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興保
摘要:新課程標準為學生發(fā)展提供了一個多元化的舞臺,它注重科學的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而課外實驗是化學實驗課堂教學的一項重要補充.本文從開設課外實驗的意義和實施課外實驗的策略兩方面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化學教學;課外實驗;實施策略
一、開設課外實驗的意義
1.加強化學教學與日常生活、生產(chǎn)的聯(lián)系.在日常的生活中,學生對鉛筆芯的導電、廢棄的雞蛋殼、白糖晶體、家用保鮮膜的作用等事物或現(xiàn)象視而不見或缺乏較深的認識,但通過課外實驗,可以使學生深刻領會到鉛筆芯導電的原因、雞蛋殼的成分等知識,知道了結晶的一種方法、 有機合成材料的一些特點等,明白了化學學習的內容與日常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從而增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外實驗既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使學生感到科學的生動有趣;又增長了化學知識,了解到化學就在我們身邊.
2.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檢驗雞蛋殼里是否有碳酸鹽、凈水器的制作、白糖晶體的制作等家庭實驗,在沒有現(xiàn)成的儀器和藥品的情況下,需要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尋求性能相似的代用品,學生自己動手組裝一些簡便易行的實驗裝置,這勢必會極大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強化學生的實驗技能,激發(fā)學生潛在的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精神.
3.體會學有所用,進一步增強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了水垢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鈣、氫氧化鎂以及酸、鹽的化學性質之后,布置學生在家用溫熱的白醋洗去熱水瓶、茶杯等處的水垢;用白醋除去地磚上污漬;用潔廁靈除去衛(wèi)生潔具上的污漬;再如在學習了金屬氧化物能與酸反應后,讓學生回家用醋擦洗一些有銹跡的金屬制品,以便除去銹跡,學生通過這類課外實驗認識到化學是有用的,激起他們學好化學的愿望,增強了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
二、實施課外實驗的策略
1.自制儀器.要順利開展課外實驗活動,其關鍵是組織學生自制儀器.在初中化學實驗中,學生常用的酒精燈、漏斗等十幾種儀器都是可以自制.首先我研制出一套樣品,在保證原理正確,材料易找、制作簡單、實用效果好的原則基礎上,力求操作方法規(guī)范,再把制作方法圖文并茂地編印成冊,發(fā)給學生參考,號召學生收集生活中廢棄物和代用品,如墨水瓶、青霉素藥瓶、大口罐頭瓶、廢電燈泡、晾衣夾、牙刷、牙膏皮、粗鐵絲、廢電池、醋、洗滌劑等備用.利用課余時間及勞動技術課上進行制作,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并展示自制儀器評比,培養(yǎng)學生參與、創(chuàng)新和競爭意識.通過自制儀器,不但加深了對一些儀器的結構、用途、操作方法的了解,還能理解其原理和學會制作簡易代用品的方法.制成的儀器歸自己所有,自己保管使用,使每個學生都有動手實驗的機會.這樣學生在課余時間在校內或家中都可以隨時使用自制儀器自己動手實驗,產(chǎn)生自豪感,充分滿足了興趣.
2.挖掘教材內容.課外實驗有的是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有的是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有的是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是聯(lián)系教材與社會、家庭的理想紐帶.人教版初中化學新教材中共設有十一個課外實驗,我們可以充分挖掘運用.例如,自制汽水小實驗.根據(jù)教學進度上學生對課后課外實驗的探究,要求學生認真參考書籍或查找資料,記錄實驗所需要的相關器材及實驗過程.
①實驗用品:塑料飲料瓶,檸檬酸,小蘇打,食鹽,白糖,果汁,冷開水.
②原理:食用檸檬酸(或酒石酸)和小蘇打(NaHCO3)溶于水后,能發(fā)生化學反應,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氣體溶解在含糖、果汁等成分的水中,便可制成汽水.
③步驟:在約500 mL的飲料瓶中加入2勺白糖和適量果汁,加入約1.5 g小蘇打(碳酸氫鈉),注入涼開水,再加入約1.5 g檸檬酸,立即旋緊瓶蓋,搖勻,放入冰箱.半小時后,你就可以喝到清涼甘甜的汽水了.
④制作時觀察到的現(xiàn)象:輕輕搖動瓶子時,瓶內產(chǎn)生大量氣泡,不斷上下翻滾.
在實踐過程中學生從家里帶來許多實驗用品,表現(xiàn)出極大的熱情.實驗時認真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作好記錄,他們查課本、查資料,解決實驗中出現(xiàn)的問題,使學生親身感受到化學實驗的價值,強烈地激發(fā)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動機,極大地提高了他們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在實驗過程,學生收集到大量的資料,拍攝了大量的相片及錄像,為以后開展教學提供了大量的教學素材.
3.加強教師的指導.教師指導是學生開展課外實驗的前提.初三學生剛接觸化學知識,基礎淺,操作能力差,所以,教師要講清實驗目的、選用的儀器、藥品、實驗步驟及安全事項等,讓學生按教師所講要求去做.這樣,實驗成功率就大,效果就好,學生的自信心就會得到加強.如做一個簡易凈水器的實驗.儀器可以是用過的塑料飲料瓶.實驗前要向學生講明,本實驗中棉花是沒有吸附作用的,只有木炭才有吸附作用.為了證實這一點,可增加一個對比試驗:另外用一個塑料飲料瓶倒人約1/2體積的混有少量紅墨水的水、用玻璃棒將一團棉花緩慢地由瓶口推向瓶底,觀察紅顏色是否消失.
4.采取激勵評價.作為教師,我們非常關心學生能力的提高和發(fā)展,重視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希望使真正參加實驗探究的學生從中獲益.如果對參與“課外實驗”的學生給予積極的評價,無疑會激發(fā)學習化學的興趣.所以每學期開始,由各班的化學科代表先行擬出《“課外實驗”的評價方案》的初稿,再由全體學生討論通過,一旦形成定案,集體執(zhí)行,全員參與學習評價.
總之,開設課外實驗,極大地拓寬了中學化學教學的視野,在學生的腦海中化學從神秘科學的舞臺走進了現(xiàn)實的生活,提升了化學的親合力,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