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瑩
農安縣人民醫(yī)院,吉林長春130200
非拔牙矯治AngleⅡ類錯頜畸形患者的主要治療方法為遠端對患者的上頜磨牙進行移動,從而使患者能夠建立正常的AngleⅡ類關系[1].為了進一步分析擺式矯治器在AngleⅡ類錯頜畸形中的臨床治療效果;為了進一步研究擺式矯治器相較于傳統(tǒng)的口外弓頭帽牽引矯治方式的臨床優(yōu)勢和不足,該院特開展了該項研究.該組研究中將2009年12月-2012年7月間收治120例患者分組,并對觀察組的患者運用了擺式矯治器的治療方法,取得了較為理想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該研究的臨床資料主要為該院期間所收治的AngleⅡ類錯頜畸形患者,共為120例,其中,男性患者為62例,女性患者為58例.該組研究的病例納入標準如下:①患者需要具備AngleⅡ類錯頜畸形的臨床癥狀,且無正畸治療史、無牙周以及牙體等嚴重疾患的患者;②患者屬于替牙期或者恒牙早期的病例,且上頜的第2磨牙尚未萌出或者上頜的第2磨牙已經(jīng)萌出,然而,其萌出的部位為患者的第1磨牙外形高點以下的患者;③患者的頜骨發(fā)育無異?,F(xiàn)象,且上頜的牙列出現(xiàn)了輕中度的擁擠,下頜的牙列則屬于正?;蛘弑憩F(xiàn)為輕度擁擠,可以根據(jù)患者的牙列擁擠程度以及面型為其進行非拔牙矯治的患者.對上述所有的患者進行隨機分組,使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由60例患者組成,觀察組的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為36例,女性患者為29例,其年齡為19~5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7.5歲;觀察組的患者中,男性患者為36例,女性患者為29例,其年齡為20~5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8歲.
對照組患者所運用的矯治方法為口外弓頭帽牽引的方式,而觀察組患者所運用的矯治方法為擺式矯治器,其具體的矯治方法如下:
在患者矯治前后為其拍攝頭顱側位片,并運用Pancherz的分析方法對患者的X線頭影測量進行科學的分析.矯治方法:在患者的上頜第一前磨牙處制作出個別帶環(huán),并于頰側點進行焊托槽,患者的腭側和Nance腭托金屬桿的部分需要進行牢固的焊接.Nance腭托的標準基托部分應該與患者的上腭前部之間具有足夠的接觸面積,以有效的增加相應的支抗控制.之后,運用長度為用0.8 mm的弓絲來彎制一對鐘擺形的加力臂,并在患者的上頜第1恒磨牙帶環(huán)腭的側點部位進行托槽焊接[2].在患者的擺式矯治器就位之前,應該將鐘擺形加力臂先激活,并對其進行必要的預加力.擺式矯治器就位之后,將鐘擺形的加力臂末端結扎入槽,即可完成治療.在患者的矯治器具體戴用期間之內,需要每3周到醫(yī)院復診1次,在患者復診時,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需要可以直接在口腔內進行加力.
所有研究數(shù)據(jù)均經(jīng)過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了科學的分析與處理,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
兩組患者在推磨牙遠中移動的具體治療時間方面具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即觀察組的時間為(20.5±3.5)周,而對照組的時間為(25.8±3.8)周;兩組患者在矯治前后磨牙遠中移動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觀察組患者的磨牙遠中移動距離為(-3.2±0.52)mm,而對照患者所移動的距離則為(-2.2±0.85)mm;矯治前后,兩組患者上頜切牙的唇向移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即觀察組患者的唇向移位為(0.7±0.79)mm,對照組患者的唇向移位則為(-1.1±0.85)mm.見表1.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對比
臨床中對于AngleⅡ類錯頜畸形患者的非拔牙矯治方法很多,包括運用Herbst矯治器、Forsus矯治器以及Distai-jet矯治器以及磁力矯治器、擺式矯治器和口外弓頭帽牽引等[3].傳統(tǒng)口外弓頭帽牽引的治療方式雖然也可以有效的移動患者的上頜第1磨牙,然而,其需要患者高度的配合,臨床的應用具有一定局限性.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的不斷發(fā)展,擺式矯治器受到的正畸學界的廣泛關注,其在臨床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擺式矯治器是一種完全不需要依賴患者配合的磨牙遠中移動裝置,臨床療效顯著,其具有材料簡單、設計合理、操作簡便、已與制作以及費用低廉、療效顯著的優(yōu)勢,在現(xiàn)代的口腔臨床中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應用[4].
該組研究結果顯示,擺式矯治器可以非常有效的移動患者的遠中磨牙,其無論在治療時間,還是在治療效果等方面均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的口外弓頭帽牽引方式,療效確切.
綜上,遠端移動患者的上頜磨牙是治療AngleⅡ類錯頜畸形的首選方式,在臨床的治療中,無論采用哪一種治療方法-口外弓頭帽牽引還是擺式矯治器,只有在診斷明確、矯治設計合理的基礎上才能夠取得顯著的臨床矯治效果[5].
[1]王明朗.擺式矯治器在AngleⅡ類錯頜畸形治療中的療效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17):21.
[2]葉靜,王春玲,寇波,等.擺式矯治器與口外弓遠中移動磨牙的療效比較[J].上??谇会t(yī)學,2006,15(3):254-258.
[3]李玉如,趙福燕,喬義強,等.擺式矯治器遠中移動上頜第一磨牙的療效分析[J].鄭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47(1):75-78.
[4]姜萃長,黃玉.改良擺式矯治器聯(lián)合口外弓矯治安氏Ⅱ1錯(牙合)19例報告[J].臨床口腔醫(yī)學雜志,2004,20(9):564-566.
[5]翟佳羽,任瓊,鄧利琴,等.擺式矯治器治療安氏Ⅱ類錯(牙合)的牙弓形態(tài)變化[J].廣東牙病防治,2007,15(10):470-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