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
一、育苗
繁殖五味子苗木,一般有播種、扦插和壓條等方法,因目前優(yōu)良品種較少,生產(chǎn)用苗仍以實生苗為主。培育五味子苗木,可根據(jù)具體情況選擇適宜方法。
1、實生繁殖
8月中旬以后,把穗長8cm以上、平均粒重0.25kg以上、漿果著色早的結(jié)果樹確定為采種樹。8月末至9月中旬采收果實,搓去果皮果肉,漂除癟粒,放陰涼處晾干。12月中下旬用清水浸泡種子2~3d,每天換1次水,然后按1∶3的比例將濕種子與潔凈細河沙混合在一起,放入水箱或花盆中貯放,溫度保持0~5℃,沙子濕度一般為飽和含量的40%~50%,用手握緊成團又不滴水。黑龍江五味子種子層積處理所需要的時間在80~90d,播種前15d左右,把種子從層積沙中篩出,用涼水浸泡4d,每天換水1次。浸水的種子種皮裂開或露出胚根,即可播種。
為了培育優(yōu)良的黑龍江五味子苗木,苗地選擇地勢平坦、水源方便、排水好、疏松、肥沃的砂壤土地塊。苗地進行翻耕、耙細,翻耕深度25~30cm。結(jié)合秋翻施入基肥,施腐熟農(nóng)家肥60t/hm2左右。6月中下旬幼苗帶土坨移入苗地。栽苗前苗地要做好準備,栽苗時用鎬破壟開15cm深溝,施入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6000~7500kg/hm2,缽苗按株距10~15cm擺放溝中,用細土填平,澆透水,最后封壟。播種后要保持適宜的濕度,一般2~3d澆1次水,小苗出齊后要遮蔭20d左右,當溫度在30℃以上時要通風降溫。
2、扦插繁殖
扦插苗能相對穩(wěn)定地保持原品種的特性和特征,一致性強,隨著優(yōu)良品種及其種源的增多,這種方法將成為培育生產(chǎn)用苗的主要方法。一是硬枝扦插。在5月中旬至6月初,將母樹上一年生枝剪成長8~10cm插條,上部留1個3~5cm的新梢,插條基部用200mg/kg的α-萘酸或吲哚酸浸泡24h,或用2000mg/kg的α-萘酸或吲哚酸液浸蘸3min。扦插基質(zhì)上層為細河砂厚5~7cm,下層為營養(yǎng)土厚10cm左右。插條與床面成30°角,扦插密度5cm×10cm,苗床上扣遮蔭棚,插條生根前,葉片保持濕潤。二是綠枝扦插。在6月上中旬,采集半木質(zhì)化新梢,剪成長8~10cm插條上留1片葉,用1000mg/kg生根粉液浸蘸插條基部15s或300mg/kg的α-萘乙酸浸蘸3min。三是橫走莖扦插。三年生以上五味子樹可產(chǎn)生大量橫走莖,分布于地表以下10~15cm的土層中,萌芽前結(jié)合清理萌蘗,把清理出的橫走莖選取具有飽滿芽部分,剪取長15cm左右的插條,插條基部5~7cm處用15~20mg/kg的α-萘乙酸浸蘸,栽植于事先準備的苗地。栽苗時用平鎬破壟開15cm深的溝,插條按株距10cm放入溝中,用細碎潮濕的土覆蓋至溝深的1/2,不要踏實。邊栽邊澆水,待水滲下后覆土成原壟,上蓋稻草或草簾保濕,12~18d芽眼萌發(fā)出嫩梢。
二、選地與栽植
1、地塊選擇
黑龍江五味子喜微酸性及酸性土壤,種植應選擇排水好、地下水位低的平地或背陰坡地籬架栽培,株行距為(0.8~1.0)m×2.0m。
2、定植前準備
入冬前按確定的行距挖深60cm、寬80cm左右的栽植溝,然后分層施入腐熟有機肥60t/hm2。回填后把地塊平整好,栽植帶高出地面10cm左右。架柱和架線的設(shè)立在栽苗前完成,架高2m,設(shè)3道線,間距60cm。
3、栽植
成品苗在4月下旬定植。栽苗前把貯藏的苗木取出,放在清水中浸泡18h左右,根長留15~20cm,超長部分剪掉。栽植點距架線垂直投影線10~15cm。種植1.5萬株/hm2。挖直徑30~40cm、深25cm的定植穴,挖出的土拌入2.5kg左右腐熟農(nóng)家肥回填到穴內(nèi)的1/2處,在穴底培起饅頭形土堆,把苗木放在穴內(nèi),根系要分布均勻,然后回填剩余的土,輕輕抖動苗木使根系與土壤密接,把土填平踩實。做直徑50~60cm的水盤,每株澆水10~15kg,水滲下后將水盤的土埂耙平,用土把苗木的地上部分埋嚴,7~10d后把土堆扒開耙平。
三、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
1年要鏟除雜草4次以上,深度10cm左右,保持土壤疏松無雜草。最好不用除草劑,種植五味子田塊周圍嚴禁使用2,4-D丁酯除草劑。在果實采收以后進行全園深耕,深度20~25cm,在9月下旬前完成。
2、間作及清理萌蘗
在二年生的園田,行間可種植矮裸作物。三年生以上的園田要保持清耕休閑,在萌芽前清除植株基部上年產(chǎn)生的萌蘗。
3、施肥深耕
進行秋施肥,施農(nóng)家肥45~75m3/hm2,在架的兩側(cè)隔年進行,前2年靠近栽植溝壁,第3年后在行間開深30~40cm的溝,填糞后馬上覆土。每年追肥2次,第1次在萌芽5月初,施三元復合肥10g/株;第2次在植株生長中期7月上旬追施速效磷鉀肥。隨著樹體的擴大,肥料用量逐年增加,施尿素10g/株,硫酸鉀10g/株。
四、病蟲害防治
黑龍江五味子常見的病害有白粉病、葉枯病和莖腐病,蟲害主要有食心蟲、泡沫彈、金龜子成蟲和天幕毛蟲等。防治白粉病用0.3~0.5°Bé石硫合劑或粉銹寧、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黑斑病用代森錳鋅50%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防治。莖腐病用50%多菌靈600~700倍液灌根。如果3種病害都呈發(fā)展趨勢,粉銹寧和代森錳鋅可混合配制進行一次性防治,濃度仍可采用上述各自使用的濃度。白粉病、葉枯病和莖腐病3種病害的始發(fā)期相近,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噴布1次1∶1∶100倍等量式波爾多液進行預防,如沒有病情發(fā)生,可7~10d噴1次。5月下旬至7月中旬,用溴氰菊酯或吡蟲啉防治食心蟲、泡沫彈、天幕毛蟲幼蟲;用50%辛硫磷乳油3份配500份細砂制成顆粒劑,用顆粒劑45kg/hm2順壟溝撒在植株根際附近,可防治地下害蟲和苗期害蟲。還可用溴氰菊酯或吡蟲啉和粉銹寧或甲基托布津、代森錳鋅或退菌特混配,既可防治以上幾種病害又可防治各種蟲害。施用農(nóng)藥要交替使用,以減少抗藥性。在枝蔓管理上注意枝蔓的合理分布,適當增加磷、鉀肥的比例,以提高植株的抗病力;萌芽前清理病枝葉集中燒毀或深埋,全園噴布1次5°Bé石硫合劑。
五、采收與加工
8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收,隨熟隨采。采摘時要輕拿輕放。加工時可日曬或烘干。烘干時,開始時室溫在60℃左右,當五味子達半干時將溫度降至40~50℃,達到8成干時挪到室外日曬至全干,搓去果柄,挑出黑粒即可入庫貯藏。
(作者單位:158300 黑龍江省密山市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