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崎恩 蔣亦明 孫 彤 陳仁芳 陸宇紅 (無錫市第五人民醫(yī)院傳染科,江蘇 無錫 214000)
HIV病毒是一種侵入人體后,破壞機體原有的免疫機制,導致患者免疫系統(tǒng)紊亂,出現嚴重的條件性感染〔1〕。其中作為感染機體門戶的CD4+T細胞來說,細胞數含量、變化量、波動幅度,都是作為評估患者疾病嚴重程度和藥物治療效果的最佳指標〔2,3〕。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就診于我院54例確診HIV-1陽性患者,其中男43例,女11例。年齡(52.6±16.5)歲,病程2~15.5年,平均(6.6±3.5)年。感染分類:有償供血16.67%(9例),同性傳播51.85%(28例),異性傳播9.26%(5例),靜脈吸毒20.37%(11例),院內輸血1.85%(1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27例。經血清學ELISA法和Western印跡法確診的患者細胞學檢查見:實驗對象CD4+T細胞基線平均計數(112.62±45.31)/μl,病毒載量基線平均為(5.62±0.71)lg拷貝/ml。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高活性抗逆轉錄病毒療法(齊多夫定300 mg,2 次/d;拉米夫定 300 mg,1 次/d;依非韋倫 600 mg,睡前口服),治療6 w。實驗組患者在此基礎上添加中藥制劑康艾注射液20 ml 1次/d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靜滴(長白山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記錄患者治療后6 w,隨診6個月內的病毒載量和CD4+T細胞的變化情況,判斷療效及藥效穩(wěn)定性。實驗采用國產流式細胞儀檢測患者外周血,根據血清學ELISA法和Western印跡法確定細胞計數,觀察患者治療前、治療6 w后及隨診6個月的病毒載量和CD4+T細胞的變化情況。
1.3 療效評價 治愈:癥狀消失,病毒載量降低0.15 lg拷貝/ml,CD4+T細胞計數上升50%;顯效:癥狀緩解90%以上,病毒載量降低0.05~0.15 lg拷貝/ml,CD4+T細胞計數上升20% ~50%;有效:癥狀緩解50%,病毒載量降低0.05 lg拷貝/ml以下,CD4+T細胞計數上升0~20%;無效:癥狀無緩解或加重,病毒載量較基線無下降或者升高,CD4+T細胞計數教基線無升高或者下降。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6.0軟件。計數資料分析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
2.1 治療前及治療6 w后、隨診6個月患者病毒載量變化與治療前相比,治療6 w后及隨診6個月患者病毒載量的下降、上升及持平情況均明顯好轉(P<0.05),實驗組各指標亦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治療后患者病毒載量變化(%,n=27)
2.2 治療前及治療6 w后、隨診6個月患者CD4+T細胞變化較治療前的平均計數,治療6 w后、及隨診6個月患者CD4+T細胞的下降、上升及持平情況實驗組均好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治療后患者CD4+T細胞變化(%,n=27)
2.3 患者治療效果評價 實驗組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分別為62.9%(17例),33.33%(9例),3.70%(1例),總有效率100%,無效0%(0);對照組分別為37.04%(10例),44.44%(12例),11.11%(3例),總有效率 92.59%,無效7.41%(2例),實驗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Z=2.145,P=0.032)。
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艾滋病發(fā)病與人體正、邪、虛、實等因素密切相關。從分期上來看,虛證者居多,有數據〔4〕表明虛證患者占艾滋病總發(fā)病率的近50%,其他以虛實夾雜和實證為主。因此,從中醫(yī)的治療思路出發(fā),虛則補之,艾滋病患者中虛以氣血虛為主,其他夾雜氣、火等內邪瘀滯、外邪入侵〔5〕。筆者采用中藥方劑康艾注射液,治以扶正祛邪,補益氣血為主。其中人參、黃芪可以填補氣血,補足人體正氣,提高患者抗病能力〔6〕。苦參以苦寒瀉下為主,輔助其他兩味藥去除人體邪氣,以清瀉里熱、排解毒素為主〔7〕。同時,藥理學研究發(fā)現,苦參中還有大量抗癌效果極佳的生物堿類物質,對艾滋病患者療效肯定〔8,9〕。
根據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分析,實驗組患者癥狀顯著減輕,其中腹脹、肝區(qū)痛等明顯減弱,患者食量增加,體質恢復良好。增加康艾注射液治療后的實驗組患者,病毒載量下降顯著??梢?,中藥治療思路,一方面可以加強抗逆轉錄病毒方案的療效,另一方面還可以拓寬中醫(yī)治療癌癥的思路,對于提高患者抗病毒穩(wěn)定性和持久性作用顯著〔10,11〕。
綜上所述,中藥治療后,患者發(fā)熱、乏力等癥狀有效改善,腹部體征減輕,患者體力增加,可適當進行運動及工作,患者預后生活質量改善良好〔12,13〕??梢?,康艾注射液對于HIV-1陽性的患者療效可觀,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王天武.康艾注射液配合化療對惡性腫瘤患者生活質量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19):281-3.
2 徐國珍,劉 芳,單 爽,等.CD4+Treg細胞在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中的變化及其意義〔J〕.遼寧醫(yī)學院學報,2010;31(6):491-2,573.
3 王葉萍,靳昌忠,李學琴,等.HIV-1/AIDS患者外周血T細胞CD127分子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6):1090-3.
4 豆利華.康艾注射液在晚期胰腺癌患者化療中的增效減毒作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140-1.
5 張永祥,薛 欣,徐淑玲,等.中藥中研Ⅱ號與HARRT療法協(xié)同治療HIV/AIDS對外周血 CD4+T細胞、IL-2/IL-4和 IFN-γ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09;14(1):54-5.
6 蘇元波,謝 靜,韓 揚,等.長期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對HIV/AIDS患者骨密度的影響〔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2;92(17):1155-8.
7 張繼軍,韋金華,韋 嵩,等.ECF聯(lián)合復方苦參治療晚期胃癌32例療效觀察〔J〕.廣西醫(yī)學,2010;32(5):533-5.
8 劉錦新.原發(fā)性肝癌經導管肝動脈化療栓塞術后并發(fā)癥的臨床分析〔J〕.微創(chuàng)醫(yī)學,2010;5(3):248-9.
9 張馨赟,蔣衛(wèi)民,朱小珍,等.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CD4+T淋巴細胞計數與結核分枝桿菌共感染的相關性〔J〕.中華傳染病雜志,2012;30(6):363-7.
10 涂 波,秦恩強,黃 磊,等.HIV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細胞總數與CD4+T淋巴細胞計數相關性研究〔J〕.傳染病信息,2011;24(6):342-3;350.
11 高志棣,王濰博,考 軍,等.康艾注射液對結直腸癌術后輔助化療患者相關疲勞的防治作用〔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0;19(2):221-2.
12 趙紅心,張福杰,韓 寧,等.高效抗逆轉錄病毒治療間斷過程中中藥對CD4+T淋巴細胞和病毒載量的影響〔J〕.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2006;28(5):658-61.
13 蘇元波,謝 靜,韓 揚,等.長期應用核苷類逆轉錄酶抑制劑對HIV/AIDS患者脂肪代謝的影響〔J〕.中華內科雜志,2012;51(11):8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