘m江西畔的蘭江街道,其歷史悠久,以溪西新區(qū)為主體。
蘭江街道是蘭溪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轄區(qū)地處長三角南翼,交通便利,自然和人文景觀豐富。轄區(qū)內(nèi)山川秀美,風光旖旎,有風景秀麗的蘭陰山、青湖公園、芥子園、中國蘭花村等。
赤溪,又名“永昌溪”,位于市境西部,流域內(nèi)多紅壤丘陵,暴雨沖刷,赤水奔流,“赤溪”以此得名。
至于女埠,是一個歷史悠久、風光秀麗的江南水鄉(xiāng)古鎮(zhèn),是舒元輿和“八婺名儒”章楓山的故里,也是南宋大理寺少卿周三畏的隱居之地。明朝時稱“平渡鎮(zhèn)”,設有平渡卡和巡檢司。文史專家魏橋說:“浙江古今地名中,以‘女’命名的鎮(zhèn)僅此一處?!眰髡f,孫吳時,有新上任的東陽(即金華)郡守,泛舟江中,途經(jīng)此地,恰好遇見一群少女在江邊浣紗,遂名“女兒浦”,后演變?yōu)椤芭畠翰骸?,直至“女埠”?/p>
(馬慧賢摘自《現(xiàn)代語文(語言研究)》201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