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詩歌從來讓人沒有把握

        2013-12-29 00:00:00邢人儼
        南方人物周刊 2013年44期

        黃燦然

        1963 年生于福建泉州,1978 年移居香港,現(xiàn)為香港《大公報》國際新聞翻譯。著有詩集《十年詩選》《世界的隱喻》《游泳池畔的冥想》《奇跡集》;評論集《必要的角度》;譯文集《見證與愉悅——當代外國作家文選》。2011 年獲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詩人獎。

        圖/本刊記者 大食

        很小的時候,黃燦然就已經把家鄉(xiāng)所有的田野、山、路都走遍了。他赤腳沿著小溪走,挨著懸崖爬,懸崖邊生著苔蘚也不怕。他可以走上半天,一直走到小溪或者山路盡頭。他清楚地知道每只鳥的巢在哪里,哪些里面會有蛋。有時,他聽到媽媽在叫他,她的聲音特別亮,“阿燦”——聲音就回蕩到山里面,他聽到了就趕緊往家里跑。

        他離開家鄉(xiāng)后再沒見過什么好風景。有一年在溫哥華,朋友望著雪山對他說,“天氣好去爬山,帶好裝備。”他說,“你知道我家在哪里嗎?就是那個山,背后還有山,后面還有山,后面還有山……”

        他出生的福建晏田村,是一個山坳里的小村子,只有16戶,百來號人。他是家里的老三,惟一的男孩。爸爸常年在浙江安吉工作,只有春節(jié)貼春聯(lián)時才能見到。家里只剩下媽媽和姐姐種地。

        他記憶最深的就是一年都吃不上幾次肉,更多時候沒飯吃,連番薯都不夠。村里一個大戶人家的伯母,每天早上遞給他一塊番薯,番薯是水煮的,煮干后,皮像煎過一樣。

        當時,村里的同齡學童有十幾個,只有他一個人去上學,走山路到鄰村的小學,幾里路大概要走半個小時。春天的霧籠罩著山,五步外就什么也看不到了。他漸漸覺得大自然悶,三年級時課本發(fā)下來沒多久就讀完了,然后開始到處找書看。

        初中在鎮(zhèn)上學校寄宿,一個星期回來一趟。他印象最深的仍然是沒飯吃,帶幾罐番薯干去學校,放在飯里蒸。惟一的菜就是蘿卜干,好處是豬油用得多一點。

        1990年代中期,他在香港接受采訪被母親看到,她才知道他是一個作家。她覺得作家根本不算什么,嘴里念叨的是“你外公是當?shù)卣J字的人,比較有權威”,黃燦然甚至不好意思告訴母親,“你兒子不是這樣的。 ”

        “對母親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小孩健康,不要走上邪路,有一份工作。所以我要成為什么,她沒有概念?!?/p>

        詩歌本來就是邊緣的

        在人群里,黃燦然是那種瘦得非常突出的人。他穿一件黑色長風衣,戴一頂線帽,在地鐵口等人的時候,會邊抽煙邊讀隨身帶著的英文詩集。他有一個由舊牛仔褲改成的布包,里面總會塞一本書,等人或是在茶餐廳喝咖啡的時候就拿出來讀一讀。

        綠燈亮起,他快步穿過馬路,從大廈一個拐角處鉆進去,就不見了。他上班的大廈與住處離得不遠,街道空得很干凈,能望見碼頭。

        d6173d92ad1346f70e46d4c4b5bcd677

        每天下午4點,他都會準時坐在香港鰂魚涌某幢大廈里為一份報紙編譯國際新聞到深夜。電腦里的字體設置得格外大,他像打字員一樣認真翻譯每條不過百來字的新聞。空蕩蕩的辦公室里只有他的桌上、椅子邊摞滿了書,外文詩集、文藝理論、詩歌刊物什么都有,像幾面墻一樣圍向他。頭頂刺眼的白熾燈照得人無法不打起精神,鍵盤敲擊的聲音,茶杯里添了又添的熱水,還有電腦屏幕下方趴著的兩只橘紅色玩具小鹿,夜晚就這樣落下來了。

        深夜下了班,他回到家還要繼續(xù)挑燈到天亮,翻譯或是自己寫點詩。這些年他寫了不少詩,也翻譯了不少東西,幾乎就是這些下半夜攢起來的。他算過,如果每天花兩三個小時譯1000字,一個月就有3萬字,10個月就30萬了,一年下來,是兩本書的體量。

        但他仍然每天勻速地只譯幾百字,二十幾年下來,他譯介的作者包括了里爾克、卡爾維諾、曼德爾施塔姆、卡瓦菲斯、米沃什、庫切、哈羅德·布魯姆、蘇珊·桑塔格這些閃閃發(fā)光的名字。

        “他翻譯一本書,稿費就幾千,可能還不夠買參考資料的花費,而翻譯中付出的精力、時間,則數(shù)倍于獲得的酬勞。他很會選擇翻譯的對象,能找到真正優(yōu)秀的詩人與文字。逢他翻譯,我必買。”黃燦然的好友、詩人凌越說。

        近幾年,開始有出版社不斷給黃燦然寄重印的樣書,沒有加錢,稿費的標準還是一千字幾十塊,到現(xiàn)在沒變過。出版社來約稿,他會挑自己喜歡的譯,他喜歡的又剛好符合一批讀者的口味。

        他從大學開始翻譯,譯的第一個詩人是帕斯捷爾納克,第一本詩集是《葉芝詩選》。

        當時,一個大班三四十人里,只有他一個人寫詩,根本沒什么機會發(fā)表,只在《拉薩晚報》和校園詩刊《紅土》上發(fā)過一些作品。畢業(yè)前,他在《十月》上發(fā)了兩首詩,還登上了《光明日報》的廣告。

        三十多年后,他仍然保持每部譯作起碼要看3遍的習慣:第一遍譯出草稿,查原文。修改之后再看一遍中文。到第三遍時,逐字逐句英中對照。

        去年,他出版了詩集《奇跡集》,這本一度以復印形式悄悄在友人間傳閱的作品,首印5000冊,重印3000冊。

        詩歌本來就是邊緣的。80年代那股熱潮在我看來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兒。當時在我的同學之間,懂詩、喜歡詩的,跟現(xiàn)在一樣少。我當時一年見到的朋友也不比現(xiàn)在多。當時我們讀了很多書,但現(xiàn)在的書比那時要豐富多了。所以現(xiàn)在把80年代夸得那么厲害的人,第一,他們不讀書了;第二,他們不寫作了。不行的人就會懷念過去。這樣說的人,你去考察一下,如果他是一個詩人,他還寫詩嗎,是不是寫得更好了?如果他是一個讀書人,他還讀書嗎?

        這個時代還看書才叫純粹。那時每個人都沒事可干,我的同學里面,一大班三四十號人,就我一個人寫詩。在當時的廣州,寫詩的人還不如現(xiàn)在呢。凡是繼續(xù)在寫作,而且越寫越好的,沒有人會把當時夸張到什么程度。

        他們描述的一些情況,完全就是幻想出來的。有個詩人,他編了一本雜志,就5個人讀,可能出了15冊,可能是復印的,他說我當年怎樣怎樣,完全胡扯。當時寫詩的人互相來往、互相通信、互相寄刊物非常多?,F(xiàn)在一樣多,更方便。所以對我這樣一路在寫的,真不感到那個時候更好或者下個時候更好,我也不感到現(xiàn)在更好。

        青年黃燦然

        與其說天分,不如說天意

        天分到底是什么?

        黃燦然想了想:如果你有興趣了,不斷把這個興趣發(fā)揮,就像你賺了100塊,然后用100塊最終做成一筆大生意,可能是一方最富的人。但有可能你把100塊扔掉,幾瓶酒就完了,一個小菜館就完了。問題是這100塊給你發(fā)揮的時候,你完全沒譜。

        他剛到香港的時候,廣東話和英語都不懂,每天到報攤買幾份報紙、幾本雜志,全部看完,收集書店廣告,香港書店就都摸透了,后來走到哪兒,總有直覺,哪里可能有一家書店。他一心撲在書店里,按他的話說,新文學傳統(tǒng)下的書和外國文學,能找到的都看了?;乩霞姨接H時,有人告訴他的一位老右派大舅,“咱們燦然還在讀書呢?!贝缶藢λf,你這么喜歡看書就應該繼續(xù)讀書,廣州有個華僑子弟大學可以試試。

        那時,他還在香港一個制衣廠打工,住在觀塘的簡陋工棚里,每天工作10個小時,干的是同一件事,打棗,就是給牛仔褲安金屬扣。讀大學必須學英語,他連26個字母都不懂,和妹妹一起報了一個夜校,從ABC開始學,工廠下班后回家鐵定自學一個半小時。學了兩年,完成了香港小學的英語課本。報考暨南大學時,他的英語水平已經好過了高中生。

        讀大學的時候,他從香港帶去寢室的書把書架占得滿滿的。從夜校算起,有8年時間,他沒有一天不讀英語,還翻爛了一整本《新英漢詞典》,在他參加完報社招考后,這本詞典徹底報廢。后來,他從主任那里知道,報社好幾年都沒有收到像他這樣的學徒。他順利成了報社的一名編譯員,既有了穩(wěn)定收入,又能把注意力放在翻譯和寫詩上,這樣一干就是23年。

        如果你深究下去,你確實感到有種東西,與其說天分,不如說天意吧。如果你做一種東西,真的用心做一定不會浪費。但浪不浪費取決于你能不能繼續(xù)深化,一大堆知識,你不會創(chuàng)造,都是無用的。你學了一大堆英文,你根本沒用。所以,你最終感到有天分,是一種天意吧。我愿意從反面來說,人們太愛自己的身體了,太自戀了,所以不能做好事,不能把事情做好。因為所有的(你說是)天分,就是你的投入。有些人感到自己多投入一點好像要自己的命一樣,但另一些人就覺得放進自己是一種享受。

        我發(fā)現(xiàn)人最大的麻煩就是懶,不愛追究下去。你可以觀察一下,所有人的問題就是懶,不想多做事,不想干下去,雖然有理想、有好的想法,但問題是天分實際上真的是非??嗟目嗖?,不斷在重復做一件事兒,直到有一天你開悟了。如果你面壁10年干同一件事兒,那肯定是非??菰锏氖聝海?0年后你突然飛起來了,那別人肯定追不上你了。

        不面壁10年你就悟不到了,面壁了,也許就悟到了,像達摩一樣,等到一個人了。但問題是這種東西是很笨的,很苦的。

        無論有名沒名,都要死后見

        二十幾歲時,黃燦然生過一場病,因為勞累過度。他一邊在報社做編譯,一邊還譯些外電分析稿、寫專版,吃得卻很一般,有天在辦公室差點昏倒,去醫(yī)院檢查后并沒什么問題,但他仍會莫名心跳、出汗。后來就有點抑郁癥了,有一次差點想飛出窗外。回過頭看,他認為當時想法太主觀、極端。

        他吃中藥、爬山,還在公司邊上找了一家西餐廳,每天只吃3樣東西——牛排、三文魚、龍蝦,每頓都要超過一百塊,有次檢查身體膽固醇還稍稍偏高。體力恢復后,陰影下待得久了,也怕了,漸漸走回正道?,F(xiàn)在,他每天早晨起來會喝兩杯溫水,再到樓下的茶餐廳喝一杯咖啡。

        這些年,他從里到外都發(fā)生了一些改變。上個禮拜,黃燦然和凌越在深圳,和很多人都是初次見面,年輕人們說,黃老師,沒想到你這么開朗,話挺多。

        “他也有孤寂的狀態(tài),在香港他不怎么參加活動,他說有過3個月都沒怎么說話。平時都是他一個人在工作,要獨自面對很多晦暗的東西。”凌越說,“但有一點是不變的,始終都有一種單純的熱情?!?/p>

        兩人剛認識的時候,每次黃燦然去廣州都會住在凌越家里,一個三十出頭,一個二十多,通宵聊天,聊詩,“你甚至會感覺和他在一起的時候,不好意思聊別的?!?004年夏天,詩人多多加入,3個人通宵聊天。

        黃燦然說自己三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想明白了——“實際上沒有人很敏感。人家做過實驗,一個人在隔音的狀態(tài)下,能聽到自己肚子里的聲音,非??膳?,會受不了的。安靜的話,周圍的東西你能感覺到,我們人是怕不安全的,外面有聲音,你就受不了了,所以要有耐性、承受孤獨的能力?!?/p>

        詩歌是完全沒譜的。真正的詩人可能就被埋著。我現(xiàn)在說的時候你覺得我是一個可以傳世的詩人嗎?有可能,但可能完全不是啊,另一個名氣不大的人就流傳下來了,你不知道。所以詩人是這么奇怪,一點譜都沒有。

        上帝不會給你一個譜——必須默默無聞才能成為詩人,那大家都不想發(fā)表東西了;或是你必須取得成功。因為歷史告訴你,有在世的時候非常出名的,有在世的時候默默無聞的。無論你有名無名,都要死后見。就這么簡單。所以沒給你譜,不是說你要閉門不出就是好詩人,也不是說你要到處走動你才能寫,也沒說你必須找個什么工作。如果有譜每個人都懂得跟了。我相信一個人可以為了詩歌犧牲,只要他有把握。但問題是詩歌從來讓你沒有把握,你輸?shù)粢簧赡芤稽c成就也沒有。

        看你敢不敢。如果你敢了,你愛這樣,我才不管外面的情況怎么樣,我就這樣寫,完全可以現(xiàn)在一首詩也不發(fā)表,沒問題,現(xiàn)在死掉,沒問題。什么都不是問題。你可能做一個完全無意義的工作,你惟一告訴自己的就是在無意義里面找到意義。意義不是說你能夠成功啊,很多讀者啊,得過大獎啊,這些東西可能是老天想拍拍你肩膀說還行,安慰你還可以繼續(xù)走。

        等它有意味的時候已經是幾代人之后的事兒。但具體到一首詩就不一樣了,一首詩真能給我一點安慰,就夠了。實際上詩人有可能完全是錯的。無論對錯,都跟他真實的命運無關。

        不公平,對在世的人一點都不公平。好多東西你必須在詩人死后才知道是什么,現(xiàn)在把自己弄得好像很有成就,那可能是在騙自己啊,或者老天在騙他。

        愿意生活在現(xiàn)代,剛好就在香港

        作為詩人,一個生于1963年的詩人,黃燦然覺得很幸運。因為這個天地是自己開始做,沒有很多壓力,有太多可以發(fā)揮的東西了?!拔夷軌蛟?0歲的時候幸運地學會一門外語,又通過這些讀了那么多詩,可以在這個年紀,詩寫得越來越多、越來越好,而且現(xiàn)代漢語已經很成熟了,但詩歌還可以開辟天地,對我來說是最幸運的。”

        我不愿意生活在明清,不愿意生活在外國,不愿意在任何傳統(tǒng)里。我愿意生活在現(xiàn)代,剛好就在香港。如果在明清,所有我能說出來的東西都是陳腔濫調。在外國的話,外國現(xiàn)在很多詩人,相對來說已經被國際的傳統(tǒng)籠罩得基本上發(fā)不出什么聲音了。他們有點像我們的明清,當然也有很多優(yōu)秀的詩人,但機會不大。你無論走哪條路,都有人擋住,你要做出更好的,非常難。

        但我們在用另一種語言創(chuàng)作。杜甫對我來說是障礙嗎?不是。我在現(xiàn)代漢語里創(chuàng)造一個杜甫,那不得了,創(chuàng)造一個葉芝,那也不得了啊。但我在文言文、古典詩里面,就不可能做出一個杜甫了,我做出杜甫的東西都是毫無價值的,都是平庸的。你在他的系統(tǒng)里面穿著他的衣服,用的東西也是他的,你還有什么可創(chuàng)造的?哪怕我有杜甫的才氣,在杜甫的時代,在那種語言里面,我可能就完全埋沒了。所以你看后來像蘇東坡、楊萬里,這些人真的很厲害,他們在杜甫上面還能去到那么高。

        我們的語言很年輕,很多傳統(tǒng)放掉了,然后重新來過,而且我們吸取外面的東西那么好,我相信要出成果了。

        人物周刊:你有幸生在饑餓年代后,但記憶中是否還有饑餓的感覺,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什么印象讓你刻骨銘心?

        黃燦然:小時候沒飯吃,在香港的時候也住貧民窟,倒是讓我感到有個地方有飯吃就很滿足了,不用要求那么多。

        人物周刊:“紅色”是你們這代人的共同底色,就像崔健所說,是“紅旗下的蛋”,歷經歲月滄桑,你依然葆有這種底色,還是把它漂白了或是混雜了多種色彩?

        黃燦然:我對那些不感興趣。

        人物周刊:用幾句話概括一下你們這代人?有什么共同的主題、共同的氣質?

        黃燦然:我只能說自己,沒辦法去概括一代人。

        人物周刊:同代人中,你最欣賞哪幾位?為什么?

        黃燦然:同代人看不出彼此的好處,行業(yè)以外的,我也不知道。

        人物周刊:年歲漸長,很多東西都會改變,比如精力,你感受到了那種由身體變化帶來的精神變化沒有?

        黃燦然:我總覺得自己死不悔改,閱讀量越來越多,越來越感到自己無知。當然,你會看到同代人老了,頭發(fā)白了、掉了,哎呀,很難想象,哪怕在通信的時候還是那樣年輕的聲音,你看到別人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你自己就是這樣了——老了。事實上我三十多歲就知道非??炝耍邢?,必須專心干自己想干的活。四十多歲的時候,你很容易感到這個人就完了,可是我回過頭來想,我從22歲開始寫詩到50歲才二十來年,寫到這個程度,對自己來說已經相當不容易了。如果再給我同樣的時間,到六七十歲,結合自己的經驗,可以做的事情非常多,可以創(chuàng)造非常厲害的東西,那很可怕。

        人物周刊:面對當下突變的時代,你最想說什么?

        黃燦然:我自己變得比它還快,走在它前面或者后面都無所謂,但肯定不在它中間。我今年才稍微用了手機,之前我一直沒用手機,但是該有的我都有了,互聯(lián)網我充分利用,電子郵件很多人沒用的時候我用了,電腦我93年就用了,是同代人最早用的,網上買書、購物我都屬于最早的,但浪費我時間的,傳呼、短信、博客、微博都不用。

        人物周刊:像史玉柱、馬云這些五十左右的富人們已開始把生活當成工作,享受人生,假如你也財務自由了,最想做什么?

        黃燦然:有錢就麻煩了。如果有1000萬,我大概把950萬用來買個房子,然后呢?我覺得生命不用那些,那些不重要,財務對我來說已經不是什么問題,只要能夠活下去,有個簡單的、可以住的地方就行。

        人物周刊:美國一家民調公司的調查顯示,50歲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人會比較睿智,你有同感嗎?或者哪一時期是你人生最美好的時光?

        黃燦然:我沒有什么特別好的時光。我并不是五十知天命,三十多歲就知道了,我早就準備好了,那個時候已經開始努力。對我來說,50歲只是個設定好的年齡,到了的時候,完全沒感覺,只感到原來那個想象中的50歲已經在我腳下了。

        人物周刊:五十而知天命,你最深的感悟是什么?還有困惑嗎?

        黃燦然:我說的這些三十多歲都完成了,沒有困惑。

        人物周刊:長命百歲是良好的愿景,你如何規(guī)劃自己人生的下半場?

        黃燦然:我早就規(guī)劃好了。盡量一天干一點活,做翻譯。寫詩是肯定的,翻譯沒什么錢賺,但你感到是可以服務別人的一種可見、很實在的東西,這些事情早在15年前已經規(guī)劃好了,所以下半輩子就平平無奇。

        1963年生于福建泉州,1978年移居香港,現(xiàn)為香港《大公報》國際新聞翻譯。著有詩集《十年詩選》《世界的隱喻》《游泳池畔的冥想》《奇跡集》;評論集《必要的角度》;譯文集《見證與愉悅——當代外國作家文選》。2011年獲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詩人獎。

        蘇童

        作家

        生于1963年1月,1980年考入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 1983年開始發(fā)表小說,代表作包括《我的帝王生涯》 《紅粉》《妻妾成群》《碧奴》《黃雀記》等。中篇小說《妻妾成群》被張藝謀改編成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蜚聲海內外。

        西川

        詩人

        本名劉軍,1963年生于江蘇省徐州市。1985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英文系。大學時代開始寫詩,其創(chuàng)作和詩歌理念在當代中國詩歌界影響廣泛。出版有詩集《虛構的家譜》《大意如此》《西川的詩》等,譯有博爾赫斯、米沃什等人的作品,編有《海子的詩》《海子詩全編》等。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狠狠老| 在线天堂www中文|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网站 | 亚洲男人的天堂网站| 国产免费av片无码永久免费| 亚洲18色成人网站www|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制服bt| 精品福利一区| 中文字幕精品永久在线| 亚洲av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嫩草av一区二区三区| 丰满少妇作爱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噜噜噜成人| 黄色成人网站免费无码av| 精品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 成年女人18毛片毛片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内射| 五月综合激情婷婷六月|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日本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桃色精品网站|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下| 两个人看的www免费视频中文| 亚洲成人日韩| 精品久久久无码不卡| 亚洲av手机在线观看| 一个色综合中文字幕人妻激情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精油按摩| 欧美激情区| 久久久一本精品久久久一本| 亚洲乱码av乱码国产精品|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综合| 欧美 日韩 国产 成人 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极品嫩模大尺度在线播放| 麻豆人妻性色av专区0000| 成人免费无码视频在线网站| 久久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18禁久久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综合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