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飛
【摘 要】初中教學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綜合素質為目的,切實的推廣素質教育。作為初中政治課堂必須要打開視野,從枯燥的教學模式中尋求突破,逐步發(fā)展成為開放互動的教學模式,讓課堂的氣氛開展的更加活躍,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初中政治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初中政治;情景引導;探究;互動
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突破以往填鴨式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成為現(xiàn)在教學中的重要方法。通過互動可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情感,形成積極學習的目的。教師可以利用各種因素讓學生互動、生生互動、師生互動提高學生的基本哲學素養(yǎng)、政治素養(yǎng)、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為未來生活學習的動力以及探究的能力。新的世紀是培養(yǎng)人才的世紀,初中教學在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扮演者不可替代的角色。
一、教師的情境引導
政治課和其它學科相比比較枯燥,在教學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教師經常應用一些直觀的方式來輔助教學探究,這樣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教師要讓學生明白所學知識的重要性,應用各種方法介紹情境,把握良好的切入點,通過恰到好處的觸動,激發(fā)學生良好的求知欲。
1.直觀演示法
教師要利用相關的教學設備,通過直觀的給學生展示圖片、圖表、影像資料、漫畫、成語故事、名言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演示的過程中注意展示內容和教學的內容要有密切的聯(lián)系,可以選取比較熱門的時政新聞,也可以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例子。為了達到良好的教學狀態(tài)教師可以進行聲情并茂的語言描述,從而可以調整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達到良好的教學氣氛。
2.自然的情境導入
利用現(xiàn)有的教學手段,提供相關的素材讓學生進行評講、表演等,渲染活躍的教學氣氛。使學生置身于特定的環(huán)境中,通過合理的想象從而引起學生的心理共鳴,有利于整個教學任務的展開。
3.設置合理的懸念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層層設問,逐步深入的方式將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板書在黑板上,調動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樣還可以加深學習的印象,使教學過程變得多姿多彩。
二、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在各模塊的教材中,有很多現(xiàn)實意義的探究主題。教師可以大膽的讓學生自主探究。就課堂教學而言,就是要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而不是讓其成為一個旁觀者。這就要求學生做到手腦并用,勤動手和勤動嘴。通過學生親身實踐,讓其理解教材中的一些知識,真正的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學生主動的預習
學生預習的過程也是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整個預習的過程應該是從“有問題”到“沒有問題”再到“有問題”的求知過程。因此,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會問的習慣。讓學生帶著問題預習,從課本中找出答案,對于不理解的句子或概念要勾畫出來。同時學生也要自己設置一些問題,對于理解不透徹的知識要重點進行慢讀和細讀,仔細的品味和思考,等待著教師課堂上的引導。這種目的性比較強的學習方法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捕捉知識的能力。
2.學生主動的查閱資料
對于求知欲比較旺盛的學生來講,查閱相關的資料能夠突破了教學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報刊報紙,電視新聞,和網上信息資料。通過對實際資料的查閱,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加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從而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
3.學生主動的探究
教師除了在課堂上讓學生充分的理解所學的知識外,還應該引導學生多進行社會實踐,在社會實踐中獲取經驗和感性的認識。讓學生養(yǎng)成走出課堂,走向社會調查的習慣。通過參觀調查,現(xiàn)場訪談,專家訪談等方法,掌握可靠的第一手資料。讓學生在調查的過程中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和方法,充分的體驗知識的形成和獲取過程。這樣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從實際出發(fā),調查研究求實的精神。
三、學生交流,做到生生互動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注意每個學生都要有機會參與交流,調動每一位學生的思維積極性,生生活動起來。學生在發(fā)言的過程中要大膽的嘗試新方法,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表現(xiàn)自己,幫助他人。教師在整個過程中要進行適時的引導學生討論對自然、社會和人生的感悟,啟發(fā)學生正確理解和判斷事物的能力。這中互動的方式鍛煉了學生交流合作和語言表達能力,不管是對學生本身還是對整個教學過程,都起著積極的作用。
1.學生自主辯論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思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學生容易誤解,教學的難點和重點處,設置一些辯論題。讓學生形成正方和反方,進行激烈的辯論。
2.學生進行情境表演
為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動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動起來,跳起來。整個教學可以采用情境表演的方式進行,比如可以模仿劇場,模擬法庭實話實說等形式。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書本知識,同時提高了分析和語言表達能力。
3.積極引導學生討論交流
為了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用知識洞察現(xiàn)實問題,提高綜合能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設置一些討論的話題,讓學生自己準備發(fā)言稿,鼓勵學生積極大膽的發(fā)言,各抒己見,同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思維的火花,進行適時的肯定,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整體來講,互動課堂教學是新課改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作為新政教學背景下的教師,要始終堅持“教育為本”的工作方針,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促進學生在新的教育模式下活潑快樂的成長!
【參考文獻】
[1]趙強.如何構建初中政治課堂互動教學模式[J].考試與評價.2012(05)
[2]錢佳.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互動教學的應用[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2(06)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許莊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