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道寶
?
主副項制體育課程模式的構建
戚道寶
(棗莊學院 體育學院,山東 棗莊277160)
“主副項制”模式是根據(jù)學校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順應我國教育改革的潮流而構建的.該模式的運行機制突出高校特色,適合教學大綱與進度計劃,課內(nèi)外結(jié)合,開設選修課與提高課等.其組織特色包括課程的安排靈活而有科學性,“情感施教”,編班形式靈活,選修教學的競爭機制,課堂組織實行值日生制和輪換模塊教學等.評價體系也充分考慮到了個體差異以及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符合轉(zhuǎn)型期高校體育對學生體育意識與終身體育能力的要求.
主副項制;體育課程;高校;體育項目;教學改革
“主副項制”模式的建構依據(jù),首先是順應我國教育改革的潮流,新的教育觀念呼喚新的人才觀、質(zhì)量觀和新的辦學理念.高等院校在改革大潮中應找準立足點,了解社會對未來學生人才規(guī)格的要求,不僅止于知識、技能、能力,也包括責任心、協(xié)同精神、創(chuàng)造精神的培養(yǎng).“主副項制”模式提出的“課內(nèi)增知、課外強身、發(fā)展個性、一專多能”的十六字方針,符合當代教育思想和中國的國情.
“主副項制”是學生根據(jù)學校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在學校提供的一系列體育項目中,按照自身意愿、體能等因素,選擇一項作為主修項目,其余作為輔修項目的體育課程模式.
2.1 突出高校特色
模式的課程結(jié)構與設置應突出高校特色,體現(xiàn)多層次、多元化特點,本著讓每一個學生切實掌握一項運動技能,再兼顧全面發(fā)展,將教育內(nèi)容分為主修項與輔修項.根據(jù)學校的場地、器材、師資及學生興趣愛好,開設的主項課可選項有籃球、排球、田徑、武術、健美操5大項,學生可選擇一項為主項,其他4項自然成為副項.每學期以主項搭配一個副項直至修完兩學年,主項貫穿體育過程始終,安排從易到難,通過長修、精修,形成相應運動特長.副項要求每學期集中修一項,達到基本掌握.考慮到氣候和社會需要,游泳與體育理論為獨立板塊,人人必修.在“主副項制”教學的基礎上開展雙軌式教學,一方面考慮到部分學生由于高中階段體育“斷層”現(xiàn)象嚴重,身體素質(zhì)較差,在大學各年級均開設體能輔導班,解決學生跟不上進度的問題.另一方面根據(jù)學生需要,各年級均開設選修班,設若干個與終身體育密切掛鉤的運動項目,但這兩種課程均應在參加必修的“主副項制”體育課前提下再選擇,變單一教學為多層次教學,拓展知識面,如表1.
表1 “主副項制”模式課程設置一覽表
2.2 制定適合本校的教學大綱與進度計劃
從20世紀90年代至今,“主副項制”模式的教學經(jīng)過3輪修訂,更具科學性與實效性.各主項都有自己完整的兩學年教學進度、計劃與考評標準,而每一個副項的教學進度要求與考評標準,均為各主項第一學期的教學要求.考慮到中學體育的教學內(nèi)容安排,各主項大綱都盡量注意與中學階段的銜接,并體現(xiàn)大學階段特色.通過兩學年學習,學生可掌握6項運動技能及相關理論知識,這將大大拓展他們的知識面,為健康人生打下堅實基礎.各主項課教學計劃中都特別強調(diào)能力訓練,針對大學生特點,著重培養(yǎng)從師能力.以健美操主項課的學年教學計劃為例,4個學期主項教材從易到難,與副項聯(lián)系緊密,并逐漸加大能力訓練比重,使學生通過兩學期的學習,不僅培養(yǎng)了興趣,改善了體形,更重要的是激發(fā)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提高了綜合素質(zhì)水平.
2.3 教學管理機制
按教學年級分設兩個教研室,每個教研室各項目均勻分配,教師跟隨任課班兩年輪換.5個主項均作為“主副項制”模式下的重點子課題,根據(jù)模式的指導思想和培養(yǎng)目標,制定出一學期各項教學進度、內(nèi)容及考評標準,最后匯總成冊,教師人手一冊貫徹執(zhí)行.領導小組不定期看課,檢查教學,教研室之間經(jīng)常集體備課,集思廣益,召開學生座談會聽取意見,不斷改進教學,修訂考核標準.
2.4 開設選修課與提高課
新興體育項目的崛起和全民健身的浪潮,使選修課的開設成為必然,尤其對大學生來說,良好的體育能力是通向未來成功道路的重要方面.在“主副項制”模式指導思想下開設的這兩類課程,其宗旨同樣是把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強身方法和養(yǎng)成自我鍛煉的習慣作為課程的主要任務.
2.5 課內(nèi)外結(jié)合
“主副項制”的課堂教學,一般只傳授鍛煉方法、原理,具體實施通常要靠學生在課外自行鍛煉.為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課外活動,解決場地器材嚴重不足的矛盾,教職工自籌資金修建健身中心,學生只需花很少的錢購買健身卡,就可在課余時間到中心進行形體訓練、武術、乒乓球、有氧體操、體育舞蹈等項活動.各個點都有教師輪流輔導,減少鍛煉盲目性,而且直接與學生課外體育分數(shù)掛鉤.
3.1 靈活的編班形式
新生入學后第一講是體育理論大課,主要介紹大學體育的具體要求、達到目標及“主副項制”模式教學特點,公布各選項的學習內(nèi)容、進度、考評標準及副項的情況.各選項任課教師盡可能都參加這一堂理論課,同時介紹自己的授課方式與教學風格,并回答學生關于選項的一些問題.通過師生見面及對體育課選項情況介紹,使學生大體上對“主副項制”模式有一個粗略的了解,課后以系為單位發(fā)放選課表,學生人手一張,依自己喜愛的項目排序,允許填報3個志愿,并選擇任課教師,一星期匯總到體育部.一周的報名可以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慎重選擇,可向高年級同學了解體育課教學情況,也可自己去實地觀察、親臨課堂,體會二年級的授課形式,減少選擇的盲目性.匯總到體育部后由教學秘書根據(jù)各主項報名人數(shù)及任課教師選擇情況進行編班,如果出現(xiàn)熱門項目報名人數(shù)過多,場地與師資無法保證,就可根據(jù)學生填報的第二、三志愿給予適當調(diào)整.以系為單位打破原自然班編班方式,使愛好同一項目的學生集結(jié)在一起共同學習,一方面可以互相促進、共同提高;另一方面也可加深學生間的交往,提高社交能力.
3.2 “情感施教”最大限度發(fā)揮
“主副項制”模式的一大特色,就是情感施教.在學生選定任課教師及班級后,教師要一直跟隨自己的班級完成兩年體育課教學及后續(xù)的三、四年級鍛標和體育合格標準評定.換言之,教師從新生入學,要一直陪伴到學生畢業(yè),對每一個學生的情況,可以說了如指掌,有利于加強溝通交流.這種教學模式對教師的知識結(jié)構是一個新的挑戰(zhàn),要求每位教師一專多能,由學生選擇他們心目中信任的好老師,因此,要求教師不僅要有精湛的專業(yè)技能、淵博的知識面、靈活有效的教法.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份敬業(yè)愛崗的責任心和良好的師德.要勝任公體教學,每一位教師除了自己的專業(yè)要有相當過硬的基本功外,對其他4個副項也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原則上副項也要求每位教師獨立教學,但對個別年齡較大的教師,在特殊項目上則不做硬性規(guī)定.
3.3 課程安排靈活而有科學性
“主副項制”模式教學也是依照絕大部分高校一周一次大課的課程安排,但在90 min里盡可能科學搭配,體現(xiàn)模式的特色與指導思想.首先,每次實踐課一定包含主項和副項,各占1課時,順序不限.其次,專項理論教學隨堂進行,每次課5 min左右.第一次講授有關主項的知識,第二次就介紹有關副項的知識,穿插進行.最后,理論課和游泳課考慮到教室調(diào)配原因及季節(jié)關系,為集中大課,這種形式的課程安排,符合教學規(guī)律,兼顧了學校實際情況,有很大的彈性和靈活性,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特點:1) 一次大課安排兩項教材,不致讓學生產(chǎn)生單調(diào)、枯燥感覺,能保持較高的興趣和注意力.2) 有別于傳統(tǒng)專項課,體現(xiàn)公共體育特點.3) 極大緩解了學校場地器材不足的局面,及時輪換,使每個教學班都能在自已相應項目上有較充裕的物質(zhì)條件保證,提高了教學效果.4) 理論課以系為單位集中授課,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較完整的概念.
3.4 選修教學的競爭機制
由于選修課是完全自愿的,能否吸引學生,關鍵在于教師本人的專業(yè)水準和個人魅力,不能被動等課,而要自己積極主動創(chuàng)造條件,吸引學生、留住學生.這種機制使每一位教師都要有緊迫感和危機意識,潛心鉆研本專業(yè)最新的學科內(nèi)容,拓展自己的知識面,積極開發(fā)大眾健身項目,尤其是時尚流行項目和與終身體育有密切關系的項目,找準自己的方向,逐漸形成自己的“王牌”項目和獨特風格,才能在競爭的浪潮中站穩(wěn)腳跟,立于不敗之地.
3.5 課堂組織形式不拘一格
從新生入學開始就采用“值日生制”,是“主副項制”模式教學組織的一個特色.考慮到大學生特點,表達能力、組織能力、教學能力是其必備的基本功,因此,能力培養(yǎng)就要從頭抓起.值日生培養(yǎng)是一個漸進過程,第一輪值日是兩人一組,只負責點名、檢查服裝和協(xié)助收發(fā)器材,培養(yǎng)責任感;第二輪值日仍是兩人一組,但是要求值日生帶準備活動,內(nèi)容不限,并且要指導同學復習上次課的學習內(nèi)容;第三輪值日就是2-3人一組,要求完成15 min的教學組織,內(nèi)容包括游戲、熱身操和復習,要求有簡單教案;第四輪值日的要求較高,要求值日生必須預習本次課主項學習內(nèi)容,并能以恰當?shù)慕谭ńM織同學一起學習、討論,教師只起到幫助和點撥作用,值日生的地位已升至“值日小老師”.一般經(jīng)過4輪值日,絕大部分同學的表達能力、示范能力、組織能力都有明顯提高,這對大學生是很難得的體驗.
另外,輪換模塊教學也是“主副項制”的一大特色,尤其是每課5 min的專項理論,一直深受學生歡迎.教學采取問題討論的方式,一般由學生提問,教師與學生共同討論,或教師提出一個問題,一改以往教師一個人唱“獨角戲”的沉悶局面,真正把教學變成雙向或多項的互動行為,在教學中,不采用能力分組,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由學生自由組合成若干個教學小組,推選出組長,每次課都有一段小組合作時間,各小組共同討論、互相切磋,有利于學生之間的交往和自學能力的提高.
4.1 模塊式考評的理論依據(jù)
“主副項制”模塊式評價體系是建立在“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之上,以現(xiàn)代課程教學評價的要求為準則,結(jié)合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終結(jié)性評價,充分體現(xiàn)教學評價的激勵機制,客觀反映學生課內(nèi)外的學習效果,將相對評價與絕對評價有機結(jié)合起來.這種考評方法充分考慮到了個體差異以及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符合轉(zhuǎn)型期高校體育對學生體育意識與終身體育能力的要求.
4.2 考評內(nèi)容及方法
“主副項制”的考核制度是從專項運動技術、體育理論知識、身體發(fā)展情況3方面來綜合評價學生體育水平的.《國家體育鍛煉標準》規(guī)定:5項素質(zhì)總分未達250分或有一項未達30分者為不合格,“主副項制”考評與之緊密接軌,規(guī)定每一個學生須達到鍛煉標準合格后,才能參加體育總成績評定.體育理論采用開卷形式,側(cè)重于學生對知識的了解與綜合運用能力的體現(xiàn),而不僅僅只是死記硬背的內(nèi)容.
4.3 重修課的規(guī)定及要求
重修課是針對體育不合格的學生開設的特殊課程,集中加強素質(zhì)鍛煉及幫助學生制定科學合理的自我鍛煉處方,使這些學生能打好大學階段的體育基礎,與學后體育順利接軌.重修課一般安排在課外活動時間和周末,方便全校各專業(yè)學生都能參加學習.重修標準為:在課程結(jié)構五大模塊中,如果有一或兩個模塊成績不合格,重修教學時數(shù)按30學時進行,如果超過兩個模塊不合格,重修教學時數(shù)按45學時進行,重修不合格以肄業(yè)處理.
4.4 體育總成績評定的具體要求
學生的體育總成績前兩年為體育課成績60 %+課外10 %+鍛標15 %+身體形態(tài)15 %,后兩年為鍛標55 %+課外30 %+身體形態(tài)15 %,從這里就可以看出,無論是上體育課與不上體育課的年級,都特別重視課外鍛煉.身體形態(tài)由校醫(yī)院統(tǒng)一測評,其余部分由體育部與學工處一起運作.
綜上所述,“主副項制”是普通高校較具代表性的一種課程模式,在一個時期對高校體育教學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在新的課程改革趨勢下,面對機遇和挑戰(zhàn),我們將根據(jù)時代與社會的需要重新構建并發(fā)展原有的“主副項制”模式,在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人才的基礎上突出創(chuàng)新性和綜合性特點,為新形勢下的高校體育課程整體改革提供理論與實踐的參考.
[1] 尹章豹,任敏.大學體育“主副項制”選課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咸寧學院學報,2012(5):66-68.
[2] 尹章豹,任敏,包峰.大學體育“主副項制”選課模式實施效果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2(12):55-57.
[3] 黃文浪.“主副項制”校本體育課程教學對大學生體育意識與行為的影響[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1(4):90-92.
[4] 王裕桂.大學生“主副項制”體育選項課的特征分析與對策[J].浙江體育科學,2007(2):23-24.
Construction of Primary-and-Secondary-Item Mode in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QI Dao-bao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 Zaozhuang University, Zaozhuang, Shandong 277160, China)
Primary-and-secondary-item mode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chool training objectives in the trend of China’s education reform. Its operation system gives prominance to university features, fits in with the syllabus and schedule,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study of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of class, and the setting of elective courses and improvement courses, etc. It has such characteristics in organization as flexible and scientific course schedule, emotional teaching, flexible placement form, competitive system of elective teach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udent-on-duty system and rotation module teaching in class. As for evaluation system,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overall quality are fully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hich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sports awareness and lifelong physical capacity that college sports set for students in the al period of universities.
primary-and-secondary-items;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universities; sports items; teaching reform
(責任編校:衛(wèi)立冬 英文校對:吳秀蘭)
G807
A
1673-2065(2013)04-0076-04
2013-04-09
戚道寶(1983-),男,江蘇邳州人,棗莊學院體育學院教師,教育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