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興華
(遼寧警官高等??茖W校 遼寧大連 116036)
公安群眾工作,是指在科學發(fā)展觀的引領下,堅持專門工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的方針,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主動服務群眾,堅決依靠群眾,努力構建和諧警民關系,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維護治安積極性的基礎性工作。群眾工作是我國公安機關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政治優(yōu)勢,也是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根本保證。怎樣在新的社會環(huán)境下開展好群眾工作,是擺在廣大公安民警面前的重要課題。本文試就公安群眾工作藝術問題談點管窺之見。
當前,我國正處于一個極為重要的改革攻堅期和戰(zhàn)略機遇期,傳統(tǒng)利益格局被打破,各種社會矛盾相互交織,國際社會也風生云起,變幻莫測。在這樣一個大變化、大變革、大挑戰(zhàn)的時代背景下,群眾工作也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特點、新問題。在公安警務工作中,我們常??吹剑禾幚砭闀r群眾看熱鬧的多,幫助的少;遇有街頭暴力,觀望的多,挺身而出、見義勇為的少;調查取證工作中,回避的多,協(xié)助的少??傊窬3T庥隼涞?、偏見、誤解、擔心、對抗而事倍功半,經(jīng)常處于孤立無援、孤軍作戰(zhàn)的境地。前任公安部長孟建柱同志曾指出:“當前,面對世情、國情、黨情、社情的深刻變化,面對長期執(zhí)政、改革開放、市場經(jīng)濟、外部環(huán)境的嚴峻考驗,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最大限度地防止脫離群眾、喪失民心的危險,變得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要更為緊迫?!盵1]
為了改善警民關系,近年來,各級公安機關結合公安主業(yè),從提升民警素質入手,在掌握民意、把握訴求的基礎上,認真履行打擊犯罪、維護穩(wěn)定、保護人民、服務群眾的職能職責,努力維護好、保障好、實現(xiàn)好人民群眾的合法利益,探索群眾工作新機制。公安機關從民生的視角處理問題,提升管理服務社會、協(xié)調利益關系、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和水平得到了提高。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公安群眾工作離自身的使命要求、離人民群眾的期望還存在很大差距,一些流于形式的群眾工作無法保持群眾參與積極性,還存在群眾利益平衡難、群眾需求滿足難、警民溝通協(xié)調難等諸多問題有待進一步破解。這既有社會大環(huán)境影響的因素,也有我們工作藝術水平低下的因素,均需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孟建柱指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要在創(chuàng)新理念、把握規(guī)律上下功夫,善于從民生的視角處理問題,以法為據(jù)、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盵2]筆者認為,這是公安群眾工作藝術的要旨。以下談談自己的感悟:
一是敬之以心。就是一切以關心愛護群眾為出發(fā)點,讓群眾體現(xiàn)到主人翁的感受。敬之以心是做好群眾工作的前提基礎。但是,敬之以心并不是沒有原則地討好群眾,怎樣在原則性和靈活性之間做好平衡才是關鍵。(1)以群眾的利益為導向開展工作。對于群眾的合理訴求,要及時給予答復。屬于職責范圍內的,要及時處理;不屬于職責范圍的,要在第一時間轉交有關部門或單位處理。切忌在時間上拖延,這是最容易讓群眾產生不滿的地方。如對那些多次上訪的群眾,不能簡單地處理,一定要深入了解他們上訪的原因和理由,要表現(xiàn)出我們的同情心,并積極幫助他們向有關部門反映問題,涉及政策法律的,要耐心進行解釋和宣傳工作,簡單粗暴對待,可能會使矛盾激化。(2)本著真誠、尊重和寬容的態(tài)度與群眾進行溝通。真誠是溝通的基礎。真誠就是在工作中實話實說,實事實辦。善意的謊言也是謊言,對于在一些不方便表達的內容和場合,最好將善意的謊言變成善意的沉默,以避免日后的尷尬和難堪。尊重是溝通的基本要求。尊重會使我們在與群眾溝通時處于道德的制高點上,會讓我們?!坝欣怼薄1热缱鹄蠍塾祝嘤镁凑Z,避免臟話等等,這些做法不但體現(xiàn)了善意,更能夠滿足對方的心理需要。寬容是個人修養(yǎng)的體現(xiàn)。允許不同的觀點和看法,體諒群眾的失誤和不足,避免斤斤計較,才容易在群眾中形成良好印象,也更容易達成溝通的共識。
二是動之以情。人民公安為人民,貴在愛人民。感情是做好群眾工作的基礎,是密切警民關系的前提。群眾是講感情的,感情需要培養(yǎng)。即使是天然的親情,也需要不斷聯(lián)絡才能夠維系。所謂“遠親不如近鄰”就是這個道理。做好群眾工作,沒有與群眾的感情聯(lián)絡是不可想象的。(1)在群眾工作中注重感情的培養(yǎng)。良好感情的培養(yǎng)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掌握一定的技巧方法,才能夠事半功倍。具體而言,一是要掌握好時機。社會心理學告訴我們,當一個人面對負向競爭和壓力的時候,很容易對他人善意的同情和幫助產生感激之情。即所謂“雪中送炭”遠比“錦上添花”更容易讓人產生好感。因此,當群眾遇到困難或者有所需求之際,也是我們加深與群眾聯(lián)系感情之時。如果我們在這個時候及時出現(xiàn),并為群眾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自然有利于警民之間良好感情的建立。二是要提高“曝光率”。在心理學上,人們將對越熟悉的事物越喜歡的現(xiàn)象,稱為“多看效應”。多看效應表明,見面次數(shù)多見面時間短,比見面次數(shù)少見面時間長,更有利于人給對方留下好印象。因此,多下社區(qū),多下基層,提高自己的“曝光率”,在群眾中容易形成好的口碑,有利于群眾工作的開展。三是要掌握好交往的距離??鬃诱f:“臨之以莊,則敬?!边^于親近,往往會使關系庸俗化,過于疏遠,有容易造成隔閡。所謂“遠則庸,疏則威”,要通過不斷地總結和探索,找到適合自己的為人處事方式。(2)學會在群眾工作中打“感情牌”。人們都會在一定的環(huán)境條件下感情用事。如在調處矛盾糾紛時學會打“感情牌”,往往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般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一是要在心理上貼近雙方的感情距離。可以通過攀認老鄉(xiāng)、同學、戰(zhàn)友等方式降低自己與雙方的心理距離,最大限度消除與雙方的陌生感。二是利用換位思考來減少雙方的敵對情緒。事實上,產生矛盾糾紛的原因往往是當事人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造成的,而其中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不平衡。如果能夠讓雙方心平氣和地進行換位思考,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三是要注意保持自己的中立立場。作為調解者,立場的中立是最重要的,任何有意無意的偏袒行為,都必然會招致激烈的反感甚至對抗。在這樣的對立情緒中,不要指望自己的工作能有任何進展。
三是曉之以理。所謂“理”,即道理,廣義上來講,就是人們應該共同遵守的價值觀和社會規(guī)范?;凇坝欣碜弑樘煜?,無理寸步難行”的道德法則,“講理”往往也就成為人們維護自己權益的最基本做法。在群眾工作中如何講理也就成為化解矛盾糾紛,防止矛盾激化的重要藝術。(1)提前做好功課。給任何人講道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如果沒有誤解和偏見就不需要將道理了。要講好道理,讓對方信服,一是要根據(jù)對象選擇時機。所謂“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迸c不同的對象講理,需要選擇不同的時機。正如戴爾·卡內基總結的那樣:當著他人的面批評人,就別指望得到好的結果。二是要明確自己幫助對方的立場。事實上,在說服對方之前表明自己的立場非常重要,如果對方認為你不是與他站在一條線上,他就不會相信你,你所講的任何話都是沒有作用。三是要留給對方足夠的反應時間。知易行難。大多數(shù)人在犯錯的時候確實“真的不是故意的”。知書達理也并不見得總是可以成功地轉換為恰當?shù)男袨?。你講的道理就算正確,對方也很可能需要一定的時間去消化;需要更多的經(jīng)歷才能認同;即便已經(jīng)接受你的道理,也還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和意志才能夠轉換為恰當?shù)男袨椤#?)充分利用優(yōu)秀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使“講理”更加有說服力。事實上,一些出于無知而做出的失“理”行為,多半都是缺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為此,一是要大力弘揚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君子文化、尚賢文化、恥感文化、禮儀文化、忠孝文化等優(yōu)秀的中華文化中,包含著深刻的思想內涵,是我們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精神食糧。一個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去贍養(yǎng)的人,怎么能夠指望他能夠善待別人?一個不講禮儀的人,怎么能夠相信他有很高的道德操守?二是要營造“講理”的社會環(huán)境。人們的言行舉止無不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西方現(xiàn)代文明中的“破窗理論”深刻地說明的這一點。不能指望在一個爾虞我詐、道德淪喪的社會人文環(huán)境中能夠存在“講理”的地方。因此,通過褒獎那些“講理”的人,撻伐那些“不講理”甚至是“講歪理”的人,讓那些蔑視規(guī)范的人沒有任何生存的空間,“講理”的作用才能夠真正顯現(xiàn)。
四是惠之以利。2012年6月,孟建柱在江蘇公安機關調研時強調,要讓公安工作成效更多地惠及群眾、服務社會[3]。從群眾利益著眼,這是公安工作的民生視角,也就是公安群眾工作藝術向度。(1)做到“不為利小而不為”。心理學中的互惠原理告訴我們,當一個人得到他人的幫助時,心理就會產生一種壓力,并總是傾向于對幫助者給予類似行為的回報。但互惠原理的威力在于,對施恩者的回報往往是不對稱的。也就是說,小恩小惠積累起來,往往會給對方造成很大的報恩壓力。如果我們能夠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從小事做起,即便是一句善意的提醒,親自上門送一次證件,都會在群眾心中留下深刻印象,這些“善因”,在我們需要幫助時,才能夠得到群眾盡心盡力的支持與幫助這一“善果”。做不好小事,也就做不成大事。(2)時刻想著為群眾做實事。所謂“說一萬句好話,不如辦一件實事?!敝挥袕娜罕娎娉霭l(fā),幫助群眾解決一些實際困難,才能受到群眾的擁護和愛戴。具體來說,對于職責范圍內的事情,應及時辦理,例如辦戶口、申領換發(fā)身份證等事宜,只要材料齊全,要立即給予辦理;對于不屬于職權范圍內的事情,例如辦理低保、聯(lián)系就業(yè)培訓等,要積極為群眾聯(lián)系有關部門,最好能夠親自陪同群眾一起去辦理。特別是對社會上的弱勢群體,包括孤寡老人、失業(yè)者以及生活遭遇重大變故的人等,要積極幫助他們解決實際生活困難,積極發(fā)動社會力量積極進行救助,群眾自然會感激我們。
宏觀上說,則是要解決群眾反映突出的治安問題(如治盜、治搶、治毒、治黑),要把妥善預防、處置群體性事件作為暢通民意的渠道,要找準公安工作服務民生的著力點。
五是束之以法。法律是人們必須遵守的剛性規(guī)范。養(yǎng)成遵紀守法的習慣,是法治社會下對每位公民的基本要求。實踐工作中,一些無視法律法規(guī)或者醉酒鬧事者經(jīng)常會抗拒民警執(zhí)法。對此需要把握好尺度,既要體現(xiàn)出人性化關懷,也要堅持原則,依法辦事,維護好法制的尊嚴。但常言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泵鎸姺睆碗s的社會萬象,對人們的行為沒有約束的底線,勢必導致更多人利益受到損失。(1)民警帶頭學法用法、依法按政策辦事。公安民警必須做遵紀守法的典范。執(zhí)法犯法是對公安機關整體形象的最大破壞。同時,公安民警也要積極向群眾宣傳法律知識,正確引導群眾樹立法治觀念,要善于利用經(jīng)典案例向群眾說明遵紀守法的好處,要充分向群眾宣傳違法的危害性后果和可能帶來的高額成本,真正教育那些抱有僥幸心理的人,讓正氣得到弘揚,讓歪風受到打擊。(2)對那些行為不端觸犯法律的行為絕不能姑息,對群眾提出的不符合法律和政策規(guī)定的要求,不能無原則遷就,對群眾中出現(xiàn)的違法違規(guī)現(xiàn)象,不能放任自流,任由從之。對那些由于法律觀念、法律知識欠缺導致的違法問題,應以宣傳教育為主;對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和唯恐社會不亂的違法犯罪分子的搗亂行為,必須旗幟鮮明、理直氣壯,堅決果斷地打擊。只有這樣才能夠體現(xiàn)出社會的公平正義,營造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確保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六是立之以信。子說:“車無轅不行,人無信不立?!惫裁窬玫饺罕姷男湃魏椭С?,不能靠權力,而是要通過自身的工作實績、作風和人格魅力來實現(xiàn)。群眾對公安民警越信任,一些矛盾和問題的解決就越容易。(1)干出威信。俗話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狈彩谴饝罕娹k的事,必須在規(guī)定時間里完成,由于各種原因出現(xiàn)紕漏或者差錯的,必須及時向群眾解釋清楚,取得群眾的諒解。除此之外,在工作中不能說大話和過頭話。覆水難收,一些大話和過頭話,會使自己陷于被動地位,一旦給人留下自吹自擂的印象,往往需要更大的努力去改正。(2)做到表里如一。公安民警絕不能說的是一套,做的則是另一套;當面拍了胸脯,過后不當回事。老百姓最看重的是公安民警說到做到,最瞧不起的是說的好聽不辦事。當然,任何時候都不能說謊,因為一個謊言需要更多的謊言去掩蓋,對一個誠實的人來講,就會疲于奔命。作為公安民警要始終保持進取心,對群眾要始終懷有敬畏之心,要保持誠信,信守承諾。這樣公安工作才能真正得到群眾的認同和擁護,才能有穩(wěn)固的群眾基礎,才能無往而不勝。
打牢群眾基礎,提高人民群眾對公安工作的滿意度,建立起適應公安工作需要的、符合時代特征的“警愛民、民擁警、警為民、民助警”的新型警民關系,對于公安工作的長遠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意義。每一個公安民警都應該積極主動學習和掌握群眾工作的藝術,才能在群眾工作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實現(xiàn)建立新型的警民關系的目標。
[1]孟建柱.著力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能力和水平[EB/OL].http://www.gov.cn/ldhd/2011-06/01/content_1874750.htm.
[2]鄒 偉,楊躍萍.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經(jīng)驗交流會在普洱召開 李源潮孟建柱出席并講話[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10/23/c_111117889.htm
[3]徐 燦.孟建柱:讓公安工作成效更多惠及群眾服務社會[EB/OL].http://news.cntv.cn/china/20120620/111102.shtml.
[4]何貴初.公安群眾工作基本功[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8.
[5]劉興華.社區(qū)警務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