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峰 王海東 管強 劉增慶
[摘要] 目的 探討前列腺素E1脂微球載體制劑(LipoPGE1,凱時)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190例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100例和對照組90例。對照組給予PGE1 粉針劑;治療組給予凱時注射液靜脈滴注。療程均為30d。治療前后分別檢測主觀癥狀及體征、間歇性跛行距離、踝肱指數(shù)( ABI)等變化。結(jié)果 兩組ABI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 以及兩組間治療后比較,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治療組的總有效率與對照組比較,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凱時的不良反應少而輕微。結(jié)論 凱時注射液治療動脈硬化閉塞癥效果顯著, 安全性好。
[關鍵詞] 前列腺素E1脂微球載體制劑;動脈硬化閉塞癥
[中圖分類號] R9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3)01(b)-0067-02
動脈硬化性閉塞癥是全身性動脈粥樣硬化在肢體的局部表現(xiàn),根據(jù)我國調(diào)查報告,60歲以上人群中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病率達79.9%;61~70歲為87%,70歲以上為100%。男性多于女性[1]。
凱時和PGE1 粉針劑是目前治療動脈硬化閉塞癥常用的藥物,為了探討前列腺素E1脂微球載體制劑(LipoPGE1,凱時)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療效及安全性,該研究回顧性抽取該科2007—2012年收治的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190例進行研究,對比兩種藥物在治療動脈硬化閉塞癥上的差異。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回顧性研究該院住院病人190例。臨床癥狀: 病人有下肢乏力、發(fā)涼、靜息疼、間歇性跛行、足背動脈搏動減弱。踝肱動脈指數(shù)< 0.9[2]。其中男113例 女77例,年齡41~86歲,平61.8歲。其中100例應用列腺素E1脂微球載體制劑,90例應用PGE1 粉針劑。
1.2 治療方法
一般治療包括:活血藥物,抗血小板藥物,降壓、降脂及功能鍛煉等。對照組治療90例,應用PGE1 粉針劑;治療組應用凱時注射液。兩組療程均為30 d。
1.3 療效判定
顯效: 間歇性跛行距離較治療前增加2倍或2倍以上,靜息痛、肢端冰冷、發(fā)紺或麻木感明顯減輕或消失;有效:間歇性跛行距離較治療前療效增加1倍或1倍以上,靜息痛、肢端冰冷、發(fā)紺或麻木感部分減輕;無效:治療前后無變化。
1.4 監(jiān)測方法
踝肱指數(shù)通過測定踝關節(jié)血壓與手腕血壓之比。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測儀測定,測定嚴格按照心血管病和介入放射治療協(xié)會2002年的標準[3],正常值應> 1.0。選取較低的一側(cè)作比較。
1.5 統(tǒng)計方法
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2 結(jié)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 ABI與有效率的變化
兩組治療后ABI均較治療前有明顯改善P<0.05,治療組與對照組相比P<0.05,ABI改善程度更為顯著。通過研究顯示,治療組ABI及治療后的總有效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凱時與PGE1 粉針劑相比,治療更有效。見表1,表2。
2.2 不良反應
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頭暈、食欲不振等癥狀者較少,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不良反應均較輕微,經(jīng)對癥處理緩解。試驗組輕度靜脈刺激發(fā)生率為6.45% , 對照組不同程度的靜脈刺激發(fā)生率為54.55%
3 討論
動脈粥樣硬化是受累動脈的病變從內(nèi)膜開始,包括局部脂質(zhì)、復合糖類積聚, 纖維組織增生和鈣質(zhì)沉著, 斑塊內(nèi)出血、斑塊破裂和局部血栓形成,最終導致下肢動脈血管狹窄。乃致血管閉塞,引起臨床雙下肢行走無力、疼痛,嚴重時可致肢體壞死等表現(xiàn)[4]。
前列地爾(PGE1)是一種活性極強的生理活性物質(zhì),有明顯的擴張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藥理作用。然而,PGE1在體內(nèi)代謝很快,在肺部氧化酶作用下,每通過一次肺循環(huán),即有60%~90% 失活,凱時注射液是將PGE1 封入直徑為0.2 um的脂微球中,脂微球是理想的藥物載體,對病變血管有特殊親和性,可將PGE1運送到特定的病變部位,同時在脂微球的屏障保護下, PGE1在肺部的失活率明顯降低。凱時的給藥劑量僅為PGE1粉針劑的1/10,降低了不良反應。
該研究結(jié)果表明,對于動脈硬化閉塞癥的患者,凱時和PGE1粉針劑均為有效藥物。治療組ABI及治療后的總有效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頭暈、食欲不振者較少;凱時的靜脈刺激發(fā)生率明顯低于粉針劑。
綜上,凱時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效果好,不良反應率低,是治療該病的首選藥物。
[參考文獻]
[1] 王愛紅,許樟榮,許永杰,等.前列腺素E脂微球載體制劑治療糖尿病下肢動脈病變的臨床觀察[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05,3(4):22-25.
[2] 許樟榮,敬華.糖尿病足國際臨床指南[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3:
45-47.
[3] Sacks D.Position statement on the use of the ankle brachial index In the evaluation of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J].J Varselnter Radio,2002,13:353.
[4] 陳伯楠,候玉芬,周濤.周圍血管病中西醫(yī)診斷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1999:250-253.
(收稿日期:2012-12-04)