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震 劉新 張俊奇
習近平同志在接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后多次強調(diào),黨員干部一定要清正廉潔,警惕貪污腐敗。他說:“近年來,一些國家因長期積累的矛盾導致民怨載道、社會動蕩、政權垮臺,其中貪污腐敗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實告訴我們,腐敗問題越演越烈,最終必然會亡黨亡國!我們要警醒啊!”對此,黨員干部要銘記于心,嚴守立身做人、為官從政的底線,常思黨紀之嚴,常修為官之德,自覺做為民務實清廉的模范。
一要常思貪欲之害。古語說:“欲不除,如蛾撲燈,焚身乃止;貪無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碑斍?,社會上形形色色的誘惑很多,如果放縱私欲,輕則迷失方向、損害事業(yè);重則毀滅自己、禍及家人??v觀古今中外,許多以權謀私、放棄操守的反面典型,無一不是在貪欲的奴役下一步步踏上不歸路,最終落得身敗名裂,留下千古罵名。2011年2月,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因涉嫌受賄、濫用職權等罪名被調(diào)查,經(jīng)查,其在職務晉升、承攬工程等方面為人提供便利,收受賄賂6000多萬元,個人擁有房產(chǎn)300多套。并且,其個人生活腐化墮落,包養(yǎng)了多名情人。今年7月,一審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zhí)行,成為近年來落馬的又一位省部級高官。劉志軍從一名默默無聞的基層鐵路工人,最終成長為鐵道部部長,他身上具有一些優(yōu)秀的品質(zhì),也經(jīng)歷過篳路藍縷、手胼足胝的艱辛奮斗。隨著職務的晉升,他逐漸背棄了黨的宗旨,喪失了黨性原則,淪為金錢、美色的奴隸,在人生道路上摔了一個再也爬不起來的跟頭。作為黨員干部,要辨清欲望、掌控欲望,自覺以德克欲,堅持以理導欲,嚴格以法制欲,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做到寒不改葉綠,暖不爭花紅,富不行不義,貧不起貪心,做欲望的主人,不做欲望的奴隸。要堅持把艱苦奮斗作為抵制誘惑的有力武器,牢記“兩個務必”,倡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崇尚簡樸,拒絕奢華,不橫攀豎比,不隨波逐流。要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堅決抵制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永葆共產(chǎn)黨人艱苦樸素的政治本色。
二要常懷律己之心。南宋朱熹講過:“不檢束,則心日恣肆。”意思是說,不經(jīng)常檢討并約束自己,心智就會漸漸放縱不拘。自律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格素質(zhì),黨員干部只有嚴格自我約束、自我控制,才能走穩(wěn)為官之路,保持清正廉潔之身。對元朝名臣、著名學者許衡,《元史》中有一段記載:許衡做官之前,一年夏天外出,天熱感覺口渴難耐,剛好道旁有棵梨樹,眾人爭相摘梨解渴,唯獨許衡不為所動。有人問他為何不摘,他說:“不是自己的梨,豈能亂摘!”那人勸解道:“亂世之時,這梨是沒有主人的。”許衡正色道:“梨無主人,難道我心中也無主嗎?”終不摘梨。許衡面對饑渴之誘惑,潔身自好,自律自愛,對梨無動于衷,牢牢把握住了自己。這個故事啟示我們,“頭上三尺有神明”,在利益誘惑和各種考驗面前,要想到頭上有青天、背后有法眼,始終敬畏良知、敬畏道義、敬畏法律?,F(xiàn)實中,一些無視黨紀條規(guī)、自律不嚴的現(xiàn)象不勝枚舉。一些干部習慣人治思維,處事決策憑個人經(jīng)驗和主觀喜好,甚至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一些單位執(zhí)紀不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人情大于紀律,愛搞下不為例;一些個人紀律觀錯位,把變通當作“聰明”,把頂風當作“魄力”,把權力當作“靠山”等等。無數(shù)事實警示我們,自律是黨員干部保持清正廉潔、一身正氣的第一道防線,自律搞不好,任意妄為,必定遭殃。黨員干部要從小處入手加強自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不該去的地方不去,不該拿的錢物不拿,不該辦的事情不辦,行所當行,止所當止。要視黨紀國法為“高壓線”,決不能對組織的告誡提醒置若罔聞,決不做一失足成千古恨的蠢事。古人說:“畏法度者最快樂?!庇械虊蔚淖钄r,才有河流歡快的流淌;有牽繩的維系,才有風箏自由的翱翔。黨員干部只有自覺置身于紀律的約束之下,才能享受最大的人生快樂,成就偉大而輝煌的事業(yè)。
三要自覺接受監(jiān)督。習近平同志在中紀委十八屆二中全會上強調(diào):“各級領導干部都要牢記,不想接受監(jiān)督的人,不能自覺接受監(jiān)督的人,覺得接受黨和人民監(jiān)督很不舒服的人,不具備當領導干部的起碼素質(zhì)?!蹦芊裾_對待監(jiān)督,是胸懷廣狹、能力強弱、情操高低的分水嶺,是檢驗黨性是否堅強、作風是否過硬的試金石。組織和群眾的監(jiān)督是一種警戒,是一面鏡子。無論職位多高,手中的權力多大,都要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群眾,正確對待組織,自覺接受各方面的監(jiān)督。一位落馬干部痛心地講道:“權力能使人建立豐碑,失去監(jiān)督的權力也會變成自己的墳墓,一個黨員干部離開了監(jiān)督,非垮臺不可。”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四川有限公司原副總經(jīng)理陳炳瀾,利用職務之便為他人謀取利益,先后收受他人財物共計280多萬元,2011年11月,因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他在懺悔錄中說:“我既不學習,又不接受監(jiān)督,自我感覺越來越好,收受錢財?shù)哪懽釉絹碓酱蟆I硐萼蜞艉?,我后悔莫及。是人就可能犯錯,我是副總經(jīng)理,為什么就不能被監(jiān)督呢?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我為什么要如此折騰呢?”從陳炳瀾的教訓中可以看出,如果其自覺接受監(jiān)督,正確對待監(jiān)督,及時改正錯誤,就不會走到最后那個地步。黨員干部要以反面典型為鏡,認真落實組織生活制度,擺正自己的位置,主動匯報思想、接受幫助,把自己置于組織監(jiān)督管理之中。要在政治上成熟,正確對待監(jiān)督,歡迎各種監(jiān)督,學會在被監(jiān)督的環(huán)境下工作和生活,做自覺接受組織和群眾監(jiān)督的表率。
四要淡泊名利。清朝有一首打油詩:“終日忙碌只為饑,才得飽來便思衣。衣食兩般俱豐足,房中又少美貌妻。娶下嬌妻并美妾,出入無轎少馬騎。騾馬成群轎已備,田地不廣用不支。置得良田千萬頃,又無官職被人欺。七品五品猶嫌小,四品三品仍嫌低。一品當朝為宰相,又慕稱王做皇帝。心滿意足為天子,更望萬世無死期。種種妄想無止境,一棺長蓋抱恨離。”這首打油詩是勸人們要知足,在名利地位上無休止地追求只能是南柯一夢。從人的一生來看,名利實在是身外之物,屬于自己的跑不了,不是自己的爭不來,將來才有的急不得,適合自己的心才安。工作取得了明顯成績,得到了群眾公認,組織上當然會量才適用,給予合理安排,以激勵更多的同志干事創(chuàng)業(yè)。當個人的名利追求與集體、社會相沖突時,對待名利要有一顆淡泊之心。只有淡泊了名利,才會志存高遠,樂在其中,才會見困難就上,見榮譽就讓,見先進就學,見后進就幫。黨員干部如果把獲取個人利益看成人生唯一追求,把個人利益看得比黨和人民利益還重,就會為名所累、為利所縛,就有可能走到邪路上去。一位腐敗官員曾經(jīng)這樣說:“光有一定的政治地位而沒有厚實的經(jīng)濟是不行的,官職只是暫時的,一旦沒有了官職,沒有了一定的金錢,萬事都是行不通的,如果有了錢什么事情都好說、都好辦?!被谶@種認識,拜金主義錯誤思想在他腦海里越扎越深,使他不擇手段謀取錢財,最終身陷囹圄,淪為階下囚。黨員干部一定要樹立正確的名利觀,自覺鍛煉吃苦在前、享樂在后,沖鋒在前、榮譽在后,奉獻在前、索取在后的崇高品質(zhì),不為金錢、美色、名利所動心。要在黨言黨、在黨信黨、在黨愛黨,埋頭苦干,不計名利,造福于廣大人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