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時,你在做什么?
文/蘇 禾
25歲時,你在做什么?不同年齡段的人對此有不同回答。那一年我坐在辦公室里,埋頭處理著文化類書稿,在人家的世界里過過眼球的癮。那時的心很大,做著哪一天要走遍世界的黃粱美夢,只是肉身一直在一間斗室里掙扎,至今如此?!澳且荒?,我25歲,有的是自以為是的執(zhí)著,和后來才發(fā)現(xiàn)要命的天真?!币苍S,大部分人25歲時正如陳淑樺在《25歲那年》中唱到的那樣,既執(zhí)著又天真。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fā),西班牙國內(nèi)經(jīng)濟(jì)低迷,失業(yè)率上升。這一年,25歲的80后馬克·塞雷納做了一個勇敢的決定,放棄在西班牙國家電視臺的工作,背起行囊,用腳丈量世界。他把行走25個國家(地區(qū))的旅途經(jīng)歷記錄在個人博客上,該博客在2009年被獨孤星球評審團(tuán)評選為年度最佳創(chuàng)意博客大獎,后來這段經(jīng)歷集結(jié)成一本小冊子《二十五歲的世界》——我在25座城市,遇見的25個人。
塞雷納是帶著目的行走的,他想了解來自其他國家的年輕人的生活,希望透過當(dāng)?shù)啬贻p人的觀點,來觀察這個世界的現(xiàn)在與未來。這25個不同背景、不同膚色、不同職業(yè)、不同性別、不同信仰的年輕人都要回答相同的問題:是什么讓他們微笑和哭泣?他們是誰?他們想成為誰?他們?nèi)绾慰创约鹤鎳奈磥??這是從媒體人視角發(fā)出的提問,關(guān)注人與社會,關(guān)注當(dāng)下與未來,但又顯得過于宏大。不過,塞雷納有著媒體人的敏銳與理性,在交談和寫作時盡量隱藏自己,保持客觀與理性,盡可能將真相還原?!斑@本書重要的不是我的觀點,而是我對這25個人的描摹,像是一部戲劇。”
在前不久的一次同行聚會中,一位來自北京的業(yè)內(nèi)資深人士就提到,國內(nèi)新聞媒體處于一種非專業(yè)狀態(tài),我們做選題策劃,不是像國外優(yōu)秀的同行那樣用腳去做新聞,而是選擇通過最簡單的途徑靠嘴說出來。塞雷納與《尋路中國》、《江城》的作者何偉一樣,身為媒體人,選擇用一種最傳統(tǒng)也是最純正的方式做著新聞報道,記錄著常態(tài)社會下的不同尋常?!拔覀兊奈磥砭驮杏诋?dāng)下,年輕人是世界的未來,他們過得怎么樣,他們怎么想的,他們有什么改變,他們怎么對待不同的選擇……這些問題的回答也許決定了未來?!?/p>
“25歲的我,也許什么也沒有,但命運就在我手中。那就趁命運在手的時候,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吧?!边@是塞雷納的回答。
二十五歲的世界
作者:[西班牙]馬克 塞雷納
譯者:吳嫻敏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5
頁數(shù):290
幸好,他們死在書里
——名著人物的另一種可能
作者:王小山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5
頁數(shù):221
第七天
作者:余華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6
頁數(shù):225
一炮走紅的國家——
探尋下一個經(jīng)濟(jì)奇跡
作者:魯奇爾·夏爾馬
譯者:常世光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5
頁數(shù):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